心与脚步同时靠近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yang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农民,可以说中国农村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发展进程。农民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央曾强调说:没有农村的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应该说中国农民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为世界所关注,更是新闻媒体一直追寻和探索的一个重要命题。
  做为一名地方台记者,到农村采访往往是家常便饭。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报道有关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情况和工作成就;反映新时期农村的新形势、新风貌及新时期农民的呼声、意见和要求;调查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命财产等重大事件和问题,揭露、批评农村的落后陋习和一些不正之风……都要求记者深入到农村第一线,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做零距离的接触。只有这样才会拿到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这样的也报道才会更真实、更客观、更贴近民众,更能真切的反映农村实际和农民的时代风貌,从而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那么在采访过程中,如何能与农民做到水乳交融的接触,使农民在心理上更快的接纳你,从而把心里话说给你,甚至协助你进行采访呢?
  应该说,现代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已经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上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过去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而现在的农业则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内容。现在的农村也不单是农业经济,而是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多业并举。现在的农民中,既有农民,又有工人、商人还有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等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应该说也是包罗万象,人才辈出。新时期农民的思想和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和改变。所以说,记者采访农民时,首先在心理上要有一个“平等”意识。农民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和所有人一样是平等的。记者到农村采访时,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农民眼前,更不能表示出对农民的看不起甚至是蔑视。不能对农民的言行不屑与故甚至动不动就说“你们这些农村人……”,这是农民最反感的。记者采访时要以朋友甚至是亲人的身份走在农民中间,让农民感到被尊重的同时,与你走近,进而向你敞开心扉。
  第二,记者到农村采访,还要对当地农村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些了解。我们即使做不了农业、农村专家,但我们一定要对农村、农业比较熟悉和了解。很多记者在城市里长大,没有去过农村,对农村的情况很陌生。有的记者对农村一些常见的动植物都认不清楚,对什么都大惊小怪,甚至闹出笑话来,让农民在心理上感觉格格不入,甚至让农民“看不起”。从而自然也会使农民逃避甚至拒绝你的采访。所以,记者在采访前应该先对要去的地方进行一些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农业常识、对当地风土人情做一些侧面掌握。这样就会很快和农民找到共同话题,使他愿意主动与你交流,从而推进你采访的进程。
  第三,因为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文化环境都有很大不同,记者到农村采访,要很快让自己适应当地的农村环境。一般情况下,农村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吃、住、行都可能没法和城市相比。没有宾馆、没有食堂甚至没有现代交通工具。这时候,记者不要有为难情绪,不能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不满,更不能向农民提出过分的要求。想问题、问问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不能伤害农民的感情,尊重农民的意愿,遇到矛盾和问题,要耐心听农民解释,要依靠农民群众对实际生活的认识,做深入细致的采访。要有“以苦为乐”的心理。吃农民的家常便饭,喝农民用瓢盛给你的深井凉水,睡农民们习惯的平板大炕,坐农民赶的老牛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和农民的距离,农民会在有意无意间和你说出心里话,采访也就水道渠成了。
  另外,在采访农民时,最好不要人为的设计采访场景,不要给农民提出这个那个要求,进行摆布。这种看似很专业的“导演”却会给农民造成紧张心理,甚至失去农民对记者的信任。要尽量随便一些,田间地头、屋里院外、甚至在路边,只要方便,又不耽误农民劳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打开采访话题,这样接受采访的农民就不会受拘束,他们才会轻松、自然的面对你的采访。
  第四,记者在采访农民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要把握农民的语言和思维特点,实现有效交流。农村中多数农民文化不是很高,不善言辞,加上很少面对受采访,记者提问时不能太空、太大、太抽象,应该具体、直接、自然。对农民说话时不能咬文嚼字,说书面语言,更不能耍官腔、唱高调。记者的语言要平实、通俗、亲切、易懂。要想方设法从一个农民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打开话题,让他有话可说,言之有物,然后再不断引导,循序渐进,最终得到记者想要的信息。
  总之,到农村采访,记者要入乡随俗,因地就势。把心态放平,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举止言谈都不要与农民相去太远,保持和农民平等交流,用一颗真诚的心和农民对话,力求用客观、平实的眼光去探求和挖掘农民最本质的东西,真实、客观的反映农民对现状、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这样才会顺利采访,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已发生重大变革,准确理解数学教学评价新理念,认真研究新的数学教学评价的特点,把握数学教学评价的手段与形式,对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业务能力有直接的帮助。以新课程评价理念为依据,按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探讨新课程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评价    一、树立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理念    对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句
期刊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出现了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英语课堂。下面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作简要概述。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语音教学特别是国际音标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枯燥头疼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使英语国际音标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国际音标,精心设计以后,鼠标移动到一个音标上面,学生
期刊
在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下,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通过我对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结合我平常的教学工作,有了以下几点工作体会,谈谈个人的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第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研究,会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如果学生在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运用语言艺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又一课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
期刊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从近年来的会考和前几年的高考来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考题与八十年代相比,有了明显改变,考查的知识面广,题型灵活多样,综合性强,重视知识的迁移,图文并重,以图考“理”。总的来说,注重考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针对教学目的和会考、高考动态,我在几年来的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快了体育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艺术也在发生着符合时代特征的变化。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艺术    引言    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体育教
期刊
一、教学模式    1、边讲边练,精讲多练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纸上谈兵”,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盲目的上机练习也难以保证学习效率。所以每当学习新的操作内容时,一堂课中我一般只安排15分钟左右进行讲解、示范。讲一个问题时就让学生同步操作,然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综合”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当前农村小学进行教学时还难以摆脱分科课程的模式:有的老师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或者是上成了“生活、科学、历史、地理”
期刊
对于母语,有天然的学习氛围,有充足的交际和大量、反复的实践练习。但学习一门外语对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起步迟、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及足够的练习与实践,许多学生刚开始或许觉得新奇学习兴趣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课程难度的增加,会渐渐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