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视角认识中国人口问题——兼与顾宝昌、穆光宗二位先生商榷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一文中主要论点的再认识。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据,提出计划生育的目的是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但转变观念有赖于改变行为,而改变生育行为又只有在行政、经济等控制措施的“强化”下才能实现。文章认为全国低生育率掩盖了农村的较高生育率;人们生育观念尚未发生根本转变。中国未来人口战略因此只应修正和补充,而不能根本改变。
其他文献
<正> 四川是我国多民族的省区之一。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变化特点,是省情、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的基本依据。本文拟以三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户口管理部门经常性人口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建国以来四川人口民族结构的变化,兼及有关的人口政策。
<正> 一、女性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过程。在这个历史转折过程中,一方面给女职工带来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实惠;另一方面他们却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主要表现为,社会在用人方面发生不欢迎女性的现象。一大批女工面临着转换工作和第二次就业的问题;待业女青年和女大学生分配受到种种社会限制;妇女参政比
<正> 所谓统计信息失真,是指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有虚报、瞒报、漏报、少报的情况存在。在计划生育部门,人口统计信息普遍存在着失真的情况。 某报在1987年5月4日报道某省“六五”期间的出生人数,计划生育部门的统计数字是531.1万,比统计局抽样推断数少76万人,漏报率为12.5%。其中1985年少报了23.9万人,漏报率为20.6%。 1988年9月14日,《湖南人口报》报道,××镇1987年实际出生数是502人,只
<正> 人口转移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处在改革与开放历史时代的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就此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 马克思十分注重生产力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在他考察资本主义人口迁移的时候,明确
<正> 外来人口对宝安县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却向来缺乏数量分析,所以,进行这种分析,对进一步拓展宝安县经济和自觉调节其经济活动人口的流动,均有重要意义。 分析外来人口对宝安县经济发展的影响,虽然很难找到直接材料,但如果利用全县各镇的各类人口和各种经济指标的不均匀分布,采用线性分析法,还是能够较准确地
<正> 一、家庭变动情况及其原因 解放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家庭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点: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简化。见表一。
<正> 在理论界,特别是在计划生育和老龄问题实际工作部门,往往把人口控制与老龄问题对立起来:似乎重视老龄问题,就有碍于计划生育的开展;而谈及我国老龄化的趋向及其问题,又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计划生育。真的如此对立吗?事实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口控制与老龄问题,不能孤立、静止的看待,而应该站在整个人口问题的高度,把它们各自看作人口问题的一个方面,全面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才能揭示其本质,认清二者所固有的统一性。 一、产生原因的统一性 我们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已是妇孺皆知。那就是,由于
<正>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重要标志,而年龄中位数、老年系数、少儿系数、老少比是反映一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几个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的地区差异参差不一,往往很难籍此将各地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列出一个序次。本文试用模糊数学中的优先比定序法,分析全国各地人口年龄结构与上海的对比,列出其相似亲疏序次。
<正> 摆脱人口危机,最为关键而有效的手段仍然是推行计划生育。然而,由于我国城乡之间,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方面的客观差距,致使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措施在各地普遍推行中出现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计划生育初衷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其中,尤以如下几方面必须给予充分注意。 第一,城市人口得到控制与农村人口失
<正> 攀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什么是攀比,计划生育攀比是怎样进行的,公平与攀比是怎样关系,如何把公平理论应用到计生工作中去,这些就是本文所要回答的。 攀比,是通过比较进行的,它既含有对行为结果的比较,又含有对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的比较。这里首先要对期望有所认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某种需要而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