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新世纪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主动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主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不同程度地落实于我们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解放学生,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享受成功。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参与教学,为充当主角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新课的导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从“两抓”入手。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二要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准能让学生兴奋的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确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二、创设教学情境,多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有专家建议这样划分一堂课的四十分钟:教师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其余的三十分钟完全交给学生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自主探究,放手质疑。“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放手”并不是说撒手不管,而应在此之前给出探究的“范围”。比如:初学一篇课文老师可让学生自学生字,看看你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顺序是什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这样就使学生的自由探究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学生充分自探之后,采取汇报成果的方式谈自己的所获和所疑。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快速反应,恰当处理,对于学生谈得不够深的问题要抓住契机主动出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学生个别性的问题要经过整理制定出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做到以学定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的课堂内全力达到自己的制高点,取得成功。
  2.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合作学习、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加宽加深。教师也可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在讨论中展示自我,得到锻炼,共同提高。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十二册《金色的鱼钩》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还没走出草地他就牺牲了;另一部分则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我适时抛出了问题:“为什么老班长在临死前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呢?”问题一出,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学生通过再读书再讨论及更深入的理解,终于明白:老班长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可党交给他的任务,尽管他为之献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足可见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问时要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判断,应重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要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就应该受到赏识和表扬。对于学生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答案教师切忌大发雷霆恶语伤人。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你再想想”,就能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三、提供学习资源,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差的教师只教语文知识,好一点的语文教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做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进一步的體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地分析教材,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教师也要亲自“下水”弄清楚从何处可以收集到这些信息,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不同的途径去获取信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之上归纳、提炼。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新世纪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主动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米市镇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独有的作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很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方法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培养;独立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意识、能力的养成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师的
期刊
摘 要:音乐属于一门听觉的艺术,所有关于音乐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离开听觉。一切音乐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因此,学生音乐课堂聆听习惯的养成对于音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职高生在音乐课堂聆听习惯的养成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培养职高生“音乐的耳朵”,促进职高生自身音乐素质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聆听习惯;职高生;养成途径  职高生的音乐基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数学发展,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中心设置了数学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实现差强人意。因为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注重知识与方法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是否能有效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这一情况,使得大部分学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道德品质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的敏感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幼儿将来能成长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在细微处下功夫,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幼儿品德培养  一、故事影响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还不能很好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化,推动了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向现代化教学迅速转变,传统放羊式的体育课堂教学也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科学的改革与创新,但是,仍有许多学校、许多体育学科任课教师没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到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所带班级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差、教学质量低等,严重影响了新时代发展下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如今,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强化小学生的身体锻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首创精神,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把握课堂气氛的舵手,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在放手让学生讨论或论辩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什么;要满怀激情的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见仁见智,任其发挥,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外,我还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要
期刊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就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数学教育在这一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
期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对小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改变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研究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思想品德是我国
期刊
摘 要:观察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包括可观察物理的直观现象:如图像、图像、实物等,还包括自然现象,如生产、环境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感性认识的出发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开放性观察。本文针对观察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提高我国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观察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观察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生或观察者在实验活动中体现出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