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首创精神,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把握课堂气氛的舵手,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在放手让学生讨论或论辩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什么;要满怀激情的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见仁见智,任其发挥,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外,我还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要有一股探索的勇气和开拓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生命的甘泉,浇灌学生创新的新苗,使之突破常规,突破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的生命品质和素质品位,成为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有用之人。
  关键词:创新能力;联想和想象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尤其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首创精神,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语文教学又该如何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呢?
  一、创设良性氛围,激发创造欲望
  教师是把握课堂气氛的舵手,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以专制或放任的方式授课,学生就会产生冷漠和不满情绪;只有在民主、平等的课堂上,学生心情舒畅、兴趣盎然,他们才有可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回答,智力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定要打破高高在上的单向传输模式,要和学生进行多向互动的平等交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对学生发现的有深度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应首先给予热情的赞扬,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大家辩论;对需要阐释的问题,可让同桌互述……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采用“抢答”或“开火车”等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活跃!在放手让学生讨论或论辩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什么;要满怀激情的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见仁见智,任其发挥,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不变的真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学习中才会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从而使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之中。因此,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与创造的兴趣,并为之铺路搭桥,创造成功的条件,他们就一定会在愉悦的状态下自觉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当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时,教师再及时加以启发、诱导,使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仅仅是解决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研究大纲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学生,只有联系学生实际,才不会唱出“曲高和寡”的独角戏!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多鼓励、多启发、多诱导,亲切和蔼,耐心热情。即使发现学生表述有误,也不能流露出半点不悦或厌烦。遇到学生有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极力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它可以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它可以激活创造性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获得灵感与顿悟。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脑海里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生动画面,并勾勒出独具特色的诗意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体验课文的诗情画意和优美意蕴。此外,我还指导学生把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内容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外,我还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中,我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看见一种事物,就启发学生联想到与之在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的另一种事物——相近联想。如看到初升的太阳,就联想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少年……看见一种事物,就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种事物——相似联想;看见一种事物,就联想起与它在外形或性质上相对或相反的另一种事物——相反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因果联想等。
  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使文章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如描写人物心理时,通过合理想象,揣测人物心理,从而更好的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如描写一个胆小的学生上台演讲,有人这样写:“他怀里好象揣了一个小兔,心咚咚直跳,他不停的给自己打气:別害怕,大胆些,你是最棒的,成功将属于你!……”这样,不仅写出了人物怎么说,怎么做,还恰当的写出了他怎么想,主人公也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了。根据文中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我常常指导学生填补跳跃了的情节,推测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结局。在指导过程中,我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只要合情合理,就给予热情的赞美,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还让学生把生花的妙笔指向五彩斑斓的梦境,从独特的视角,透视现实生活的虚幻组合。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奇特的幻想,如描绘祖国灿烂的明天,勾画家乡的光明前景,畅谈人生理想,抒发壮烈情怀……总之,想象和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想象力丰富的人,写作时文思泉涌、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也血肉丰满、妙趣横生。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一个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的奇想,也不可能有“金冠”与“浮力”的联姻。可以大胆的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创造和发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首创精神,就必须在想象力的培养上下一番苦工夫。
  三、逆向散发,批判求异
  教学中,人们往往注重正向思维,而不大愿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无论设问、答疑,还是命题、评论,大家都仅仅满足于现成的说法或模式,唯上、唯书,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封闭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头脑呆板,思维定势。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便手足无措,望洋兴叹。这样的学生,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创新?这正如杨振宁博士所说:中国的学生注重分数,比较保守;外国的学生注重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这就是中国常常培养出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折桂“高手”,却怎么也培育不出诺贝尔大奖得主的根由了。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最好换种思维方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辨证的分析问题,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看事物积极的方面,而且要看它的负面影响;要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作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从而得出与客观实际相近或相符的结论。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教学《庄子·养生主》时,我引导学生就“见义勇为”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人说:看见坏人坏事,勇于挺身而出,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人当即反驳道:面对凶手高举的血刃,难道你也要迎头赶上吗?恐怕还是报警安全有效吧?有人说:消防队灭火、110维护治安,本来就是各司其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一份公民的责任,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们提倡“见义巧为”,何必拿鸡蛋碰石头呢?斗智不斗勇嘛……总之,为人师者首先应当具备超凡的胆识,要敢于做课改的弄潮儿,不怕非议,不怕打击,不怕失败!要有一股探索的勇气和开拓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生命的甘泉,浇灌学生创新的新苗,使之突破常规,突破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的生命品质和素质品位,成为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有用之人。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重点开展语言和阅读方面的教学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本文主要是从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措施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积极分析一些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方式和手段,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语文素质;培养措施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教育工作中,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师德应该首先加以提升。根据国家教育的相关政策,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离不开教师师德教育的培养和提升,积极推进教师师德就成了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觉悟;道德规范;世界观;心态  国之发展,教育先行;教育优劣,师德为重。一个国家的发展首要的就是教育,教育好了,我们的人民大众才能分清好坏,明断是非,冥思己过,择优仿效,严于
期刊
摘 要:以人为本,不仅是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中职德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本文在阐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发展的基础上,就中职德育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中职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德育;创新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发展应是中职德育创新的主题  1.主体性的概念。  主体性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上升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即标志着人成为主
期刊
摘 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地引导,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思维。并且要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打牢自身的基础知识,从而以其为基础,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不断拓宽思维宽度,提高创新思维。本文对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创新教育活动的开设主要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前提,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独有的作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很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方法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培养;独立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意识、能力的养成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师的
期刊
摘 要:音乐属于一门听觉的艺术,所有关于音乐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离开听觉。一切音乐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因此,学生音乐课堂聆听习惯的养成对于音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职高生在音乐课堂聆听习惯的养成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培养职高生“音乐的耳朵”,促进职高生自身音乐素质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聆听习惯;职高生;养成途径  职高生的音乐基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数学发展,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中心设置了数学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的实现差强人意。因为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注重知识与方法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是否能有效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这一情况,使得大部分学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道德品质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的敏感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幼儿将来能成长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在细微处下功夫,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幼儿品德培养  一、故事影响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还不能很好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化,推动了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向现代化教学迅速转变,传统放羊式的体育课堂教学也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科学的改革与创新,但是,仍有许多学校、许多体育学科任课教师没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到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所带班级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差、教学质量低等,严重影响了新时代发展下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如今,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强化小学生的身体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