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两个“互不”无新意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o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英九3月9号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提出了两岸政治定位的新论调,即“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认为这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对等交流的基础。
  相较於马英九上台后,台湾当局一再宣称的两岸应“互不否认”,“互不承认主权”似乎进了一大步。这是因为,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在国际关系中,只有国家才拥有主权,如果互不否认,两岸就会出现两个主权,两岸关系就会变成“国与国”的关系。因而,互不承认主权避免了两岸关系变成“国与国”、“一中一台”或“一边一国”的关系,与“台独”做了区分。这显示出了马政府在推动两岸朝和平方向发展的意愿,也展现了马英九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善意与诚意。儘管如此,笔者依然认为马英九的两个“互不”无新意可言,归根结底依旧没有放弃对“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的追求。
  
  “互不承认”并不意味“自己否认自己”
  
  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国家才拥有主权。因而马英九所提出的“互不承认主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即一方面,台湾可以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另一方面,大陆也可以不承认“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可以看出,马英九所提出的互不承认指的是一方可以不承认另一方,但这并不意味著自己否认自己或者自己不承认自己。换句话说,台湾依然可以承认自己,即“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因而马英九的“互不承认主权”,表面看是与民进党、与“台独”做了区分,但依旧未放弃其对“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的追求。在面对主权问题上,台湾採取的还是各说各话、消极应对的态度而非积极主动的去维护整个中国的主权。“互不承认主权”与其一贯宣称的“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如出一辙、换汤不换药,与其所坚持的“不独、不统、不武”的大陆政策立场、主张也基本一致。
  
  两个“互不”没有真正做到正视现实
  
  马英九在庆祝大会上特别强调两岸和平的重要性,希望两岸正视现实,认为“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也许是目前能够解释,并且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对等交流最重要的基础。笔者认为这一定位没有真正做到正视现实。
  首先,自从1991年台湾颁佈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后,不再把大陆看成是“叛乱团体”,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陆的统治地位。而大陆方面,对於台湾的定位,到目前为止,虽然是希望採取务实的态度来定位,但是对於“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所拥有的治权还依然处於保持沉默不表态的状态。
  从两岸当前的现状来看,自从1949年内战后,两岸都没有在对方的领域内对对方的人民实行过管辖权。因而“互不否认治权”一定程度上是对两岸现状的一个描述,但是台湾无论是在经济、领土、人口等方面都远逊於大陆。如果这一定位成立,两岸的政治定位便成为“两个实力不对称、地位对等的政治实体”,在这一点上,台湾达到了其追求与大陆地位对等的目的。也就是说,假设这一定位成立,相对於过去沉默不表态的做法,大陆在定位台湾的治权上做了让步,採取了正视现实的态度,在推进两岸朝和平的方向发展上显示出了极大的诚意。
  其次,在国家四要素领土、主权、人民和有效的政府中,主权是国家最为本质的特征。在主权问题上,马英九希望“互不承认”,即台湾可以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主权独立国家”。
  从国际现实来看,全世界有170多个主权国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也是常任理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与各主权国家建交,可以参加一切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参加的国际组织。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主权国家,就等於否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以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合法代表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显然没有正视现实。国际现实明确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主权国家。马英九宣称的台湾可以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与其一再呼吁两岸应正视现实的要求不符。
  综上所述,台湾在要求大陆接受其在台湾地区拥有治权这一事实时,并没有正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主权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这一事实。因而两个“互不”的政治定位没有真正做到正视现实,只是充分显示出了台湾方面对坚持与大陆政治地位对等的一贯追求。
  
  两个“互不”是基於大选考虑
  
  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大陆政策方面,纷纷提出各自的论述与主张,为2012“总统”大选热身。不可否认,马英九借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抛出两个“互不”也是基於大选的考虑。
  首先,马英九用“互不承认主权”将自己与“台独”做了区分,宣示了不搞“法理台独”,表明了其对两岸和平的追求,可以避免两岸关系出现民进党执政八年期间所陷入的停顿和不确定状态,有利於维护两岸关系的稳定。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争取到大陆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也对台湾民众追求和平的心声做了好的回应。同民进党所宣示的模糊的两岸政策相比,这可以更进一步化解台湾民众对未来两岸关系的顾虑。
  其次,“互不否认治权”,抬高了台湾的政治地位,对民进党在选举中惯用的通过咒骂国民党“倾中卖台”、“出卖台湾主权”来赢取选票的手段做了回击,增大了同民进党抗衡的筹码,可以争取选民的支持与认同。
  
  两岸应共同维护中国主权
  
  “两个互不”一定程度上点出了两岸关系目前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即两岸都宣称自己的主权、领土涵盖整个中国,而自从1949年内战后,两岸都没有在对方的领域内对对方的人民实行过管辖权。也就是说两岸目前的政治现状是主权、领土重迭,治权互不隶属。但是两岸在复归统一的过程中,不是主权与领土的再造,言外之意,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两岸应该有一个共识,即两岸的主权和领土都属於整个中国,主权不容分割。
  马英九认为不管是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或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无法相互承认主权,一旦相互承认主权,就等於是违宪,也等於是国与国的“两国论”。这一点没有错,但不能“相互承认”,是否就意味著需要被动地走向反向的“相互否认”即“互不承认”呢?如果都否认了,那么谁代表中国呢?显然,为了解决相互不能承认主权这一问题而採取消极的“互不承认”是不可取的,两岸需要做的应该是採取积极的态度来共同维护“两岸主权同属於中国”这一事实,而非在“互不否认”或“互不承认”上做文章。
  简言之,奠定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石才是两岸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在坚持“九二共识”和凝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两岸应採取搁置争议和求同存异的方式来逐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权问题应放在搁置争议之列。搁置争议就是要搁置代表权的争议,把双方的争议放在“家”的范畴之中。
其他文献
日本接连发生强震、海啸与核能灾害,相关的防灾救灾议题,成为两岸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也与两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两岸加强防灾救灾领域的合作,这不仅有利於最大程度维护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也有利於推动两岸互信的建立,可谓一举多得。    两岸建立防灾救灾合作机制势在必行    当前两岸建立起防灾救灾合作机制已势在必行。长期以来,两岸一直都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隐患。
期刊
▲4月,一辆全身镀24K金的跑车在江苏南京新街口宝庆银楼亮相。据介绍,该车属英菲尼迪G系列的37coupe双门敞篷跑车,由江苏南京新街口宝庆银楼尚品城五名技工花4个月时间,将跑车全身手工镀金,製作成“黄金跑车”。    南京惊现“黄金公交车”  ▲4月26日,司机驾驶“黄金公交车”驶离停车场站。近日,一辆车身贴满金箔的“黄金公交车”在江苏省南京市街头亮相。该“黄金公交车”60%的车身部分贴上了金箔
期刊
近几年的5.1国际劳动节,澳门不少市民针对政府不作为而举行声势浩大的遊行示威活动。自2007年起,《澳门月刊》每年组织多方力量,向组织遊行的相关人士进行调研。《澳门月刊》社会民意调查研究中心因应澳门市民将会再次发起5.1遊行活动,於3月中旬开始向多个不同领域、月收入不少於1万元澳门币、年龄在25到55岁的174名中青年澳门居民进行访问,其中34名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教、职员,17名政府机构的普通职员(
期刊
由澳门特区政府体育发展局及中国澳门龙舟总会联合主办的“2011年澳门国际龙舟赛”,定於6月4日至6日在南湾湖水上活动中心举行。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近年来,澳门国际龙舟赛比赛规模越办越大,参加人数越来越多,每年皆吸引数千中外健儿齐集澳门,参加这项一年一度的盛事。端午节划龙舟不单成為澳门颇受欢迎的节庆活动,澳门国际龙舟赛更已成為澳门重要的体
期刊
关於防止政府官员贪污受贿,世界各国总结出很多有效经验,最重要的是司法独立和新闻舆论的自由,而中国政府在这两方面都不可能改变,反贪反腐工作,举步维艰。    3月24日,《南方周末》刊出一篇因贪腐被判死刑的湖南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和反腐学者的对话,题为“我当纪委书记,市委书记也不敢监督我”。曾锦春的自白,对中国大陆当前的反腐工作很有讽刺意义。  曾锦春自小就怀有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梦想。他从乡党委书
期刊
3月18日上午,设在江苏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江苏澳门周暨活力澳门推广展”现场人潮湧动、气氛热烈。  由澳门旅遊局、经济局、会议展览业协会主办的“江苏澳门周暨活力澳门推广展”是集旅遊推广、经贸信息及产品展销的大型宣传活动,於3月18日至20日向江苏人民展示澳门城市、经济及文化活力。会展期间,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与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及省长李学勇密切交流,並出席江苏旅遊局与澳门旅遊局共同举办的“苏澳旅
期刊
惨加“2011年亚拉夫乐运动会”的澳门体育代表团於4月26日向行政长官辞行,并获行政长官崔世安授予澳门特区区旗及加以勉励。  行政长官崔世安表示,特区政府过去多届均大力支持和关心配合澳门运动员惨加亚拉夫乐运动会,冀望惨赛的运动员发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做好亲善大使工作,加强推广及宣传澳门,凝聚友谊,祝愿运动员争取良好成绩,為澳争光,并从比赛中吸收经验,為未来打下基础。  体育代表团团长、
期刊
构建阳光政府切忌流於形势  由於工作关係,我们对澳门社会较为了解。特别是近5年,澳门的工薪阶层对特区政府的施政不够阳光产生了相当多的怨言,亦激起了澳门市民特别是草根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这些情況想必澳门政府的主要官员是清楚的。过去的澳门有相互包容的优良传统,互相给面子,连做椿脚也是公开的秘密。这也是所谓的官商勾结的主因,更是澳门政府未来难以面对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政府没有满足市民要求真正分享到经济发
期刊
随著《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澳门与广东各城市的联繫更加密切。3月27日至30日,由澳门中联办文教部副部长李正桥为顾问、澳门月刊社长兼总编辑王定昌为团长的澳门12家期刊周报媒体负责人考察团,对汕头市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传媒文化等方面进行考察访问,受到汕头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方面的热情接待。  28日下午,考察团到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参观,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茸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汕
期刊
2010年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澳门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並发表主旨演讲。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部分以独立的篇章来阐述,体现了国家对港澳两个特区的关怀和坚定支持,亦显示港澳的繁荣发展与国家政策扶持的依存度将与日俱增。  在“深化内地与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