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技校车工教学来说,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它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车工实习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车工实习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今,职业教育所重点培养的是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人才,而这就需要侧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的能力,这样高素质的劳动者才可以做到适应社会的发展。技校车工生产实习的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具体的操作技能,而是把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创新的能力作为教学作为重点内容,以此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让学生有学习技能的成就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考能力。
1.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里的前提是兴趣,它是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的最大动力,也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第一秘诀。大多学生对实习车间都很好奇,在进去后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动一动,并且想要马上进行探索的无限欲望。好奇心在生产实习中有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很好地对实习操作进行良好的引领,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性,因此,好奇心在车工的实习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并且利用它。比如,在学生进行车削台阶外圆的操作的时候,看到车床可以自动的走刀,速度很快就能做到车出光洁的外圆,就会有一种自己来试试的欲望。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车床为什么自动的就会进给,是如何转动的。这种的讲解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生动的了解并记忆,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
学生在进行实习的时候会经常会向教师求教一些自己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而此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和提示来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空间,从而来启发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日常的学习中处理问题的时候,灵活性是很重要的,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做到灵活的作用原则,不要机械呆板,也不要生搬硬套。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就能很好的得到想要的答案。比如:(1)提问。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使之变成一个个小问题,而后在想学生提问,让他们在回答问的同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提示。其实对一些问题的解释方法都在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当中,教师只要相应的提示一下,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引导和提示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这也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对所学的知识来说自主的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最好的巩固过程,同样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在进行实习的时候解决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升。
3.培养学生的求异与发散的思维方式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加工方法是指那种已经形成了人们所认可的良好加工规律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时候,不能让他们局限在常规的技能操作只中,应该要把求异思维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求异思维是人们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对传统的答案报以不满足、想要创新,发挥充分的主动性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在车工实习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按照常规操作的同时,还要向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超越常规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多方位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检验结论的正确性。通过解题的过程,学生能开阔自己的思路。例如,在安装外螺纹车刀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常我们采用对刀样板进行对刀,如果没有或者不用样板,怎样将车刀安装合格?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后,得到了几个答案:(1)转动小拖板,利用车刀的切削刃在卡盘或工件端面上对刀;(2)以车刀的左侧为基准,贴平卡盘或工件端面;(3)用百分表找正车刀的左侧。经过试验证明,它们都是可行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明白了:常规的加工方法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要我们肯去钻研它,勤于思考,就能得到更好的方法。因此,学生在求异方面的思维能力会得以很好的形成于提升,也不会局限在常规的思维方式中。
4.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不该是传统的纯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的一个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经常性的设置一些情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这时教师不需要急着给出结论,通过以这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进行具体的车工实习操作的时候,一些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与具体的加工方法是特别关键的。大多的教师的进行讲解的时候,刚开始就很仔细对零部件加工的步骤、具体加工时需要注意的事宜等进行讲解,认为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有理想的效果。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学生来说就不是这样的了,这些学生通过如此的学习方法虽然也会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可是若是长期的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會让学生形成惯于依赖的思想,并使得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越来越缺乏,将来走向社会也无法对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更新进行适应。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现今教育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一些看法不能直接的去否定掉,而应通过引导来使学生向着对的方面进行思考,避免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好的影响。如果学生想到的方法与教师的不同,并且有一定的依据,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不违反一些相应的操作规定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他自己的方法进行操作。这会使得学生在每想出一个操作方法或解决一个操作难题的时候,有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5.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步一步逐渐贯彻到日常学习中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在学校中所培养出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瑰宝,这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做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戴华忠,王姣.高职项目化课内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科技信息,2008(31).
[3]田瑛,丰妍.基于实训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05).
【关键词】车工实习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今,职业教育所重点培养的是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人才,而这就需要侧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的能力,这样高素质的劳动者才可以做到适应社会的发展。技校车工生产实习的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具体的操作技能,而是把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创新的能力作为教学作为重点内容,以此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让学生有学习技能的成就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考能力。
1.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里的前提是兴趣,它是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的最大动力,也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第一秘诀。大多学生对实习车间都很好奇,在进去后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动一动,并且想要马上进行探索的无限欲望。好奇心在生产实习中有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很好地对实习操作进行良好的引领,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性,因此,好奇心在车工的实习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并且利用它。比如,在学生进行车削台阶外圆的操作的时候,看到车床可以自动的走刀,速度很快就能做到车出光洁的外圆,就会有一种自己来试试的欲望。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车床为什么自动的就会进给,是如何转动的。这种的讲解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生动的了解并记忆,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
学生在进行实习的时候会经常会向教师求教一些自己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而此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和提示来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空间,从而来启发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日常的学习中处理问题的时候,灵活性是很重要的,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做到灵活的作用原则,不要机械呆板,也不要生搬硬套。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就能很好的得到想要的答案。比如:(1)提问。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使之变成一个个小问题,而后在想学生提问,让他们在回答问的同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提示。其实对一些问题的解释方法都在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当中,教师只要相应的提示一下,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引导和提示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这也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对所学的知识来说自主的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最好的巩固过程,同样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在进行实习的时候解决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升。
3.培养学生的求异与发散的思维方式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加工方法是指那种已经形成了人们所认可的良好加工规律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时候,不能让他们局限在常规的技能操作只中,应该要把求异思维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求异思维是人们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对传统的答案报以不满足、想要创新,发挥充分的主动性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在车工实习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按照常规操作的同时,还要向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超越常规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多方位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检验结论的正确性。通过解题的过程,学生能开阔自己的思路。例如,在安装外螺纹车刀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常我们采用对刀样板进行对刀,如果没有或者不用样板,怎样将车刀安装合格?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后,得到了几个答案:(1)转动小拖板,利用车刀的切削刃在卡盘或工件端面上对刀;(2)以车刀的左侧为基准,贴平卡盘或工件端面;(3)用百分表找正车刀的左侧。经过试验证明,它们都是可行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明白了:常规的加工方法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要我们肯去钻研它,勤于思考,就能得到更好的方法。因此,学生在求异方面的思维能力会得以很好的形成于提升,也不会局限在常规的思维方式中。
4.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不该是传统的纯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的一个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经常性的设置一些情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这时教师不需要急着给出结论,通过以这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进行具体的车工实习操作的时候,一些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与具体的加工方法是特别关键的。大多的教师的进行讲解的时候,刚开始就很仔细对零部件加工的步骤、具体加工时需要注意的事宜等进行讲解,认为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有理想的效果。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学生来说就不是这样的了,这些学生通过如此的学习方法虽然也会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可是若是长期的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會让学生形成惯于依赖的思想,并使得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越来越缺乏,将来走向社会也无法对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更新进行适应。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现今教育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一些看法不能直接的去否定掉,而应通过引导来使学生向着对的方面进行思考,避免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好的影响。如果学生想到的方法与教师的不同,并且有一定的依据,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不违反一些相应的操作规定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他自己的方法进行操作。这会使得学生在每想出一个操作方法或解决一个操作难题的时候,有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5.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步一步逐渐贯彻到日常学习中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在学校中所培养出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瑰宝,这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做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戴华忠,王姣.高职项目化课内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科技信息,2008(31).
[3]田瑛,丰妍.基于实训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