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文学的翅膀,在音乐中自由翱翔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wangsea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愈加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但繁重的学业、单调的学习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僵化和想象力的贫乏。音乐课本该成为一个能使学生放松、愉悦、驰骋想象、提升审美的天地,但事与愿违,由于教师队伍本身教育理念有差距,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局面。由此,探索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提高音乐鉴赏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发现学科之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二十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多次被学生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老师”,通过长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信息反馈,我觉得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方法有太多太多,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话来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得眼睛”。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含金量,下面主要从文学与音乐课的关系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性,尤其注重文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你可以不会任何外语,但却不能不会唱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重要地位”,可见音乐的重要性。事实上,音乐与其他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比如音乐的音高、音程乃至音律等都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计算得来的。比如: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他的小提琴也拉得非常好,他说:“如果不是相对论占用我太多的时间,我也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小提琴家”。
  音乐与文学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世界上许多文学家都特别喜爱甚至精通音乐。比如,三国时文学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就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著有声乐专著《琴赋》《声无哀乐论》,且琴艺高超,善谈《广陵散》;南宋姜夔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词人,还是一位作曲家,著有《白石道人歌集》;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也精通音乐,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在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由此可见,文学与音乐是相同的,文理与乐理是想通的两者之间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
  在上课过程中,我非常看重并运用这种关联性,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比如在欣赏《渔阳鼙鼓动地来》和《山在虚无缥缈间》时,我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唐玄宗李隆基創作《霓裳羽衣曲》的背景,这个历史上少见的音乐皇帝,据说因为惋惜时光匆匆,向往长生不老,于是常常遥望一座烟雾缭绕的女儿山,希望可以见到仙女,并由此触发了灵感,创作了《霓裳羽衣曲》,并令杨贵妃作《霓裳羽衣舞》,舞姿翩跹,宛如仙女下凡,极大地满足了唐玄宗见到仙女并羽化成仙的愿望,成就了二人神话传说一般的爱情故事;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背诵了几句白居易的《长恨歌》,朗朗上口的诗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全都跟着我大声背诵起来——背诵《长恨歌》,有机地把音乐课与文学联系起来,还为鉴赏歌曲铺设了背景,一箭三雕,接下来节奏鲜明、紧张压抑的男生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和虚无缥缈、宛若仙境的女生合唱《山在虚无缥缈间》两个乐章的鉴赏就顺理成章。
  再比如学习曲艺音乐时,有一段苏州弹词《新木兰辞》,对于这一曲艺形式同学们感到非常陌生,因为演唱者用的是苏州方言,同学们听不懂,何来兴趣!于是我请全班同学集体背诵一遍《木兰辞》,抑扬顿挫的诵读把所有同学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边听一遍《新木兰辞》,感受苏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声韵有何不同,学生们立刻积极地进行听辩并进行拟声,甚至试着学唱,学生的学习能力太惊人了!很快发现了苏州方言的声韵特点,完美解决了方言问题,完成了鉴赏的目的,自然而言地达到了教学的要求,明确了弹词的地方色彩,甚至还学唱了几句,学生几乎是在游戏中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总之,文学与音乐欣赏课的关联很大,好好利用好两者的关联性,会受到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二、完善课堂语言,增强语言感染力
  音乐鉴赏课的学习,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置都应努力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因此,备课时我会尽量把教案写得充分而详实,在办公室试讲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复咀嚼,怎样使语言简炼准确,朗朗上口,富予节奏感,并尽量诗化语言。比如,在讲《民歌》时,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西南北中,各有不相同,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个民族盛开的音乐之葩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我国南方地区多河流,空气清新、温暖湿润,自然景观秀丽,人也长得小巧精致,民歌风格也表现为委婉细腻、抒情秀丽;我国北方地区多山石,夏日骄阳似火、冬季朔风凛冽、碧蓝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黑土地,深沉的胸怀中搏动着坚毅的灵魂,因此民歌风格表现为热情爽朗、高亢嘹亮。正如柳永与苏东坡的词,柳永的词适合妙龄女郎,手持牙板,浅吟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苏东坡的词适合豪迈之士,手执铁板,击节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就是南北方民歌风格不同之所在,下面我们通过欣赏几首民歌来感受以上特点……
  一分半钟的导语,令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急于要欣赏辨析南北方不同民歌的特点,情绪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得非常顺利。
  除了课堂环节设置,还应该注重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鉴赏乐曲打下好的基础。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学习过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开门见山,一上课我首先和学生交流“小夜曲”这一形式:这是欧洲一些贵族青年站在情人窗下演唱的一种情歌,为了使扔在头上的是鲜花而不是花盆,小夜曲一般是怎样的?学生大笑,纷纷回答:优美的、好听的等。唱歌唱不好的青年人怎么办呀?学生再次笑,回答:可以演奏乐器啊。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后,我补充了一下:优美动听、充满温柔的情感,既可以通过歌声也可以通过乐器来表达,所以,后来就出现了室内乐形式的小夜曲,莫扎特完善了这一形式并发扬光大,这节课要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是莫扎特小夜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讲到这儿,学生们的脸上已经表现出了先听为快的感觉,但我没有立刻欣赏这首曲子,而是想怎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音乐家的崇敬,所以接下来我和学生交流了莫扎特的生平。我说,莫扎特的称号是什么呀?学生回答:“音乐神童”“上帝的宠儿”,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我又抛出下面的问题:“音乐神童神在哪里?”“上帝的宠儿受不受宠?”看着学生在思索,我有意识地停顿了一会儿,我明白学生一定知道莫扎特“神”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不受宠?所以,接下来讲述莫扎特的生平变得非常简单,学生们从中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莫扎特从小显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三岁开始弹琴,四岁开始演出,五岁就开始作曲,六岁开音乐会,七岁出版《钢琴奏鸣曲集》,我按照年龄排序每说出一个数字,学生就发出一声赞叹,对音乐家的崇拜之情也在不断递增。我话音一转,因为天赋极高,招人嫉妒,被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最终死于贫病交加。去世后,送葬时天降大雨,冲毁了道路,无人知道其埋葬的确切位置,一代音乐神童就此销声匿迹……我的语调缓慢又凝重,教室里一片寂静,有人在轻轻地叹气,同学们对莫扎特充满了崇敬和同情!情绪到位了,我的课堂已经成功了一半,我轻轻地说:“让我们全体起立,共同来感受这首优美的小夜曲。”于是,在《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优美明朗的旋律里,全班同学站得笔直,眼睛里满是崇拜,我知道他们正在用心与莫扎特交流,这首曲子连同莫扎特已深深植根于他们的脑海……
  乐曲听完,趁着对乐曲还有鲜活的感受,我适时地提问:“莫扎特的结局如此惨淡,音乐作品的情感是不是也非常惨淡?”带着对音乐明确的感受,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乐曲的风格特点及莫扎特的性格特点也明朗起来,至此,学生对于莫扎特的印象可谓非常明确了: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压迫还是社会生活的磨难都无法掩盖莫扎特本性的明朗与活泼,无法打压莫扎特富于创新的精神和活跃的思维,他的作品处处呈现出阳光般明朗的气质,充满了对自由对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综上所述,把握好语文学科与音乐课的关系,使文学与音乐珠联璧合,完善课堂语言,甚至诗化语言,增强课堂语言感染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乐曲的鉴赏,进而更好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感人肺腑之美!
  参考文献
  [1]程郁华,郭宝.音乐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10节录像课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2]王晓华.乘着音乐的翅膀:浅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1(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把立德树人融入教材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本文是对初中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分析,通过对教材中德育因素的量化,发现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规律,以便为一线教师
期刊
【摘要】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祖国繁荣发展的生机景象,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对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文艺事业发展方向。民族声乐艺术就是文艺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文艺事业必然带动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每部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振兴民族文化的基石。因而笔者对当前民族声乐艺术边缘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思想认识引领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课程改革、课程创新、传统音乐审美教育、幼儿歌曲体态律动等方面探讨了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声乐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从多方面对老的教学方法进行提升创新,使学生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既能收获技术层面的知识又可提高综合素质,并以饱满的状态走向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改革;思路;声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大课(整班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通过音乐放松身心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合唱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有效形式,在培养学生乐感、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加大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力度,积极探究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开展合唱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相比于文化课对于培养学生素养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创新,延伸音乐课堂内容,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养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柯达伊.左尔坦是20世纪享誉国际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对当代音乐教育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套音乐教学法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有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笔者根据本校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柯达伊教学法”的部分理念进行实践和加以应用,期望能促进音乐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新时代对于高职声乐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职业化的舞台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声乐教学改革的方向应重视“职业化”本质属性,应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能力密切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当前高职传统的课堂声乐教学模式,应强化学生在舞台上的实践演唱表演能力,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声乐学生职业化素养,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充满自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职业化;舞台
期刊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综合发展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延续和扩展。因此,鉴赏课程的教学重点即审美教育,特点是通过各种鉴赏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声音传播使更多的人听到和感知的艺术。因为它具有许多功能价值,如使人身心愉悦、净化灵魂、完美个性、启蒙
期刊
飛扬的青春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为当时“波斯”与“中国”这两大世界级的帝国打开了文化交流的通道,波斯帝国的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乐舞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历史的长河里波斯音乐从器乐、声乐以及乐制等方面都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了深刻的影响,通过长时间的本土化过程甚至成为了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波斯音乐内化的研究同时也是对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波斯;丝绸之路;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