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是保证工程投入的资金得到合理控制、有效使用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保证建设工程顺利、科学的进行的基本环节,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 工程投标 投标报价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国内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的扩大,建筑施工队伍也随之迅猛的增长,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承包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丰厚的利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水平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向成本要效益,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
  
  一、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
  
  控制工程的直接成本要对构成项目预计成本的工料机费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企业定额编制好各级预算,以便对预计目标成本实施控制,预计成本的控制包括直接费用成本控制、其他费用成本控制、工程质量成本控制三个部分的内容。
  (一)直接费用的成本控制。
  直接费用的成本控制包括直接费用控制、材料费控制、机械费控制三个方面:
  直接费控制。直接费控制的要点主要是分析人工费,即分析人工用量和人工单价。对于人工用量,可以根据企业劳动定额及施工组织对工期的安排,按各分部、分项工程逐级进行分析,测算出实际人工用量和报价中人工用量的差异;对于人工单价,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实际的工资水平,结合当地劳动力资源、价格及工效,选择合适的内外用工比例,加以测算。将实际测算出的人工费与报价中相应的人工费进行比较,从而制定出人工费成本控制目标。
  材料费控制。材料费在工程直接费中所占的权重一般都会高达60%,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材料,是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控制要点包括材料消耗量的分析和材料单价的分析。材料消耗量的分析,主要是指分析在施工时采用的材料规格与定额中的规格不同引起的差异;施工时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周转材料的摊销次数与定额中周转材料摊销次数的差异。材料单价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材料的购买价和运杂费,由于工程进场往往会引起当地材料价格的上涨,因此分析时必须要重新调查材料的购买价,并把各种材料的产地和供应地进行排列筛选,合理的确定运输的距离。
  机械使用费的控制。主要是分析构成机械台班单价的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机械的来源,如租赁、自有或者新购。对于租赁进行,既要考虑到租赁的费用,还要考虑闲置的费用;对于自有机械,则主要分析它的折旧费、人工费和燃料动力费。机械使用费的控制应该从机械的使用率及完好率着手,严格执行机械的操作章程,做到定期保养和维护。
  (二)其他费用成本控制的要点
  在控制间接费用时,还要对其他费用进行控制。其他费用包括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以及应该分摊的经营费用等。为了便于成本核算,在分析这些费用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去掉虚假的成分,避免非生产性费用的超支。为此,可以从两方面来控制:一是精简结构,减少人员,做到机构“小而全”,人员“少而精”;二是制定严格的经费控制办法,为降低费用做好保障。
  (三)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
  工程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质量事故损失费用之和。工程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质量保证成本;二是工程事故成本。一般来说,质量保证成本与质量水平呈正比关系,即工程质量成本越高,工程质量保证成本就越高;质量事故成本与质量水平呈反比关系,即工程质量水平越高,质量事故成本就越低。施工企业追求的是高质量、成本低的最佳工程质量成本目标。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全过程控制原则。
  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成本控制的对象不只是生产领域中的施工费用,而是贯穿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施工规划、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程施工和工程关键点各个方面。只有这样,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措施才会有效,才能达到预期的降低成本的目标。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项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它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个方面。
  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就是要做好投标阶段的控制,即投标时应该做好成本项目的预算和分析,以便合理的编制报价。
  事中控制。事中控制就是企业对中标项目的施工过程的控制。这个控制过程是3个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要编制出项目的计划成本,并且要制定出项目的目标成本和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和技术相组合的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在事中控制阶段控制好项目成本。
   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指项目的竣工验收及结算阶段的控制活动。此阶段既要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又要检查合同的履约情况,并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项目成本至始至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二)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目标是指一个项目为了达到预期成果所必须完成的各项指标的标准。项目指标有多种,项目成本控制只是其中的一种。在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中,即形成了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该切实可行,要落实到各个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该全面,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又要建立成本责任制;目标的检查应该及时、全面。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项目的目标成本是工程成本核算的控制标准。建立项目的成本核算体系,关键是要编制准确的目标成本,并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来指导具体的分部级分项目工程的施工活动。传统的施工管理之所以在成本的降低上效果不佳,除了是管理机制、经营意识以及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外,项目没有健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准确的目标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权责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权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中,有着责就应该有权,否则就不能完成分担的责任;有责还应当有利,否则就缺乏履行职责的动力。应该指出的是,“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控制管理的本身即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不能截然分开。
  在处理责、权、利三者的关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企业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产量、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当企业的局部利益同长远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应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当企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当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同工程质量发生矛盾时,应该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处理问题。
  (四)开源与节流的原则。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就是既要增加收入,又要节约支出。实质上就是在成本管理中要坚持开源节流相结合的原则。在日常成本控制中,必须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对每一项成本开支,都要认真核实有关的预算收入,不能出现支大于收的情况。如果盲目支出,有支无收或者支出不当,必然会造成企业的亏损。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认真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工程成本超支的因素,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的情况下,要保证建设工程顺利展开,并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就必须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把成本降低最低限度,以最大化的实现建设工程各方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勇‘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o
  [2]沈祥华.建筑工程概预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
  [4]叶华章.任宏.探索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5]武涌.关于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思考.建筑节能(3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煤炭企业正经历着比较复杂的经营环境,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安全成本加大、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客户需求个性化、竞争日趋激烈化。所有这些都对煤炭企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发展迅速,航班量日益剧增,加大了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负荷,特别是北上广地区尤为突出。我国繁忙机场基本都以雷达管制为主要的管制手段,为降低雷达引导工作负荷、
“科教兴国”是大战略.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与人才主导的世纪.民族要强大,国家要兴旺,企业要发展,没有科技和人才不行.带头这个问题,我们就校企合作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为满足AMT TCU控制器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的要求,根据OSEK/VDX标准设计基于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SD-OSEK,在自行开发的控制单元TCU上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基于
目的:研究对孕中期妇女胎儿唐氏综合征等孕期疾病的产前筛查,并试图采用措施减少新生儿问题缺陷的出现.方法:以孕妇的年龄为分界点,对35岁以下的孕妇施以产前筛查,35岁及其上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电能的质量和数量需要也逐渐提升.国家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逐步建设、投运,极大的提升了电网输送能
LTE作为当前主流4G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寻常百姓家,而国内又具有TD和FDD两种不同的信道复用方式,混合组网势在必行,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使得终端用户能够在不同情形下平滑的对不同
随着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网络的迅猛成长,我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庸置疑,21世纪,我们 With the r
本文分析了影响气象卫星数据的几种因素:讨论了临星干扰对极轨气象卫星通信链路性能的影响,为卫星通信链路性能和后续多星在轨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了仰角对卫星数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