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历史无数次地向我们证明: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历史重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小学阶段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现就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表现出积极的认知倾向,才能产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地创新。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非常低,更不要谈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处于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直接关系着学生注意力。正所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设计得如何对课堂教学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影响。特级教师黄爱华说过,“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老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学风格的光华。”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力,促进学生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与振奋人心的精神状态,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鲁迅先生说过在他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但凡读过鲁迅作品的也都对《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有极为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对这个人物有如此大的反映呢?究竟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来看看鲁迅是如何来塑造孔乙己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来学习这篇课文,会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独特的见解。
  二、突出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创新动机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与权威,其地位不可动摇,学生处于课堂的附属地位,只是课堂的听众与看客。在教师的眼里,课堂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讲堂,学生的任务就是将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记清记牢,课堂教学时间内所讲解的知识点越多越是成功。教学时间被教师占得满满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思考的时间与消化的时间,尽管教师讲了许多,但是学生能真正理解的却没有多少。这样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思想与思维被限定在条条框框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理念。集中表现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这符合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平台。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将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巨大的学习潜能得以挖掘,学生创新的火花被点燃,这样的教学更利于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的主观意愿参与到学习中来,其学习与思维始终处于最活跃、最积极的状态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疑问是智慧的窗口,思维的开端,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进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指导工作,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尤其是要告诉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迷信教材,要持有批判意识,以怀疑的态度来看待一切问题,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或几个技能的运用,而提出问题这里面包含了作者的积极思考、主动思维,包含着作者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创新点,我们要多加引导,善加指导,使学生提出更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四、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一环,它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而是另一个新的学习征程的起点,是学生产生持久创新动力的助推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革传统教学中以分数来评判的评价标准,代之以过程与结果并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要以赏识为主,批评为辅。
  (一)过程与结果并重。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看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态度、发言的积极性等。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不是短期实现的,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指导与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我能行,只要我努力,我也一定能成功。这样学生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鼓足勇气,带着百倍的信心参与到今后的学习中来。
  (二)赏识与批评同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学习的评价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与错,好与坏来评判,要具体。让赏识与批评同行。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乐”,我们要运用会心的微笑、爱抚的动作,期待的眼神给予学生鼓励。同时又要坚持适度适量的批评,这也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只有坚持二者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用,鼓励学生创新,激励学生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官场中学)
其他文献
网上银行,也称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甚至称为虚拟银行,是指在因特网或其他公共互联网上的虚拟化的银行,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诸如开户销户、查询咨询
分析了图书馆形象的构成要素,从树立人本服务理念、创新服务策略、建立特色馆藏、注重馆员素质培养、营造幽雅的馆舍环境5个方面,提出了塑造图书馆良好形象的构思。
本文通过分析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后的民营石油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民营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提出前瞻性的思路和建议。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化零碎的知识为整体,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然而这样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语篇教学都有效。本文
【摘 要】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存在种种问题,比如,作业内容大量重复,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形式简单机械,缺乏弹性;作业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给学生提供创造和自主的空间。笔者从关注“层次性”弹性作业、凸显“趣味性”活动作业、抓准“灵活性”特殊作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以便与同仁们商榷。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布置;有效检查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他能使学生
中学生的语言感知是语言文化知识积累体验后而生成的学习心理。注重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能够有效激活学习思维,提高认知感悟学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学生学习认知需要,优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趋明朗化,中国的出口贸易将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生产企业将自行出口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无疑会导致出口企业对银行提出更多样化的贸易
阐述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的内涵,提出了服务文化创新的可行策略,为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指出了电子阅览室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电子阅览室功能的分析.说明电子阅览室对医学院校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提高电子阅览室读者满意度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