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干预对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效果评价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yong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临床药学干预,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比临床药学干预前(2020年1月~2021年3月)和干预后(2021年4月~2022年9月)各15个月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不合理用药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及不合理抗生素的使用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01;χ~2检验,P<0.001)。结论:临床药学干预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了抗菌药物在全院的合理使用率。
其他文献
<正> 前言 径流集蓄是从特别处理过的汇水区域收集径流以便有利于应用的过程。它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即收集汇水区内外的径流和贮蓄它们以备今后利用。在澳大利亚、美国、中东和印度,径流集蓄以多种形式被广泛实施着;因为这些地区天然降雨很不充足,而且又无其它廉价水源可供利用。 本文研究的径流集蓄系统是国际作物研究学会为半干旱热带地区开发出的一套改良作物栽培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简称ICRIS AT)。这套技术
期刊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本文在五大发展理念基础上,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从经济运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6个维度构建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近些年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各个维度的差异比较显著,不同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
期刊
<正>患者女,34岁。8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包块,约豌豆大小,无不适,未给予治疗,病后至今左乳包块缓慢增大。入院查体:双侧乳腺对称,双乳未见色素沉着,无乳头溢血、溢液,无橘皮征及酒窝征,左乳3点钟可扪及一大小约1.0 cm×0.8 cm包块,质硬,边界较清,活动度尚可,表面不光滑,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所见:左乳3点钟方向乳晕旁皮下查见不均质回声结节,大小约1.0 cm×
期刊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4年,局部破溃溢液3个月"于2019年7月10日以"左侧腹股沟疝伴腹股沟脓肿"收住院治疗。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包块突出,起初约鸡蛋大小,质软,平卧后可以回纳腹腔,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行相关诊治,病程中,包块缓慢增大,3个月前患者发现腹股沟区包块处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并出现局部破溃溢液,在当地诊所考虑诊断腹股沟区脓肿处理
期刊
目的应用动态信号分析法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吸气努力对肺力学模型呼吸力学参数测算的影响。方法选择ASL5000机械模拟肺模拟体重为65~70 kg的半卧位健康成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气压力(Pmus)分别为0、5.0、10.0和15.0 cm H2O。Respironics V60呼吸机以自主/时间控制模式运行,呼气末正压为5.0 cm H2O,调整Pmus
期刊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持续综合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方法 调取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医嘱合理率和不合理类型统计分析。从科室、抗菌药物级别和种类等方面分析医院“处方点评—专家会议复审—考核反馈—追踪点评”模式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效果。结果 总计抽取病例数10 013份,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病例数4 403份,抗菌药物点评医嘱总数7 1
期刊
目的观察经口鼻面罩实施压力支持通气(PSV)时不同压力支持(PS)水平对肺力学模型呼吸力学特性参数测算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使用ASL5000肺模拟器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置系统顺应性(Crs)为50mL/cm H2O,气道阻力(Raw)为20 cm H2O/(L·s),吸气时间为1.6 s,呼吸频率为15次/min。Respironics V60呼吸机以S/T模式运行,呼气末正压为5 cm H
期刊
入海径流量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分量,识别入海径流量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对流域生态安全及三角洲湿地安全有重要意义。以万泉河流域入海口主要水文站加积站1956-2007年水文和流域气象资料为基础,运用有序聚类等统计方法和GIS技术,研究流域入海径流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呈下降趋势,径流量下降幅度更明显,径流系数系列2003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将1956-1976年作为基准期,利用
期刊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为主线,围绕当前集运动、社交、健康管理、资讯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运动类APP视域下,研究此类APP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指导高校大学生正确使用运动类APP,并从体育专业角度提出对运动类APP的优化建议。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