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工程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有着更密切的互动关系,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院校互动,需求引导、共享共赢、以人为本的理念,为高职院校深化教学创新与改革提供了经验,因此,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校企模式及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U462-4;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汽车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校与企业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相对分离。校企合作将以课堂知识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并未实现内部机制的衔接,学校对实际生产和人才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企业不参与和投资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
  1 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较多,为我国汽车产业培养了大批汽车行业人才。各种职业培训模式在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本技术理论,并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完成职业教育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既分工又合作,突出企业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现实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课程教学[1]。学校根据选修课的要求组织学生报名和安排课程,企业派专家负责课堂教学。企业在参与招生的过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往往是学校为了保证生源的数量,而忽视了生源的质量,很多生源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企业在后续教育过程中加大了成本投入,不能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问题,还能给高校与企业深层次的社会需求带来价值,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的经营目标。
  2 汽车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拉近了企业与高校的距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科建设和培养目标上,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转向以专业能力为标准,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强调学习环境与企业环境的结合,让学生毕业后更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特别是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和一些科研实驗的教学,与社会时代的脱节还很严重。除了掌握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外,高职院校的硬件和软件都相对薄弱,在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因此,优化和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区域、领域的优势,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在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完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尤其是汽车工程等专业更需要这样的师资队伍。因此,要求高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3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院校方面
  虽然许多学校在形式上实施了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但这与实质性内涵的构建背道而驰。一方面,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对汽车工程企业没有扎实深入的研究,对汽车工程企业也不了解。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开发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实践条件有待改善,实训基地和设备不能随实践而进行更新,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合理,这已成为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目前高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汽车相关行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应用到汽车行业。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虽然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项目逐年增加,但总体上项目较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足[3]。最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习经费非常有限。企业的本质追求是经济利益。在当前校企合作中,企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导致很多企业将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使得企业与校企合作产生冲突。
  3.2 高职学院汽车工程类专业师生方面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在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校企合作的主体,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更多汽车行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实习期间,公司应按照员工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自觉以主人翁、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态度工作。但现实是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很难进入实际工作状态,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员工,不服从公司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增加了汽车工程企业管理的难度,影响了汽车工程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一些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很少,实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更不会主动自行解决问题,大大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教师往往经历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的学习,但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这就导致了青年教师极度缺乏教学经验和校企合作的经验。
  3.3 汽车企业与政府扶持方面
  汽车企业考虑自身利益是客观事实,部分学生也对汽车企业的信任度不高。如何在保护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高效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汽车企业为发展职业教育而接受学生的在职实习,但是对于如何操作以及汽车企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积极促进和鼓励校企合作的机制体系需要重新建立,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从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相应的利益保护机制,导致大多数企业在这种合作中往往收效甚微,特别是与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合作的企业,因为该专业对专业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因此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合作培养这些学生。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可能亏损,最终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4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企业合作模式路径建议
  (1)无论是高职院校哪个专业与企业合作,只有当企业认为校企合作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时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感受到校企合作可以使自己得到提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4]。校企双方应将专业与实际需求对接,使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的学习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明确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责任,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以增强行业组织在优化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从法律层面赋予行业组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体系完善等方面的权力和责任,从而使行业组织成为真正的校企合作主体,真正参与校企合作,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2)教育行为与汽车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完全相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下,有必要建立一种长期、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都能获取彼此的有效资源,调动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产业链的发展与学校专业群体的建设联系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建立起多方共赢的人才合作教育和长期合作机制[5]。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要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为主导,形成三方合作的动力机制和高效共赢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汽车工程专业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创新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过程协同管理。基于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在办學水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共同建设师资队伍。
  (3)创新校企合作组织实施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素质,从制度上强化校企合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保证教学质量在第一位。参照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可以探索建立由政府部门、汽车工程类行业协会、知名汽车企业、知名校友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团队。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还可以成立校外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高管,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我们甚至可以依托专业教育资源,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教学与生产双重功能的公司。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真正实现双赢。
  5 总结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战略的转型时期,这就需要大量适合国家和企业汽车专业的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并依托企业发展是汽车职业教育最理想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通过专家兼职、专业共建、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企合作具有独特优势。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让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地位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一致欢迎。我相信校企合作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吴浪.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探讨——以汽车工程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15(34):124-125.
  [2]丁晓丽.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如何应对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4):262.
  [3]颜伟华.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9(16):288-289.
  [4]孙国君,张旭燕,张维军.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视角,2015(1):76-77.
  [5]段卫洁,缑庆伟,陈俊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20(3):78-79.
其他文献
摘 要: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区域的机动车保有量和普及率不断提高,这也促使农村公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发展。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下,我国乡村人口占比全国人口的36%以上,因此重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强化农村公路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虽然在持续发展,但其依旧存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安全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和不足,影响甚至威胁人民群众
期刊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各个领域的发展壮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而为我国公路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公路工程行业中大量的新兴施工单位应时而生,从而导致整个行业内的竞争形势越发地严峻,施工单位要想保证自身稳定健康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公路工程人工费等诸多环节的成本逐渐增加,工程项目建设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学生党支部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与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强化党建政治引领,切实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教育和引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国家启动基础设施拉动战略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十一五” 期间我国公路建设任务仍然艰巨,预计每年投入在3 500亿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筹措资金,加强管理,理顺投融资体制,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益和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探索改革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疆公路;融资模式;探索;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F283;F542.8 文献标识码:A  0 引
期刊
摘 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功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通过影响区域产业发展,进而对区域产业结构带来变革,区域产业结构也制约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直接影响需求侧人才质量和供给侧就业质量。株洲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三大优势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和两大传统产业为核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本文对株洲市产业结构发
期刊
摘 要:介绍了竹材人造板耐久性研究现状,对竹材人造板的老化机理、耐老化性能测试方法及测定标准进行分析总结,详细介绍了现有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竹材人造板;老化机理;测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TS65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建筑材料,不论是钢筋还是水泥都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因此,人们开
期刊
摘 要:经常开车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行驶在隧道时,速度会不知不觉“飙”上去。车速过快,也让隧道逐渐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地。“隧道控速视觉诱导控制系统”采用“会跑的灯光带”来调控车辆的速度,首次应用在隧道工程中。本文结合隧道工程项目情况和工程特点,对隧道控速视觉诱导系统的实施与思考,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隧道控速视觉诱导系统;视觉诱导;限速光诱导标志  中图分类号:U45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装载加固、风险管理的定义进行阐述,并对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然后介绍风险识别的几种办法,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安全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办法。之后结合近期的典型货运事故案例进行具体原因分析,最后对大秦铁路的货物装运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本文论述知识对针对性提出货物装运安全卡控措施以及提出运用科技手段方式提高货装安全。  关键词:装载加固;风险控制;风险
期刊
摘 要:构建散粮运输集装箱规范体系对于我国粮食运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在此领域我国尚未见相关的标准出台。基于集装箱散粮运输安全性的原则,结合当前国内外进出口以及其它领域集装箱空箱标准,本文讨论了散粮运输集装箱控制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散粮运输集装箱的适载规范,为我国散粮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散粮运输;集装箱运输;适载规范  中图分类号:S379.3;U169.6
期刊
摘 要:地铁乘务一直秉承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服务理念。列车运行中发生故障,司机须利用岗位知识排除故障,尽快恢复运输秩序。因此,对司机理论知识和故障处理方面的培训十分重要。为分析地铁乘务部门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各地铁单位实际培训情况为依据,结合司机反馈,从培训师、被培训人(学员或司机)和培训过程出发,归纳培训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关键词:地铁司机;实作培训;故障处置;培训闭环;反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