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见识“体面流浪”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世界哪个角落,都不免有无以为生、靠救济过活的流浪者。即便富庶静美如瑞士也不能例外。两年前一个初夏的周末,我报名参加了当地青年人组织的一次“为需要者供餐”志愿活动——为日内瓦的无家可归者做“大锅饭”,借此机会走近了当地的无家可归者和背后为他们提供无私帮助的人们。
  志愿者全部到齐后自报姓名、国籍,介绍完发现,我们12个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1个国家,典型的“国际大家庭”。志愿者的多元构成其实也是日内瓦的缩影——这座人口不足20万的国际化“大”城市,近三分之一居民是外国人。
  这里大部分的流浪者也是怀揣“瑞士梦”却无力实现的异乡人,其中以来自东欧的罗姆人——即我们常说的吉卜赛人——居多。
  来自英国的科林·戴维·巴克斯特是活动的组织者,他在日内瓦参与救助流浪者行动已有多年。巴克斯特分配任务后,大家开始分头行动,前往超市采购食材,洗切烹饪,打扫卫生,布置桌椅。从超市采购的4推车食品,不到2小时变成了整齐的菜肴:蔬菜沙拉,咖喱鸡块,水煮蔬菜,米饭,奶油水果蛋糕和餐后水果。
  虽然是救济流浪者,但饭菜却不含糊,头盘、主菜到甜点、水果一样不少,而且营养均衡。每桌还放有一篮新烤出的面包,饮料是泡好的红茶,配有砂糖。收拾停当,也就临近了例行就餐的时间。餐厅外面早早排起了长队。大门一开,排着长队的人流涌了进来。
  盛沙拉、盛饭、浇菜、领水果和甜品……人流缓慢而有序地流动。细眼观察,这些瑞士社会最底层的居民与我心目中的“流浪汉”形象完全不同。大多数接受救助者穿戴虽不太合身,但也整洁干净。有位老太太甚至化了淡妆,还有一位老先生西装“笔挺”,胡子刮得很干净,衬衣袖口整洁,还打了领带。人群中不免遇见相熟者,于是时时可见流浪者点头脱帽互相致敬。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维护自己最美好的形象。
  以前只听说“体面劳动”是瑞士格外尊崇的理念,即便清洁工也不肯“屈尊”拿着笤帚扫大街,而要背着吹风筒将树叶杂物吹到路边,再由专门的清洁车将垃圾吸走。现在看来,瑞士还有“体面流浪”这样一种新鲜的概念。
  除了约定俗成的个人和社会习惯,这还得益于政府、慈善团体和教会组织给予无家可归者的帮助。流浪者在自己栖身的社区登记注册之后,接受来自当地救助机构的救助。在我生活过的日内瓦,政府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了200张应急收容床位。每周都会有淋浴车开到流浪者集结地供他们免费洗澡,另外每月还会有生理医生和诊所来为其免费检查接诊。为了缓解床位供不应求的问题,这次“为需要者供餐”活动的赞助方“路口街”慈善基金又于2012年冬购置了10个集装箱房屋,内有卧室、浴室和厨房,可供至少20名无家可归者长期生活。所有这些都为无家可归者们更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了保证。
  在我参加的这次志愿活动中,接受救助者表现出的个人素养令人叹服。在整个供餐活动中,人们秩序井然,安静排队领餐,接过食物时都要再三道谢。上百人同时用餐,狭小的餐厅却并不喧闹,只有低声而亲切的“祝你好胃口”和“谢谢”声此起彼伏。人们用餐结束一一散去后,餐桌也并不凌乱,只剩下很少一点饭粒菜汤,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餐余垃圾自觉丢进垃圾箱。
其他文献
不久前南方某媒体曾有一篇报道,讲述了云南省福贡县布腊村的孩子们靠飞索横渡怒江上学的新闻,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  但网上随即出现了一条图文并茂的微博,照片还是当时报道中的照片,内容却变成了“让人流泪的画面:这是著名的傈僳族女孩飞索渡江求学!每年都有十几个孩子掉进滚滚怒江。修一座桥40万,当地县政府说没钱……”这些网络谣言背后都藏着险恶的用心:要么吸引眼球,要么谋求利益……  打响谣言阻击战  从
我曾许多次想象他30岁的音容笑貌,想象近30年前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冲锋。等我到了云南西畴烈士陵园,循着名字找到他时,见到的只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上面没有照片,“终年三十岁”的字样格外醒目。  妻子伫立坟前,无声的泪水潸然而下。岳父牺牲时,她还不到一岁,在肃穆的追悼会上,她非但没有眼泪,还发出了婴儿特有的笑声,让一个个经历战火的钢铁汉子肝肠寸断。后来的很长时间,如何为她解释父亲的去向,成为大人们的一
“票子、房子能带来幸福么?”英国女人疑惑。  “或许不喜欢他,可是钱很重要啊!家里人和周围的人也会觉得我嫁得好。”中国女人说。  “那得是什么样的男人呢?”英国女人问。  “最好是高、富、帅。年纪大些也无妨。”中国女人答。  ……  这是原载于英国华文报纸《英中时报》的一段中国女人和英国女人的对话。其中,“剩女”(Leftover Women)这个词特别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关注,而上面这段对话,就反映
老家门前有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蜿蜒曲折,时展时收,常年川流不息。河水深浅不一,浅可见底,深可成潭。河道被草青树绿的两岸夹在其中,蛮像一条走不完的银色长廊。清亮的河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淌,妩媚、恬静,夏季里绿波涟漪,宛如雍容华贵的少妇,更显几分温柔缠绵之意。河道岸边有一簇簇坚挺水面的蒲草,尖而细小的叶子在微风中飘摆,晃来晃去,好像在河里游泳的孩子踩水的样子。晴朗的日子,会见到一群群的小鱼在蒲根下摇头摆尾
说起来,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是熊秉坤兵营里的陈定国那一枪,也是仓促中的应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在陈定国举枪击杀那个甘作清军走卒的排长之前,已有无数的偶然发生了。   陈定国的第一枪之前,早有孙武的第一爆。而这第一爆,又是那样的偶然,是计划中的意外。    孙武试验炸弹误爆,起义企图暴露   1911年10月9日,武昌城内群情骚动,显出莫名的慌张,有老百姓搬到城外,投奔乡下的亲戚。  
老总开了一家汽车4S店,但因为刚开张不久,生意并不大好。老总很着急,他认为这是缺少优秀营销人员造成的,为此责成我这个营销总监帮他物色这方面的人才。   这天,我来到人才市场,把早已拟好的招聘启事贴了出来。很快,优厚的待遇就使我的周围簇拥了一大帮人,纷纷要求应聘。   从收到的应聘表中得知,今天来应聘的人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一个叫张泽的年轻人更是叫我眼前一亮。他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搞推销,有这种人才
回北京治病  1950年初,林彪病情加重,只好请示中央,决定离开前线,返回北京治疗。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准备到朝鲜去。林彪家里也准备,还换了一些不宜出国的内勤。  后来没有去朝鲜,现在不少书里写是林彪“装病”,不肯去朝鲜,这不对,林彪早就有病,因为打仗一直硬撑着,从东北撑到华中,后来实在支持不住了,经毛主席批准才回北京治疗。回来时是1950年3月,抗美援朝是1950年10月,
最重要的是驾驶证  浙江姑娘徐霞四年前到美国读硕士,如今和丈夫一起留在美国定居。在美国办理的诸多证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驾驶证啦!”徐霞说,美国的身份证明有两种形式:一是“ID”(Identify Card),它是拿到驾驶证前的身份证明,美国人在16岁左右可以参加驾驶证笔试,通过后即获得“驾驶允许证”(Permit),此时其ID和驾驶允许证是分离的,驾驶时须由拥有驾驶证的成人陪同。  二是驾驶证,
杰里米·里夫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是数位美国总统的顾问。他著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时间战争》《工作的终结》《欧洲梦》等十几部关于科技变化对经济、社会及环境影响的论著,享有世界性声誉。  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  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说美国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世纪担当这一角色。美国将其经济成功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在20
寻找另一半,在国外通常是通过自由恋爱来完成。为何拥有更多选择的海外华人还需要通过传统的相亲方式来寻觅另一半?在外国教育和中国传统之间徜徉的他们,究竟拥有怎样的择偶观?    “回国相亲”成时髦   针对一股“回国相亲”热,某电视相亲节目近期特别策划推出了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征婚嘉宾专场。栏目第一次赴美宣传时,就吸引了3000名海外华人踊跃报名,而刚刚启动的英国专场,报名人数首周便超过了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