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里米·里夫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是数位美国总统的顾问。他著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时间战争》《工作的终结》《欧洲梦》等十几部关于科技变化对经济、社会及环境影响的论著,享有世界性声誉。
  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
  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说美国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世纪担当这一角色。美国将其经济成功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而非沙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油国,继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旗手。然而现在,随着全球经济的衰落,美国的领导地位受到了质疑。
  自2008年夏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商业界乃至普通民众一直就应该如何重启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各方均认为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并对金融、劳工和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以上措施并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威胁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存,这些是愈发明显的事实。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对未来的经济模式进行大胆的描述,以指引我们进入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推动当今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的技术力量进行全面、透彻的剖析。
  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新能源革命使得商业贸易的范围与内涵更加广阔的同时,结构上更加整合。相伴而生的通讯革命则为对新能源流动引发的更加复杂的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革命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数百万的中国人将可以在家中、办公室和工厂里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电力的共享,正如我们现在创造并实现信息的在线共享一样。
  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以氢的形式)、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和零排放的交通方式构成了新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如果在本世纪上半叶实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构建,中国还需要近40年的努力,而这将创造数以千计的商业机遇、提供数百万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职位,并将使中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
  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
  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需要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作出重要的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国,煤炭在其能源中的比重约占70%。此外,最近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高达134万亿立方米,约是美国的两倍。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其太阳能光电产业生产总值更是占世界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但是,中国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海外。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海上风能资源占四分之三。根据2009年一项由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成果表明,只要中国提高补贴和改善输电网络,至2030年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
  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中国的生物能与地热能的总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对其漫长海岸线所蕴藏的潮汐能,中国也未开展有效的利用。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一诱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然而,煤炭和天然气固然令人兴奋,但是相比于巨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言,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中国每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是水到渠成之事。中国对水力发电的依赖令人担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日益增多的干旱将会对中国的电力生产造成极大困扰,导致电力缺乏、乃至断电。与之相似,生物乙醇的生产也将会与土地使用的问题产生激烈的冲突。
  因此,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组织模式
  将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化结构转变
  如果选择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道路,那么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龙头,引领亚洲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在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利于泛大陆市场的培育并加速亚洲政治联盟的形成。中国也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力量,推动整个亚洲实现向后碳社会的转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反映出了权力关系本质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均采用垂直结构,倾向于中央集权、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大权掌握在少数工业巨头手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组织模式却截然不同,其采取的是扁平化结构,由遍布全国、各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数千个中小型企业组成的网络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着作用。
  这种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化力量结构的转变将改变中国的商业领域。对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自己创造信息并通过在线社交网络实现与数百万人共享的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来说,自己生产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网络实现共享这一设想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对于中国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人才与资源,深刻地认知在21世纪上半叶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应该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我们的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曾经支撑起工业化生活方式的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正日渐枯竭,那些靠化石燃料驱动的技术已陈旧落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整个产业结构也运转乏力。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失业问题到了危险的地步。政府、企业、消费者都陷入了债务泥沼,各地生活水平骤然下降。
  更糟糕的是,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开展的工业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日渐明显。科学家们提醒说,地球温度和化学性质可能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这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他们担心在本世纪末可能会有大量的动植物灭绝,这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必须采用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才能确保一个更公正、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
  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化石燃料驱动的工业革命达到了顶峰,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全球危机。过去30年里,我一直在寻求一种使人类进入后碳时代的新模式。经过反复探索,我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能源系统会加深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包容的社会关系。伴随而来的通信革命也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系统的途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忽然明白通信和能源这种新的结合方式即将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基础,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世界。在新时代,数以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就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其他文献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意味着这一“法则”更加容易生效。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意味着这一“法则”更加容易生效。  对于网络谣言,有的国家重拳打击,以强力措施惩治造谣者;有的国家通过网络与民众交流,第一时间以正视听;也有的国家在打击谣言与保护言论自由之间徘
中国高校中文系公开表明不培养作家,由来已久。据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陈平原教授说:“抗战中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都曾公开宣称: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年招生目录显示,拟招收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对于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北大中文系负责人的解答是: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应用型人才。  高校中文系最近再次表明“不培养作家”,令人又想起
不久前南方某媒体曾有一篇报道,讲述了云南省福贡县布腊村的孩子们靠飞索横渡怒江上学的新闻,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  但网上随即出现了一条图文并茂的微博,照片还是当时报道中的照片,内容却变成了“让人流泪的画面:这是著名的傈僳族女孩飞索渡江求学!每年都有十几个孩子掉进滚滚怒江。修一座桥40万,当地县政府说没钱……”这些网络谣言背后都藏着险恶的用心:要么吸引眼球,要么谋求利益……  打响谣言阻击战  从
我曾许多次想象他30岁的音容笑貌,想象近30年前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冲锋。等我到了云南西畴烈士陵园,循着名字找到他时,见到的只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上面没有照片,“终年三十岁”的字样格外醒目。  妻子伫立坟前,无声的泪水潸然而下。岳父牺牲时,她还不到一岁,在肃穆的追悼会上,她非但没有眼泪,还发出了婴儿特有的笑声,让一个个经历战火的钢铁汉子肝肠寸断。后来的很长时间,如何为她解释父亲的去向,成为大人们的一
“票子、房子能带来幸福么?”英国女人疑惑。  “或许不喜欢他,可是钱很重要啊!家里人和周围的人也会觉得我嫁得好。”中国女人说。  “那得是什么样的男人呢?”英国女人问。  “最好是高、富、帅。年纪大些也无妨。”中国女人答。  ……  这是原载于英国华文报纸《英中时报》的一段中国女人和英国女人的对话。其中,“剩女”(Leftover Women)这个词特别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关注,而上面这段对话,就反映
老家门前有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蜿蜒曲折,时展时收,常年川流不息。河水深浅不一,浅可见底,深可成潭。河道被草青树绿的两岸夹在其中,蛮像一条走不完的银色长廊。清亮的河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淌,妩媚、恬静,夏季里绿波涟漪,宛如雍容华贵的少妇,更显几分温柔缠绵之意。河道岸边有一簇簇坚挺水面的蒲草,尖而细小的叶子在微风中飘摆,晃来晃去,好像在河里游泳的孩子踩水的样子。晴朗的日子,会见到一群群的小鱼在蒲根下摇头摆尾
说起来,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是熊秉坤兵营里的陈定国那一枪,也是仓促中的应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在陈定国举枪击杀那个甘作清军走卒的排长之前,已有无数的偶然发生了。   陈定国的第一枪之前,早有孙武的第一爆。而这第一爆,又是那样的偶然,是计划中的意外。    孙武试验炸弹误爆,起义企图暴露   1911年10月9日,武昌城内群情骚动,显出莫名的慌张,有老百姓搬到城外,投奔乡下的亲戚。  
老总开了一家汽车4S店,但因为刚开张不久,生意并不大好。老总很着急,他认为这是缺少优秀营销人员造成的,为此责成我这个营销总监帮他物色这方面的人才。   这天,我来到人才市场,把早已拟好的招聘启事贴了出来。很快,优厚的待遇就使我的周围簇拥了一大帮人,纷纷要求应聘。   从收到的应聘表中得知,今天来应聘的人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一个叫张泽的年轻人更是叫我眼前一亮。他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搞推销,有这种人才
回北京治病  1950年初,林彪病情加重,只好请示中央,决定离开前线,返回北京治疗。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准备到朝鲜去。林彪家里也准备,还换了一些不宜出国的内勤。  后来没有去朝鲜,现在不少书里写是林彪“装病”,不肯去朝鲜,这不对,林彪早就有病,因为打仗一直硬撑着,从东北撑到华中,后来实在支持不住了,经毛主席批准才回北京治疗。回来时是1950年3月,抗美援朝是1950年10月,
最重要的是驾驶证  浙江姑娘徐霞四年前到美国读硕士,如今和丈夫一起留在美国定居。在美国办理的诸多证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驾驶证啦!”徐霞说,美国的身份证明有两种形式:一是“ID”(Identify Card),它是拿到驾驶证前的身份证明,美国人在16岁左右可以参加驾驶证笔试,通过后即获得“驾驶允许证”(Permit),此时其ID和驾驶允许证是分离的,驾驶时须由拥有驾驶证的成人陪同。  二是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