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如何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病人在整个病程中家属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属给予病人的支持与帮助,在其他地方是很难获得的。家属的同情心和爱心能给予患者治疗的勇气和生活的希望。本文给各位讲一讲家属如何对肿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以帮助各位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让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

家属自己调节好心态


  当一个人患上腫瘤时,不仅对患者本人是一种打击,对家属也是一种痛苦与打击,因为家属为了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会付出高昂的医疗费用,还需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照顾,看到甚至间接感受到患者的痛苦,还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导致家庭氛围也会处于紧张、焦虑、痛苦等状态中,这不仅会影响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对家属而言也是一种心理煎熬。为此,家属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并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自己也要积极了解肿瘤,全方位认识它,并不断告知患者肿瘤是可以治愈的,让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除此之外,家属要保持积极、平稳的心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至少在患者面前需保持轻松,即使是强装镇定,对患者也是好的,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支持与疏导


  患者和家属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患者心理上的担忧、痛苦、疑虑、畏惧等,最先知晓的是家属,所以家属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家属还需学会换位思考,想患者所想,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分担患者心灵上的痛苦,让患者感到来自家属的关怀、温暖,进而增加安全感。与此同时,家属还可分享自己获得的好消息,例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等,以激发患者生活信心。此外,家属还需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因为肿瘤患者治疗时间比较久,且时常处于病痛的折磨中,易产生孤独感、被抛弃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且家属还需给予患者更多的体谅与关怀,让患者有精神寄托,以免丧失治疗信心,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疾病治疗。

家属主动和医护人员沟通


  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家属需主动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后续治疗安排等,以协助医务人员做好相应的诊疗工作,并做好善后工作。同时,还需积极询问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处理措施,以免突然出现异常事件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并将自己活得的信息和患者分享,以便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避免情绪过大的波动引起应激反应。此外,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然后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促使整个治疗方案顺利实施下去。

通过生活护理来安抚患者


  根据医务人员的指导做好肿瘤患者的生活护理,以缓解病人的不适感,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其积极遵医嘱正规治疗。生活护理包括康复锻炼、起居照顾、饮食调理等,且家属也要主动和护理人员学习一些护理技巧和护理知识,以便给予患者更好、更优质的生活护理。与此同时,对于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需给予一些服务性工作,例如洗澡、搀扶、喂饭等。待患者病危时,家属要轮流陪伴患者,给予患者24小时陪伴,以消除其孤独感,让其感到来自家人的关怀,以利于疾病的治疗。
  虽然要给予肿瘤患者细致且周到的照顾,但对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还需帮助其树立主动意识,以免过分关心、过分照顾让患者失去自卑感或者自主感,产生较强的依赖感,进而影响患者对生活与工作的适应力,让其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和生活中。

家属需保持身心健康


  一般情况下,家属在照顾肿瘤患者的同时,还需为了生活而奔波,照顾孩子、老人,工作挣钱缴医疗费等,都需付出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和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会出现信心不足、筋疲力尽的情况。为此,家属要想患者有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自身需保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并保证自己的饮食正常,不可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中,以免影响身体健康,而无力照顾患者。此外,还需学会减压,和朋友、亲人倾诉,以减轻心理压力,因为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状态下,会产生抑郁症,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护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而帮助其渡过难关。

家属互相鼓励与安慰


  肿瘤患者整个恢复是非常漫长的,家属需投入较多的精力,这会让家属产生恼怒、灰心、烦躁、失望、沉闷等不稳定心理,进而让整个家庭出现不和谐气氛或紧张气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康复。为此,家庭成员中需互相鼓励和安慰,共同克服困难,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避免争吵、埋怨、推卸责任等,且每位家属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表情,以免影响到患者,不利于其积极治疗。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江苏省洪泽中学始建于1956年,198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荣获全国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19人。近年,学校整合体育节和零散的艺术活动为每年一届的体艺节,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全面展示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成果。  本届体艺节体育比赛设置六大类近20个项目。既
2016年6月17-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基地和研究学校开题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和研究生项目负责人Jeanne Kentel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陈蔚云教授,深圳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刘晋教授,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
1991年我毕业于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毕业之后分配到本溪市溪湖区彩建小学,2007年任本溪市溪湖区教师学校体育研训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但我十分欣赏《战国策》中的一句话:“羽毛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我的工作之道。  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在教研工作中,我以多年基层的经历与积累为基础,逐步形成了“问题
一、针对“好奇”心理,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练欲望  学生在教师指令下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往往是枯燥的,学生一般不感兴趣。教师应针对学生(水平四)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其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认真地去观察、倾听和思考,从而产生积极尝试和学会的欲望。  在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之前,笔者向学生讲述了小明被路上的石头绊倒而摔坏了腿,导致体育课请假的故事,又提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问
学校体育的改革实施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但是我们做一理性的分析,还是可以看到在这些因素中人的因素最重要。  在人的因素中,体育教师又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方面,必须强调改善外部环境与条件,为学校体育开展创设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强调改善体育教师本身,改善体育本身。一方面,要强调改革体育的目标、内容、评价等;另一方面,更要强调体育目标、内容、评价实施者素养的提升。正如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的普及。然而,由于地区间学前教育师资建设良莠不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发展,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问题。一、陶行知教育理念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革新,而陶行知教育理念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
一、合作学习的特征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只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补充和完善,不是取代。而且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使用和适用范围,不能一概而论,直接“拿来主义”,在不考虑体育教学三要素的前提下一味地生搬硬套,这样不但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甚至会对课堂造成干扰,导致低效课堂的产生。面对合作学习方式,一线教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从其基本特征去把握,才能用合作学
在幼儿园的整体教育体系中,区域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及活动兴趣。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课程中,应当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自理能力选用安全、合适的操作材料,在增加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一、幼儿园运用自然材料开展区域活动的发展现状  (一)过度使用活动器材,忽略自然材料的使用  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儿园相关教育工作者逐渐将教育重心放在幼儿的超前学习上,有些幼儿园甚至
渗透性英语教育有机整合了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与学习活动,体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教师可制订活动目标,以及采用有效活动策略等方面开展幼儿园渗透性英语教育活动。  幼儿英语教育具有启蒙作用,它不是单纯地进行英语发音、词汇以及语法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让幼儿在参与形式多样的英语教育活动中,培养他们学习与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兴趣与习惯,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提高幼儿在英语教学中的参与度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发生了转变。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究、交流等方式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流合作等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成为大多老师的选择;那么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这些学习方式,并和教学内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