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拒绝廉价的批判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退休前的最后一门课,是领着学生们“批判”中国教育。
  这堂名为《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的课程开设于2010年9月。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老师传授的是理论,但课程的核心内容却是要求学生们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翔实地描述教育领域中的某一个博弈、现象或勾当”。
  用郑也夫自己的话讲,“教师中一个眼光毒辣的异端,凭借身上的少许感召力,调动出一个个后生的热忱。后生来路各异,故事五花八门,其中颇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比如,一所乡村学校如何倾全校之力迎接检查。
  比如,一所高中如何通过鼓励学生弃考制造升学声誉。
  比如,一个制造高考神话的超级中学如何以分钟计算、精确控制学生。
  2014年1月,这些年轻人的课程论文结集出版,题为《科场现形记》。在书里,郑也夫亮明自己的观点:“中国久有科场,演至清代习八股被冠名曰‘制艺’。到了鄙俗之今人口中,高考被说成是‘敲门砖’。不期科举废弃百年之后,敲门人成山成海,敲门砖诡异奇绝,便是清代科场鼎盛之时亦不可比肩。”
  除了展现教育之种种怪现状,在郑也夫眼中,学生们从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里带回的这些故事其实还牵涉着他未竟的社会学教学,“我希望学生可以从中训练出一种对待问题的思维,不能光从书本到书本,不要人云亦云,要养成做点实情研究的习惯,要动手动脚去调查,把现状搞得水落石出后再去发言。”
  讲好一个故事,最好是一个别人没有讲过的故事
  当郑也夫开始形容自己在教育领域里的角色时,他先后称自己为“怪物”、“边缘人”以及“超龄愤青”。


  事实上,这些词的确可以概括出这位社会学教授的行事作风——他反对科研腐败,为此从来不申请国家给钱的课题项目;他发现北大运动会上存在体育特长生冒名顶替参赛的现象,便给副校长写信要求体育部整改;他甚至不惮于公开抨击北大社会学系的研究生试题出得“太过垃圾”——在考试培训机构的“帮助”下,连一本社会学专著都没有读过的学生也有了进入面试阶段的可能,郑也夫将此视为出题者同考生博弈中的完败。
  “老爷子不是争胜,而是争理。只要他认为在理的东西就会力争到底。”一名硕士生这样评价郑也夫的性格。
  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性格部分促成了郑也夫在60岁的时候决定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是人口第一大国,攥着全世界多大比重的基因库?按照正态分布,在顶级大学里面的学生应该是才能非常之高的,能让全世界惊叹的。然而在我所接触的学生里,我没有看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我没有看到哪个学生对哪个门类特别上瘾,没有少年曹禺这样的人了。为什么?我觉得是我们的教育出了大问题,大把大把的学生在后天被修理坏了。”
  提起开课的动机,郑也夫毫不客气地使用了“愤懑”这个词,“这应该是你最熟悉的领域,不用研究就知道很多事情,如果一个搞社会学的人对教育问题失语,说不过去。”
  颇具意味的是,原本郑也夫初拟的课程名称是“教育社会学”,却因为教务部要求避免课程名称重复而不得不加上了“批判的”三个字。至今,他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两位教授不可开设同名课程,并坚持将此也视为中国教育之荒诞的最小证据。他还在一篇文章中自嘲道:将风格做成标签贴在脑门上,好生无趣;以批判的旗帜邀集好事者,不失为策略。
  选课开始后不久,这门能容纳150人的选修课便已经满员。在郑也夫的从教生涯里,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从来不开必修课,“凭什么我的课你就必须来,必须学?我不愿意发生这种误会,所以我只开选修课,选我课的,都是自愿上贼船,有点兴趣了,再加上点缘分,咱们就同舟共济一段。”
  郑也夫上课的方法同样很特别——不管讲授什么样的课程,他的课堂一向是两个旋律并行:理论传授与学生的社会调查作业。而且,郑也夫对于学生完成一份有价值的社会调查的看重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他曾经看过一本书叫作《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作者的一个观点令他印象深刻:学校教育研究,长期以来在德国是以“教育实情研究”的名义进行的。
  “德国学者的话让我知道了,此一做法可以‘上纲上线’,它不是一个‘侏儒的’偏好,它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堪称是首要的工作。实情不知晓,谈什么道理,搞什么方案,构造什么理论?”郑也夫说。
  从事社会学教学工作十几年,郑也夫发现,长期不当教育养成的“八股思维”严重影响着一茬茬的年轻人,表现形式之一便是一写作业就愿意掉书袋,“全是大话空话玄之又玄的废话,言必称卡尔·马克思,要么就是马克斯·韦伯,学生读了多少书,能和哪个大师对话?不是一定要有这个节目吧。”
  一位学生记得, 郑也夫在第一堂课上就强调这门课“不伺候八股”,而学期作业也不是“论文”,而是一项“实情研究”,“他说想要我们讲好一个故事,最好是一个别人没有讲过的故事。”
  教育应该是一种“化”的过程,它需要教会你许多准则,也需要教给你不单一的价值判断
  智楠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四学生。一年半之前,她选上了郑教授的这门课。她记得郑也夫当时曾说过,“你们的作业不用写成标准的论文格式,做一个调查就可以”。
  当时智楠通过社团活动结识了来自衡水中学的几名同学,她决定以衡中为调查主题。这所连续13年成为河北省高考第一名的“超级中学”如此有名,以至于智楠过去所在的省重点高中老师还专门前去观摩学习,然后长吁短叹地向学生们介绍衡中的学习方法。此前,智楠对衡中的印象停留在“跑步喊口号、升旗背古诗”这样的传闻中,“就觉得学校太变态了呀!”
  她清楚地记得,在对衡水中学展开访谈之前,自己曾经通过数据库查阅了所有关于衡中的文献资料,结果发现人们对于衡中的评价往往容易走向极端,“校方或者政府部门发表的文章往往是一边倒的褒奖,而媒体报道的资料则是一边倒的抨击”。
其他文献
目前,一些地方简单挪用传统的分级分类标准进行注册许可评价,还有一些地方竟然定出每年需评出的各级别幼儿园的数量指标,并要求幼儿园大面积地参加优质园评价,却鲜见以评价结果引导质量改善的具体专项措施。  由于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通过评价及奖惩来规范办园行为”的老思路尚未得到拓展,容易混淆不同类型评价的标准及实施过程,甚至出现为了政绩而在评价中浮夸,进而逃避建设义务的现象。  由于保教质量参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我国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历史关口,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领域重点工作、关键环节深入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1:教育公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余年历程。为全面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带给广大中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观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BFA110054)“校长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对此做了较大规模的调查。  本调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校长对课程领导的基本认识,即校长“应然”的课程观和课程领导观,涉及校长对学校课程目标、课程领导的理解,对国家课程及
期刊
在女儿小雨就读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前,范春花心中满是担忧。“因为她实在太特殊了。”范春花说。小雨早产,语言发展非常慢。孩子不愿与人交流,集体唱歌从不开口。幼儿园的晨间活动,所有孩子都蹦蹦跳跳,唯独她站在操场上一动不动。范春花一度以为孩子得了自闭症,更无法想象她进入小学后将面临什么。  入学第一堂课,却针对家长。老师召集全体家长共读一本书《我们拥有孩子多少年》。“就是告诉我们,对孩子要舍得放手,让孩
期刊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终于抢到了一个发言机会,他说我国有39所“985高校”和112所“211高校”,但在民众心中,“这些学校有的是娘娘级学校,有的是贵妃级学校,而有的只是‘答应’或‘常在’”,他们所受的“冷暖”待遇自不相同。 (3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这牵涉的其实就是教育的公平性。同样是学校,却要分出三六九等,无形之中,也就给
期刊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高考改革成为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代表希望我国建立“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新高校录取模式,他说,“如果我们真正实施了‘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模式,那么你这个学校办学质量不好、没有特色,学生就会选择别的学校。”  高考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攸关国家优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战略。高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方面是因为高考本身
期刊
郭明晓至今还记得6年前遭受过的一个“毁灭性打击”。当时,她觉得自己被耀得刺眼的光“剥得体无完肤”。  那是2008年11月,小学语文老师郭明晓在成都参加一个名为“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的活动,她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自己没有资格当语文老师”,甚至对这份职业感到无比绝望。  那一刻,她只好暗自庆幸,幸好还有5年就要退休了。此前,她是四川宜宾名气响当当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校长夸她“敬业、优秀”,年轻同
期刊
前不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公布了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这一结果是在对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期间发生的儿童保护事件、政策等进行系统梳理后,经未成年人保护专家评选后最终确定的。  该评选活动自2010年起已开展四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关注,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发展。此次评选出的十大事件包括了“南京两名女
期刊
据媒体报道,湖北至少又有两所幼儿园被曝“喂药”,其中宜昌市伍家岗区金贝幼儿园涉事的法人代表已被警方控制。  此前,陕西省西安市两家幼儿园、吉林省吉林市芳林幼儿园、湖北省宜昌市馨港幼儿园违规给幼儿服用“病毒灵”被媒体相继曝光。  对此,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出通报,要求各地组织力量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服务管理的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行政区域内幼儿园是否有违规组织幼儿群体服药的
期刊
正值暑期,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报名火热,学生们比上学还忙。暑假里至少有一半的孩子要在各种培训班中度过,有的孩子一个暑假至少要报两三个兴趣班。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兴趣班究竟有几个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家长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假期?在现实与无奈之间,孩子与家长都很纠结。  中考结束父母与子女面临困惑  中考后每天背100个单词小姐弟出走  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的一对姐弟俩,今年中考英语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