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中的符号生产与消费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鲍德里亚的符号学理论,着眼于我国当代社会中市场化冲击下各种符号生产与消费现象,揭示各种有意的符号制造,分析人们是如何被符号所遮蔽,甚至在消费行为中试图达到自我重塑的目的,并最终导致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商品关系的异化的。
  关键词:鲍德里亚 符号学 消费 仿真 电视 网络 传播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末,国人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之后,一度产生了以“炫耀式消费”为特征的精英消费,直到二十一世纪,“大众消费”开始兴盛起来,在对经济前景充满乐观情绪下,国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改变过去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接受各种新潮的消费观念。杂志和报纸等媒体把奢侈品灌输给消费的人群,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人们对于时尚潮流、奢侈品、流行文化等呈现出热烈追捧的态势。这种态势的现实意义是,市场经济的兴盛和物质主义的流行,激发了大量消费,从而也避免了生产过剩,同时社会因消费充裕而稳定。
  鲍德里亚说过,“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1]。”美国学者乔治·瑞泽尔也说:“当我们消费物品时,我们就是在消费符号[2]。”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当代社会中主要的符号是如何被生产出来及被消费的。
  一、仿真的仙境
  (一)电视节目——仿真的人与生活
  新闻报道是仿真的事件。它以模式化的叙事手法讲述事件,用熟练的剪切技巧对事件进行编辑,从而制造出能够容易被消化、名为记录实为加工的影像节目,在获取收视率、关注度的同时,还能够随意代入隐蔽的视角左右观众的情绪、决定观众的立场。
  在鲍德里亚看来,高科技传媒是“关键性的仿真机器”,它制造的符号如电子媒介模拟出的影像、符号或景观被用来代替真实事物和真实生活,这种人为的生产(或再生产)出来地真实,比真实更真实[3]。通过电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成为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谈话节目模拟真实状态的对话形式,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对观众呈现出精心设计的人物及事件。尤其是一些互动型交友类节目,模拟真实的社交形式,却无形中置换进虚假的剧情和人物性格,挑逗观众的情感共鸣或是争议,以达到娱乐效果。不明真相的观众会误以为自己所见证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或者说宁可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
  (二)网络狂欢——仿真的生活与身份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隐藏真实的自我。在社交型网站,人们用修饰过的文字和图像架构一个虚拟的自我形象,以满足对他人肯定自我的渴望。稍作观察,我们便可以发现,人们不遗余力地在网络上自我展示着从形象到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露骨地炫耀式展示虽然令人引以为耻,但“含蓄”的炫耀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不经意”的通过文字或图片展示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去过的旅游胜地、交往的人等等,这里面被展示的每一个对象都成为一种符号,代表着具体而微的价值。
  网络热点、网络红人、网络词汇……这些具有高速传播性的讯息裹挟着大量符号,通过虚拟世界传播到个体,甚至影响现实生活。而躲在各种利益主体背后,通过研究网络传播规律的人们,又通过拟化事件或人物将符号传播出去,达到自己的某种诉求。
  (三) 时尚——复制的幻象
  一年几度的时装发布会上,设计师都会发布最新的流行趋势,然后其规定的时尚规则便会通过各种传播载体散播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些规则的商品被认为是新潮、时尚的,不符合的则是丑陋的、落伍的。时尚媒体则通过不断地宣扬这些信息,来给不服从规则的人们施加压力。人们在这种灌输和压力下,自觉地去迎合这些“规则”。他们不断地购买各种“必须拥有”的商品,并非因为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因为它们传达出的符号价值——拥有某种商品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暗示着主人的一种审美趣味乃至生活方式,而所谓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与经济状态相关联的。
  罗兰·巴特认为,时尚系统凌驾于服饰编码之上,它通过控制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外表所作出的一切决定,达到销售商品的根本目的[4]。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念的变化,通常是由于模仿他人制造出的时尚、流行的结果[5]。
  二、隐蔽的生产
  商业宣传的本质是幻境的形象化展示:天空永远湛蓝,海面永远碧波荡漾,美女永远完美无暇,鲜花永远娇艳欲滴,地板永远一尘不染,人们也有些诡异地笑口常开。这是商业宣传的典型方式。通过将“完美”形象化地展示出来,以此为背景或衬托,宣传目标被与之捆绑在一起,达到印象输出的目的。用了某款冰箱的全家人,从此欢声笑语;购买了某款汽车的伴侣,从此幸福和谐;用了某种护肤品的女人,不仅皮肤变得超现实的好,而且还收获了完美的爱情。比真实更真实,比完美更完美。
  消费主义给人们带来平等和自由的错觉,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是广告商们通过分析人们的消费动机在推行营销策略。消费主义盛行是广告商们鼓动的结果。马尔库塞说:“人们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6]。”
  仿真时代的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在汽车、时装、化妆品的消费中寻找自己的灵魂。商品及其流通方式的发展与商品的巨大丰富是形成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7]。
  三、消失的现实
  越来越多的人跟随各种媒体所展示的生活方式甚至情感方式来生活,呈现出相对一致的模式。所谓个性不过是对偶像消费简单“复制”或“摹本”,通过刻意的服从符号个性已经真假难辨。
  鲍德里亚提出的“仿真”对此有话可说:在符号的自然生产时代,一个符号指向一个深层意义,符号与意义有着一种稳固的对应关系。但到了仿真时代,符号与意义的稳固关系被打破,符号永远不再与“真实”发生交换,能指符号这种比意义更为灵活多变的物质复活了一个“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真实世界,而真正的现实消失了[8]。
  消费者无法深刻认识到符号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仍然认为符号价值一定是建立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上的。在不断的追赶中,人们渐渐忘却了消费的原始目的,最终丧失了自我的个性与自由。
  符号消费标榜强调主体基本权利,最终却弱化了人的主体性。由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符号价值之间的混乱关系,理性在纯粹符号交替的影响下出现崩溃。这种混乱不仅使消费主义迅速滋生泛滥,更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惑和痛苦。在追随符号价值过程中的受挫后的人们意识到,一方面是消费主义承诺的种种自由令人迷狂,一方面是价值混乱带来的重重问题,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符号消费的不断蔓延?
  鲍德里亚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在消费时代,“民主原则由真实的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遇、幸福(该术语的全部意义)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由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或许,在民主进程缓慢、社会改革受阻的现实面前,人们主动或被动都更加沉迷于对于符号的消费,以达到满足种种欲望的——哪怕是虚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
  [2]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1.
  [3]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54.
  [4]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5.
  [5] 严明.符号·类·他者——当代消费文化特征别议[J].北方论丛,2008:4.
  [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88:9
  [7]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5.
  [8] 孙燕.幻想、超真实、内爆——博德里亚的后现代文化理论[J].学术论坛,2007,(9):181.
其他文献
为满足海南省医药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海南医学院于2001年率先启动药学专业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药学人才,强有力地支撑海南省医药产业的发展。2007年中药学专业的设立,为海南
<正>徐宁钩镰枪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改变了梁山的发展轨迹,为梁山立下第一大功的看似是徐宁,其实是幕后英雄时迁和打造钩镰枪的汤隆。时迁是《水浒传》中深受读者关注的一个
会议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基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支护方法作了较客观的评述,探讨了诸方法在各种不同地质、施工、人文环境下的应用特点,对一些新的支护型式、思路、及计
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台阶法是应用最多,且最为广泛的工法。但目前在国内外,未有相关的规范明确规定该工法的施工参数,从而导致在软弱围岩开挖过程中,由于上台阶开挖高度过大或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克服冲动、习惯或自动化的反应,有意识的掌控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自我控制资源模型认为,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心理资源,一旦在先前任务中受到损耗,就会影响后续任务的进行,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损耗。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积极情绪对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但对于不同动机维度的积极情绪对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较少。此外解释水平作为近年来较为新兴的概念,已有研究表明,高解释水平可以促进自我控制,但对于其是否能
“3.15”已过,在众多各种各样媒体的报道中.除了消费者维权以外,网络游戏以及衍生出来的网游产业也受到了格外的关注。这种关注以批评居多,褒扬甚少.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反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动力电池储能装备的广泛应用,动力电池及其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动力电池本质安全、动力电池管理和动力电池快充等技术的发展[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无法得到全方面的关怀和照料,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安全现状的调查,沿着宏观层面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个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拉纳根的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于2014年荣获布克奖,弗拉纳根也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得该奖的作家,并在全世界享有声誉。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河道向导之死》,《不知名的恐怖主义者》和《渴望》等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这部小说以二战时期日本征用战俘修建死亡铁路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以被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军医多里戈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以及伦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已经颁布,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吃透考试说明的精神,能够增强复习的指向性,提高复习效率.下面结合2019年江苏卷数学学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