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的相关性,并对稽留流产和早期妊娠孕妇的血铅进行测定,为预防稽留流产寻找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2月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365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3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静脉血铅检测。结果:稽留流产可能与接触铅职业有关,稽留流产的患者血铅含量高于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血铅含量,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稽留流产的患者血铅异常(≥100μg/L)多于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孕前妇女血铅测定,防止稽留流产,指导孕产妇优生优育。
  关键词 孕妇 稽留流产 血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198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但仍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解剖因素、免疫因素、感染等原因外,环境因素所致的流产愈来愈受到学者的重视。发生稽留流产,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为了研究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的相关性,我们选取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我科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365例,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进行静脉血铅检测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365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婦365例为对照组,并进行静脉血铅检测分析。观察组365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诊断为稽留流产,并经刮宫术后病理确诊;而对照组均行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并可见胚芽及心管搏动,孕妇无稽留流产等不良孕史。两组年龄21~39岁,孕周7~12周,均无急慢性疾病、家族遗传病史、妊娠期并发症以及不吸烟、不饮酒等。
  方法:①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对符合条件孕妇,抽取肘静脉血测定微量元素铅的含量,每次用75%乙醇擦净孕妇肘部皮肤后,抽取孕妇肘静脉血3ml,静脉血抗凝、送检。②标本检测:实验试剂选用北京博晖公司生产的专用试剂;检测仪器为该公司生产的BH21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③实验方法:从标本采样到测定的全过程均采用严格处理的无铅、锌、钙、铁、镁的器皿。孕妇每次3ml血中,其中1ml全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抗凝后备用,另外2ml全血在2000r/分钟离心10分钟后取血清备用。所有样本置于4~8℃冰箱中保存待测。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般情况:观察组稽留流产患者365例中,其平均29.56±4.23岁,平均孕周为8.72±2.35周;而对照组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365例中,平均28.75±4.66岁,平均孕周9.01±2.63周。两组之间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妇均无明显的铅中毒临床症状和体征。
  两组职业比较:观察组稽留流产患者家庭主妇有52例,教师和干部及职工287例,有铅接触职业工种的为26例。而对照组家庭主妇有65例,教师和干部及职工295例,可能接触铅工种的有5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职业情况对比(例)
  观察组对照组
  无明显铅接触职业339360
  有可能铅接触职业265
  X2=14.86(P<0.01)
  
  血铅结果:血铅正常值为<100μg/L。观察组365例患者血铅检查结果32~165μg/L,血铅平均水平为69.24±10.15μg/L;而对照组365例患者血铅检查结果19~106μg/L,血铅平均水平为42.43±9.56μg/L。经t检验,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铅值≥100μg/L有18例,血铅值<100μg/L有347例;对照组患者血铅值≥100μg/L有2例,血铅值<100μg/L有363例。经过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不明原因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相关,见表2。
  讨 论
  孕早期稽留流产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铅是重金属,主要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再经过粪、尿排出。铅具有蓄积作用,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的磷酸铅形式沉积于骨骼内,缺钙或感染等引起内环境改变破坏酸碱平衡时,使铅转变成可溶性的磷酸氢铅,对多个器官都有危害,尤其妇女对铅较敏感,可引起流产、早产及死胎等。
  目前孕妇铅中毒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妇女孕期铅暴露是公认的环境致畸因子,胎儿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对铅的毒性作用也最敏感[1]。孕期、母体的外源性铅暴露和内源性铅暴露,共同构成了胎儿铅暴露[2],使胎盘对铅的阻挡作用很弱。研究表明,母体血铅78%左右都可通过胎盘进入脐带血中[3]。也有资料提示,孕妇体内血铅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4]。胎盘对铅基本无屏障作用,即使是低水平铅暴露,也可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及各种妊娠合并症,以至影响婴儿的健康。本组数据显示,稽留流产与可能接触铅职业有关,稽留流产的患者血铅含量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血铅含量,且稽留流产患者血铅异常多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铅情况对比(例)
   观察组对照组
  血铅值≥100μg/L182
  血铅值<100μg/L347363
  X2=13.16,(P<0.01)
  
  本组研究结果提示,受铅污染的孕妇,可能早孕期会引起稽留流产,因任何水平的铅暴露,都会造成对人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孕前妇女血铅测定,特别是对从事有可能铅污染职业的育龄妇女孕前进行血铅测定,并针对性治疗及孕前改变工作环境,对预防稽留流产有重要意义,也是指导孕产妇优生优育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闫萍,霍琰,王树松,等.脐带血铅水平与血钙锌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及健康研究杂志,2005,22(3):20.
  2 Gulson BL,Mizon KJ,Palmer.Blood lead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with calcium supplementation.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4,112(15):1499.
  3 Du ka G,Kozielec T,Karakiewicz B.Evaluation of transplacental gra dient for cadmium and lead.Ginekol Pol,2002,73(1):43-49.
  4 韦凤,周宁宁.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4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比较超声和钼靶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均经超声和钼靶检查的乳腺恶性肿瘤影像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提示与病理结果符合40例,占83.3%,钼靶提示与病理结果相符39例,占81.3%,超声+钼靶与病理结果符合46例,占95.8%。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超声与钼靶无明显差异,二者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诊断符合率。
摘要急诊科工作性质决定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更大,因此急诊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急诊科职业防护
霉酚酸酯(骁悉):是霉酚酸的前体,霉酚酸可以抑制腺苷单磷酸脱氢酶,减少DNA聚合酶的底物,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其他细胞可通过补救途径合成嘌呤而不受影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04      本文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现状,探讨产科病因并针对病因提出预防措施,从而从产科方面降低HIE风险,减少伤残儿童发生率,为优生优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现状      HIE是儿科常见多发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大量文献开始报道,尤其在1996年杭州会议后,HI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4-2015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控制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
胸外科患者术后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针对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在临床护理中,有针对
目的:探讨强化病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对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对病案中的法律作用和有关规定以及法律对病案的有关要求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加强病案人员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