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迭代思维融入高职“工匠精神”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个社会迎来了数据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大数据时期,高职秉持和发展的“工匠精神”面临如何顺应时代变迁的巨大挑戰,将迭代思维融入高职“工匠精神”的课程建设,是原有形式上的创新思考,是高职如何从传统“工匠精神”向“匠心迭代”间的过渡与转变。
  关键词:迭代思维;高职“工匠精神”;课程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下,“迭代”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视野里。在新型经济模式下,通过用户迭代实现产品的不断升级,更新成更贴合用户、体验度更佳的产品。观察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特别立足于近年来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发展下,如何引入迭代思维参与高职“工匠精神”下的课程建设与创新,逐渐成为有待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高职院校以对技能的专注培养来展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单一的“产品质量”这一传统命题展开。这种思维模式下的学生操作性强,但缺乏创新能力,灵活性还不够。如能在课程构建之初引入“迭代思维”,使传统的培养模式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也更契合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思路。“迭代”一次来源于数学,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它是一种计算方法,通过相应公式计算新值后再对其进行计算,反复几次计算后得到一个接近所需目标的结果。“互联网 ”大数据下的数据迭代、用户迭代都是通过不断反馈,再次开发升级,发布、反馈、再发布、再反馈的过程完成一次又一次迭代,最后达成比较满意、相对完美的状态。迭代式教学是指把课程分解成若干个课时和流程基本相同的迭代,每次迭代都设置关联课题,前个课题的学习研究结果将作为下个课题的参考,影响并不断修正使课程结束时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传统的高职“工匠精神”课程建设着眼于态度、理念等精神领域的融入与培养,在信息更新迭代、教学体验与反馈上深入不够。将迭代思维融入课程建设,有着以下优势与意义:
  一、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采用迭代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项目内容分解后,由学生参与,彼此合作无间,反复磨合迭代完成一系列关联难题,在不断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逐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则成为整个项目的引导员,引领学生做好小项目间的衔接,技能知识点间的穿插。这种课程设置相比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参与项目的全过程。
  二、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多元化的思考
  让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参与课程的研究设计,教学目标逐渐在迭代中逐步实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多元迭代的思维看待问题。锻炼他们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实现课堂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 培养了学生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中需要频繁交流与沟通来完成每一次迭代数据的更新,教学方法上更是有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引入像头脑风暴、小组聚焦、集体研讨等方法形成开放性的问题讨论的氛围。如此培养了学生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也能启迪学生的思路,深化理解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知识的螺旋上升性。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以能力为主线开发设计课程,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理论强调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培训服务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将“迭代”引入教学课程建设,基于工作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与实施,有利于把握职业教育模式转型、同样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提供便利。
  迭代思维融入课程建设的构建思路:首先,项目教学对象的设定,应具有可迭代性。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采用迭代式教学。选取的课程应代表该专业的特色、具备前沿行业发展,并能覆盖专业知识技能点等特征。其次,项目教学课程的规划,不仅通过内容分解,逐级实现教学目标,更在其过程中,更新迭代产生的数据,不断调整优化先前设定的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项目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迭代思维,灵活、开放地去唯一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完成教学目标。
  迭代思维课程构建具体实施:
  (一) 具有可迭代性的课程内容的分解。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迭代思维教学,课程性质、师资质量等都成为其限制因素。一般而言,最好为办学时间上有一定跨度的专业,这样的课程能有一定的沉淀。另外,契合“互联网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课程的信息化程度高一点的更适合。除此之外,学科之间也可根据具体的教学资源,合理组织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二) 分阶段式课程内容设计,合理分配知识点与技能。在每阶段任务当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在不同阶段的任务间,把握技能点在每个阶段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这一步骤也是迭代思维课程构建里最具有挑战性的一部分,将直接牵涉课程或项目的最终质量和效果。课程建设方案设计者应合理设置迭代次数与课时的配比以及每次迭代的课程内容。一般而言,所选的课程内容选定为较开放的课题,有助于迭代变量发挥每次的参与价值。
  (三) 课程成果测试与反馈。就课程本身而言,纵向跨度随着课程项目的推进,迭代变量的更新,师生之间共同完成课程分解项目,教学效果逐渐接近教学目标。就课程模式建立之后,不同班级推广下的反馈,横向跨度总结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调整和改进课程。通过多次测试与反馈,使课程逐渐趋于合理、科学、完善。
  本文的创新思考切入点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思维,这种思维不仅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同样应体现在教育创新上。将“迭代思维”融入高职课程建设,有利于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具有“工匠精神”、思维具有多元化迭代的创新型人才,为学生巩固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捷,鲁家皓.跨学科课程中的迭代式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
  [2]袁梅冷.高职软件专业多层次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141-142.
  [3]王丽亚.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在“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7).
  [4]彭嘉骐.基于高职“工匠精神”新旧迭代的活态课程构建研究[J].教学园地,2016(9).
其他文献
不愿意婚检的N个理由rn地点:广州市某区结婚登记处rn人物:登记结婚者rn“请问,你们婚检了吗”我微笑着,小心翼翼地一遍遍重复着这个问题.满屋子都是新郎新娘,这种阵势我还真
世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在绘画的领域中,艺术家是在观察事物,感受变化,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对客观的世界来一次艺术的上升,也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物体和自己修养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内
人工营造园林景观过程中植被配置不但注重技术效果,还应当融入艺术风格,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在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下,以人工营造植物态环境为主旨,根据地形、道路艺术地
摘 要:学生就业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表现,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却不甚理想。本文描述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结合自身的一些实践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就业  2013级高职学生毕业已经过去半年,随着省教育厅就业情况跟踪的结束,为了更好地应对2014级学生的就业,认真思考梳理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师
英语阅读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的。本文结合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那天上午,独自在街上走,远远地,就看到敏和她的朋友每人手中捧着一束烂漫的花儿.彼此走近,聊了几句,才知今天是母亲节.“没买礼物送给母亲吗?”我笑着摇摇头:“母亲在乡下…
期刊
著名画家黄永玉有一次在法国巴黎街头写生耐,一位年轻的法国女士微笑着跪在他背后看他画画.天气很热,画家全神贯注于街头的风景.那位女士很虔诚地给他倒了一杯水.刚好画家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界关注的对象,业界学者及研究人员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此事发表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笔者立足于从事该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正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地下室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地下室结构长期渗水,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