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对一种高W镍基合金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Hf元素含量对高W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三种不同Hf含量的高W镍基高温合金,测试了高温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分析了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在给定成分范围内,随着Hf元素含量的增加,铸态合金中的γ′共晶尺寸、含量增加,而碳化物尺寸、含量降低,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逐渐增大,但合金的塑性无显著变化.随着Hf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碳化物含量减少,导致裂纹源数量减少,这是高Hf合金室温拉伸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以钛有机骨架材料(MIL-125(Ti))作为核和壳材料,通过外延生长法合成了粒径更大、更均匀的核壳材料,即MIL-125(Ti)包覆MIL-125(Ti)(MOFs@MOFs),再通过煅烧可得到微米级TiO2色谱填料。考察了核加入质量、壳溶液稀释倍数、反应时间、包覆层数等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核加入质量30 mg,不稀释壳溶液,反应24 h,包覆1层。结果表明,利用钛有机骨架材料制备得到的TiO2色谱填料为锐钛矿型,比表面积76.0 m
针对某油田伴生气处理站吸附塔的吸附容量小、脱水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根据原装置的操作参数重新进行了脱水塔的设计计算,拟合了4A分子筛的等温吸附方程,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在实验室建立了缩小版的吸附柱,并用COMSOL软件模拟了吸附柱吸附时的浓度云图。通过改变实验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和进气的绝对湿度降低,吸附柱出口干气的绝对湿度显著降低,穿透时间延长,证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对比分析了4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通过改变吸附柱中吸附剂的类型和结构、减少进入分子筛的大直径水分子团以及提高吸附柱的分级脱水效
针对渤海油田常规测调一体分层注水工艺测调效率偏低、无法实现分层静压测试等问题,开展了测调一体分注工艺关键技术改进。通过合理优化管柱结构,实现注水压力平衡,减小大排量注水造成的管柱蠕动;配水器采用桥式通道设计,大幅度增加过流面积,降低层间干扰,进一步提高测调效率;同时在配水器本体增设传压孔,建立地层-油管传压通道,并配套静压测试仪,实现了分层静压测试功能。改进工艺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调配效率明显提高,平均单井调配仅耗时6 h;分层静压测试功能可靠,能够准确判断超压层,为分层配注调整提供了依据。改进工艺
针对双关节机械手在控制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问题,采用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方法对轨迹进行跟踪,先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简化为若干个易于处理的低阶简单子系统,再对每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及其中间虚拟控制量进行设计,通过子系统控制律的组合提升了控制律的设计效率.根据建立的双关节机械手的动态方程,利用Simulink模块对机械手系统的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能够实现机械手系统高精度的动态跟踪,且对应的跟踪误差均小于0.87%,能够实现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准确的控
针对实际工程中墙体易脱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水泥纤维板、聚氨酯发泡、玻镁板组成的夹芯板墙体复合材料,通过双面剪切试验研究了该新型材料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玻镁板与聚氨酯粘结面的剪切强度比水泥纤维板与聚氨酯粘结面的剪切强度平均大20%~30%,前者的剪切极限位移比后者平均大40%~60%,水泥纤维板、玻镁板与聚氨酯的粘结面能承受最大荷载时的平均位移分别为8.16 mm和9.18 mm.玻镁板与聚氨酯的粘结性能要好于水泥纤维板与聚氨酯的粘结性能,玻镁板可以满足聚氨酯发泡外墙剪切受力的要求.
针对水资源区划覆盖面积不全面、功能定位不准确、定性判断不客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水资源利用区划方法.通过分析水资源利用区划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反映水资源系统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降低系统复杂度,研究了主成分之间的相似性,利用欧式距离进行聚类优化水资源功能区布局.以大渡河流域为例进行水资源功能区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确定水资源功能一级区的类别,提高了区划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客观性.
为了研究鳄鱼上颚的形貌特征对其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仿生设计,需对鳄鱼上颚的曲面进行提取并研究.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对鳄鱼头骨进行三维重构,并结合多项式拟合方法分别建立按照生物形貌特征划分的三个曲面的数学模型,将三个数学模型的数据进行合并后与生物模型进行偏差对比.结果表明,三个数学模型拟合方程拟合后的确定系数值均接近于1,且其标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复杂生物曲面模型可转化为多个数学模型,再将多个数
等级孔分子筛材料因其兼具高效传质与择形催化的优势而成为当前分子筛研究领域热点,然而其传质优化机制的不明确是制约等级孔分子筛材料设计思路与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简要介绍了等级孔分子筛材料研究现状,并重点对等级孔分子筛材料传质机制研究进展,包括当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传质机制研究在等级孔分子筛材料研发过程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CFD某油田2h井水平段着陆前钻遇碳质泥岩层发生坍塌,影响钻井时效,为满足该油田后续钻井需求,针对性开展坍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综合分析钻井液性能与井壁坍塌的关联性、坍塌掉块的层理结构和黏土矿物组分,确定钻井液密度低、封堵性能和抑制性能不足是碳质泥岩层坍塌的主要因素。从力学对策方面,基于强度各向异性模型建立了井斜与坍塌压力的关系曲线,为钻井液密度的选择提供指导。从化学对策方面,通过抑制剂和封堵剂的优选,加入体积分数分别为1%聚胺抑制剂+5%细目碳酸钙+1%纳米封堵材料后的钻井液岩屑回收率达91.39%,高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得到钾铈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考察并确定了催化氧化碳烟颗粒过程中各反应条件的最优水平,并对各反应条件在催化剂活性中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尾气中O2体积分数的升高,剂碳比的增大,都有利于碳烟颗粒的催化氧化。在碳烟氧化过程中,升温速率较低更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提高。水的存在会使钾铈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发生部分失活,但该失活现象经干燥后,有可再生性。钾铈镧复合氧化物对一定范围内尾气流量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