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TS和TUB序列差异鉴定临床相关波氏假阿利什霉/尖端赛多孢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b13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用rDNA基因ITS及TUB的差异对15株致病性波氏假阿利什霉/尖端赛多孢重新分类鉴定,以了解致病菌株种类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15株北京大学真菌与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临床相关波氏假阿利什霉/尖端赛多孢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下特征,糖同化试验方法观察菌株对D-核糖的利用,以及对菌株ITS及TUB进行Clustal X序列比对和MEGA 4方法种系发生研究.结果 15株波氏假阿利什霉/尖端赛多孢菌落形态学和显微镜特征无明显差异,仅1株出现有性期表现.糖同化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均可利用D-核糖.15株菌经与荷兰CBS网站(http://www.cbs.knaw.nl)数据库中模式株比对以及绘制种系发生图,显示分属于波氏假阿利什霉复合种第4支Scedosporium apiospermum和第5支Pseudallescheria boydii,且分别为4和11株.结论 对于波氏假阿利什霉复合种仅依赖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难以准确鉴定,且耗时长,而通过多位点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能可靠鉴定波氏假阿利什霉/尖端赛多孢.对临床相关的波氏假阿利什霉/尖端赛多孢建议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分子方法进行种水平鉴定。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共焦显微镜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的角膜各层组织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观察型系列病例研究.对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23例(23只眼)ICE患者,行共焦显微镜(NIDEK,Confoscan 3.0)下双眼检查.使用NAVIS软件记录和分析角膜各层组织图像,并使用SPSS 13.0软件对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六角形细胞比
角膜上皮内存在的朗格罕细胞型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加工、递呈抗原及激发T细胞的能力.这些细胞是"职业的"抗原递呈细胞,在眼表免疫系统中起关键的免疫监视作用.近期,有研究证明在正常的角膜缘上皮基底层存在具有慢周期特性的、表达角膜缘干细胞标识物-ATP粘连转运蛋白家族G2成员(ABCG2)的树突状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角膜炎症反应早期可以诱导角膜缘上皮基底层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型抗原的树突状细
目的 探讨建立睑板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方法,研究肿瘤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将4例新鲜人睑板腺癌组织块直接接种于8只裸鼠皮下.观察成瘤时间、肿瘤生长情况.待移植瘤体成活并生长至一定大小后,取部分瘤体进行HE染色,苏丹Ⅲ染色以及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新鲜人睑板腺癌组织能在裸鼠皮下存活并生长,原代移植瘤第5周开始生长,第10周加速生长.HE染色光镜观察,肿瘤呈片状或
患者男,75岁.2006年9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诊断为右肺低分化小细胞癌,此后多次行放疗和化疗.2008年2月患者出现肺癌骨转移,左眼上睑出现黄豆大小圆形肿物.2008年4月人住长海医院眼科手术治疗.眼部检查:左眼远视力:0.08(矫正无提高),近视力:0.1,光定位正常,红绿色可辨.左眼上睑中部皮肤有一圆形肿物高出皮面,界限清楚,质硬,活动度欠佳.局部无红肿、疼痛,直径约2 cm大小,不
期刊
2010医学科学前沿论坛暨第二届中国视觉科学与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Chinese congress of research in vision and ophthalmology,CCRVO)暨研究生导师仑坛于2010年3月25至28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市成功召开。
期刊
细胞层片技术(CST)以异内基丙烯酰胺(PNIPAAm)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快速转变亲水相/疏水相为基础,通过调节细胞的培养温度获取连接紧密的活细胞片与细胞外基质.这种无创性方法获取的活细胞植片,不需支架、不需缝线即可移植,叠加同种或异种细胞层片可构建三维立体组织或器官.温度敏感性材料的制备途径、密度、厚度、膜添加剂成分等都影响着细胞的黏附、增殖;通过改变膜成分与密度、接枝底物种类等,可加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举办的青光眼理论与实践学习班拟于2012年5月10—13日在北京举办。学习班由多名国内知名青光眼专家授课,内容涉及青光眼诊疗新进展、青光眼性眼底损害的鉴别、青光眼视野检查的判读、青光眼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各类青光眼的鉴别诊断、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早期诊断、青光眼诊断中的常见问题、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TGF) -β2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分化及其介导胶原凝胶收缩的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原代培养人RPE细胞,将其与Ⅰ型胶原凝胶混合,观察细胞在胶原中的收缩情况.实验分为3组,VEGF(50 μg/L)组、TGF-β2(5μg/L)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凝胶收缩性状的变化.同时,对人RPE细胞的增殖、形态和分化演变趋势进行分析.3组检测数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主办的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国际高峰论坛暨斜视与小儿眼科适宜技术学习班,将于2012年6月7至1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目的 探讨细菌性眼内炎的玻璃体手术疗效与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例(20只眼)经临床诊断的细菌性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 83岁,平均(40.5±23.9)岁;14只眼为外伤性眼内炎,6只眼为内眼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初诊视力:眼前指数2只眼;眼前手动6只眼;眼前光感11只眼,光定位均不确定;无光感1只眼.13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