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辞职

来源 :文学少年(低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第一天,顾老师就在课堂上宣布:“我临时指定王益清同学当我们班的班长。”说完,顾老师看了我一眼,接着又说:“为什么由我指定呢?因为我们这个班是新组建的,同学们互相都不了解。过一段时间,如果他当得好,大家就选他,他就继续当。好不好?”没等大家表态,顾老师就带头鼓掌了,同学们也跟着鼓了起来。那掌声是七零八落的,随后,我就听见四周的窃窃私语。
  有的问:凭什么指定他当班长?
  有的说:听说他还没上学就识很多字了。
  有的说:他三岁就会背《三字经》呢!
  还有的说:他们家有钱。
  还有的说:听说他给学校捐了很多的煤。
  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入冬以后,我听爷爷念叨过,让家里用煤省着点儿,多给学校捐一些。
  我们学校建在一座大庙里,大殿和配殿都改成了教室。学校经费有限,每逢冬天,煤不够烧,教室里冷得像冰窖。有的同学经常感冒,还传染给别的同学。去年入冬不久,校长给家长们发了一封信,请家长自愿地捐一些煤,把教室的炉火烧得旺一些。就这样,我家给学校捐了一些煤。但这和指定我当班长有关系吗?
  放学了,我开始执行班长的职责,就是带领放学回家的路队,负责同学安全回家。
  我走在路队的前面,一路照应着同学,走到谁的家门口了,我就会说一声:×××同学,再见!
  一路上,大多数同学都规规矩矩地走路,只有那个最淘气的康大为存心捣乱。他假装跌倒,让我拉他起来。我个子矮,力气小,拉不起,他就赖在地上不动。这时候,排在路队最后面的女生杨晓月赶上来,一把就把他拽起来了。
  说起这个杨晓月,她是插班生。老师在班上专门介绍过她:她从农村来,在乡下时,她没按时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就把功课给耽误了。在班里,她年龄最大,个子也大,很有力气。可是她功课跟不上,很自卑,不爱说话,爱抢着干活儿。看,今天就多亏了她。
  那天,一路上还算顺利。只要康大为不捣乱,就太平无事。时间不长,同学们就陆陆续续地回了家。现在,路队里只剩下三个人:我、康大为和杨晓月。我走在最前面,杨晓月走在最后面,康大为被夹在中间。
  “你在哪儿住?”康大为回头问杨晓月。
  “我不告诉你。”杨晓月回答。
  康大为就不再问了。他跟在我身后走。走着走着,突然,康大为身子一闪,就钻进人群不见了。我跟进人群,也没找到他。现在只剩下我和杨晓月两个人了,我们可以肩并肩往前走了。
  “你几岁了?”她问我。我告诉了她。
  “你和我弟弟一般大。”
  “我快到家了。”我换了个话题,又问她:“你住在哪儿?”
  “我的家早走过了。”
  我站住了,看着她,不说话。
  “我就是想把你送回家,我再回。”
  “为什么?”
  “怕你受欺负呀!”
  就在这时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康大为。原来他一直跟踪着我们。
  “哈哈,班长有女保镖了!”说完,他又不知钻到哪里去了。
  走了不远,我就到家了。杨晓月看着我进了家门,转身走了。
  第二天,班里就传出了特大新闻:“班长王益清的女保镖是杨晓月!”一排大字写在了黑板上。
  我正要擦掉,上课铃响了,顾老师走进了教室。她看了看黑板,小声念着,随后转过身来说:“很好啊,班长有保镖,可以工作得更好呀!”她又望着最后一排问:“杨晓月,你愿意当保镖吗?”杨晓月站起来大声回答:“愿意愿意,我都愿意!”
  顧老师笑了:“什么是‘都愿意’呀?”
  “给咱们班谁当保镖,我都愿意!”杨晓月说。大家一听都鼓起掌了。我看了一眼康大为,他鼓得最起劲。
  时间过得真快,三个月的时间匆匆忙忙地就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杨晓月劳动最麻利,种树,种一棵活一棵;打扫卫生,特别积极,不怕苦,不怕累;体育比赛,拔河有她,回回第一。她喜欢做值日生,帮助大家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特别是天气渐渐凉了,她上学经过一家工厂的垃圾站,在那里,她每天都能捡到没有烧透的煤核,积攒起来冬天烧……
  有一次,开家长会,家长们来了,都问杨晓月是谁,想认识认识她。顾老师问为什么,家长们不约而同地说:“我家孩子说,她是自己的好朋友。”
  那一天,我还听到好几位家长问:“杨晓月是你们班的班长吧?”这句话提醒了我,我要建议让杨晓月当班长。
  顾老师说:“那可不行,她学习不好,有两门功课才60多分。”
  我说:“可是,她转到咱们班时,有三门功课不及格!”
  顾老师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为这事,我想了半夜,终于想明白了。
  第二天,我在教室里贴出了我的“辞职书”: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辞去壬班长的职务。我推荐杨晓月当班长。她还有两门功课是60多分,我愿意帮助她补课。有支持我的,请签名。
  辞职人:王益清
  好多同学围着看,还签了名。
  忽然,顾老师走进教室,站在了同学们背后。同学们都吓得回到了座位上。
  教室里静悄悄的,好像一个人都没有。
  顾老师看完了,她拿出了笔,也签上了她的名字。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其他文献
今天,爸爸带我去了动物园,我看到了最喜欢的动物——猴子。  猴子的样子非常可爱。它全身长满了棕褐色的短毛,额头上光禿秃的,布满了一道道皱纹,活像一个小老头。它淡黑色的爪子上长着长长的爪甲,不时地抓耳挠腮;尾巴虽然长,却遮不住它那常被游人取笑的红屁股。一群猴子在一起时,不停地追打嬉戏,难得安静。猴子还喜欢成对成对地捉虱子,并不时地把什么东西塞进嘴里,吃得可香了。  最有趣的是猴子吃食物的时候,常常尖
期刊
“我要长出最美的头发,去参加夏天的真美丽女巫大赛。”春天刚刚来临的时候,女巫小葵坐在镜子前面,默默地对自己说。  最美的头发,当然要长长的。小葵在《女巫1001计》里翻到一句咒语,“阿卜卜阿卜卜拉达加”,据说可以让头发长得快些。  于是,除了吃饭和说话,小葵就不停地念着咒语。大声地念,小声地念,默默地念,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说的梦话也是这一句。  最美的头发,要亮亮的。小葵一有时间就爬上屋顶收集阳
期刊
老了的贺知章是从京城  回到老家的。  从少小到老大,  不知踏破了多少山水;  从故乡到他乡,  不知踩短了多少日子。  当他白发苍苍回老家的时候,  孩子呀,你不该这么问;  当他说着家乡话问路时,  孩子啊,你不该这么问。  你这一问,  把老人家问成了客人。  你这一问,  把他问成了一尊雕像。  这尊老泪纵横的雕像啊,  從此就站在村口,  把中国所有的村庄,  都站成了故乡。
期刊
一只书虫,发现了一本书……  一本书,被一只标准的书虫发现了,是很恐怖的事。  谁都知道,书虫吃书。  书很害怕,书页在颤抖,哗啦哗啦响。  为了逃避被吃掉的命运,书只好逃走。  书在前面跑啊跑,书虫在后面追啊追。  眼看就要追上了,书急中生智,赶紧找了一个字扔下来。  是个“狗”字。  “狗”字一落到地上,就变成真正的狗,汪汪叫。  书虫不吃狗,继续追书。  书又扔下来一个字,是个“猫”字。  
期刊
当世界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那时候只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个住在河东,一个住在河西。那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反正世界是要重新开始的。每天下午,河东的男孩会搬出桌子和小板凳,坐在门口学习,河西的女孩也会搬出桌子和小板凳学习;两人相对望,慢慢就成了朋友。  每天,他们都隔着河大声讲话,讨论算术,交换玩游戏的看法,聊得很开心。但是,这样交谈很不方便。  男孩右手托着下巴,坐在小板凳上冥思苦想,又趴在
期刊
“嗡——嗡,嗡——嗡”  原来是一只小小的蚊子。  蚊子,蚊子,  请不要在这儿轻轻叫。  你没有看到小宝宝在睡觉?  蚊子,蚊子。  请你不要吵,  我的小宝宝正在旁边睡觉。  嘘!  是谁在天花板上偷偷瞧?  “咚——咔,咚——咔。”  原来是一只长尾巴的蜥蜴。  蜥蜴,蜥蜴,请不要在这儿偷偷瞧。  你没有看到小宝宝在睡觉?  蜥蜴,蜥蜴,请你不要吵,  我的小宝宝正在旁边睡觉。  嘘!  是
期刊
也有一潭小小的清泉  那是因为我的心里  我知道——  汩汩流出芬芳的文字  而当我的笔端  我焦渴的心田  默默滋润着  它流淌的绿意和清香  也藏着神秘的清泉  我发现一本本書里  映照着云彩和花瓣  低吟着叮咚的音乐  像明亮的眼眸和镜子  有一汪汪清泉  我看到大地的怀里
期刊
亲爱的《文学少年》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一名儿童文学研究者。在30多年的专业阅读生涯中,我深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而巨大的文本,这个文本以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人生内涵、艺术魅力,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审美财富。  我相信,從这些作品中,小读者和大读者们既可以享受它们的天真和趣味,也可以领略其中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既是我们课堂学习的一个乐
期刊
风去哪儿了  云去哪兒了  只剩下一轮火红的太阳在值班  是汗水不是雨水  砸在干旱的土地上  轰然作响  这个晌午  是谁和着锄板的脆响  在谱写一首劳作的田园诗  孩子丢下饭碗向外跑  门口树上有聒噪的蝉  父亲喊停了起飞的双脚  把饭碗上挂着的米粒舔到嘴里  那一瞬间  孩子的脸红了  他从父亲咂巴嘴的声音里  听出了另外的滋味
期刊
三个好朋友,  田鼠、野兔和狐猴……  拔呀,拔呀,拔呀……嗬,原来是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会开启什么样的宝藏呢?  田鼠、野兔和狐猴沿着房子外的栅栏仔细寻找,  突然发现一扇门。  他们试着把钥匙插进锁里,轻轻一转……  咔嗒!  哇!门后面,  是一个茂密的大花园!  遍地是鮮花和果实,  有三叶草、甜甜的浆果,  还有可以玩耍嬉戏的灌木丛。  更不可思议的是,  灌木丛中,  还藏着好多扇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