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之名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年5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迎来了一位新导师。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他面对与他年龄相仿的学生发表演讲,而这第一句话就是:“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面对中国千年画坛发出这振聋发聩的声音,让所有听者为之一震。
  这位年轻导师便是徐悲鸿,而让他站在这个讲坛的,则是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
  1917年12月,在听完陈师曾的演讲后,蔡元培深感传统画学的衰微,遂有创立画法研究会的想法,随后发布告书《提倡画学》:“诸生有愿组织画法研究会者,可于本星期内到文牍处报名此示。”应者多达四五十人。可好事多磨,直到1918年3月28日,北大画法研究会才在众人的期待和质疑中开业了,正式授课是在三天后的4月1日。
  北大画法研究会的成立在当时不啻为一次创举。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文化凋敝,社会美育薄弱,而专业美术教育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北京画坛也正处衰败之境,总体气氛较为保守,无论是实践抑或是研究都缺乏新意。北大画法研究会的成立,无疑为北京画坛和美术教育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蔡元培作为一个温和而开放的文化改良主义者,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应吸收具有正面价值的西方艺术以补救积弊、开创新路。这所“集合校内同志研究画法互相观摩以资竞进”的研究会汇集了诸位名家大师,如前面提到的陈师曾,还有国画家汤定之、贺履之,及留日画家李毅士等,并且邀请年轻的徐悲鸿来校教授人物画和水彩画,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第一期的学员有37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学习传统绘画,只有6人师从李毅士、徐悲鸿学习西方绘画。在一间借来的教室里,他们将每日4点后的时光定格在那里,画画临摹,交流学习,直到3个月之后结业。之后的十几期,虽多有变动,但也大抵如此。恐怕在这里就读过的学生不会想到,自己上的这个“美术培训班”在美术史上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学员们在这里接受着有别于拜师学艺、耳提面命的传统教学方式。导师们要讲演法则、写示范本、评骘成绩,隔一段时间还要演讲一番,讲各自擅长的画史画理,如在1918年春季学期,4月8日下午7时陈师曾于理科第一教室演讲《清代之花卉画》,4月20日冯汉叔、钱稻孙于理科休憩室开会演讲,冯讲《中国画之大略》、钱讲《何谓美》等等。
  不仅如此,导师们还常常带学生外出参观美术展览,以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如在1918年春季学期,5月1日下午章味三出示所藏供会员参观。同时,画会本身也积极举办美术展览,据《北京大学日刊》所载,在1918至1922年间,此类活动有11次之多。
  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侧重于临摹写生,今天美术教室里的石膏像也曾出现在他们的眼中。曾就读画法研究会的李苦禅在《忆悲鸿先生》一文中写道:“一九一九年,长余三岁之徐公乃余西画开蒙师也”,而他这位启蒙老师在巴黎留学期间为故乡的学子们筹款购买西方画作,不得不常常饿着肚子,以至于患上严重的胃病。
  新的教学方式产生的良好口碑和人气,加之入会要求较低——“凡是本校教职员及学生有志画法者皆可参加”,到下半年开办第二期的时候,人数已增长到68人,而外国画部则有27人报名参加。到了1920年6月,中国画部有54人参加,而外国画部则有学员130人,这与第一期的6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近两百人的学员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校方不得不对外校人员进行限制,以确保教学质量。
  此时教授的内容也有所变化:1918年12月3日,外国画部因请比利时画家盖大士当导师,故增设油画科;到1919年,外国画部增至水彩、油画、黑白三科;1920年时,中国画部分山水、花卉两科,而外国画部设铅笔画、油画、水彩、擦画、炭画、钢笔画六门。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外国画的人数增多,另一方面则是画法研究会创办理念宗旨以及艺术导向所致。
  “我只有一句劝中国,就是‘快学科学’!东方所急需的就是学科学。”这位受蔡元培之邀访华的大文豪泰戈尔说出了来到中国后的最大感受。此时的中国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科学不仅意味着发达的技术,更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文化精神。
  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说:“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句在今人看来无可非议的话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争论,似乎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观点,并且坚信自己是对的。当时的中国,像一头被囚的野兽,四处乱撞,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
  在“美术改革”、“中国画改良”等呼声的起伏中,蔡元培秉着“以科学的方法以入美术”的宗旨,发起成立了北大画法研究会。蔡元培《在北大画法研究会演说词》中明白地表明了自己对待中国画未来的态度:“昔人学画,非文人名士任意涂写,即工匠技师刻画模仿。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美虽由于天才,术则必资练习。故入会后当认定主义,誓以终身不舍,兴到即来,情过境迁,皆当痛戒。诸君持之以恒,始不负自己入斯会之本意。”
  与其说研究会是为了让人们学习中西方绘画技法,不如说成是一次实验——国人能否学习吸收西方科学的美术、美育思想为我所用。而这种对于科学近乎崇拜的推崇,也直接导致了后来陈师曾的离开和中国画部相较于外国画部的式微。
  蔡元培希望以一种开放创新的姿态、科学理性的思想去面对当时的画坛、美术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同时作为思想者与实践者的他,不仅对中国近代艺术、美育的发展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构想,更是亲力亲为,投身一线,利用有限的资源,创办了具有新思想的近代美术教育机构,并极大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从1818年成立到1923年因蔡元培离开北大而终止,北大画法研究会仅存在了短短4年时间。然而,在这4年时间里,北大画法研究会培养了400多名学生,刊发、出版了许多关于美术、教育等方面的文章、书籍,举办了多次反响热烈的美术展览,为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交融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试验场。
其他文献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翩翩素园,清风载扬”,不知从何开始,文人们爱上了这一把小扇,让它和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紧密联系起来。在墨汁浸染的笺纸上,由一把精美小扇铺展开去,绵延出文人贤士的一片风雅,也同样印染开美人佳丽的一片欢愁。  《牡丹亭》里,杜丽娘那把典雅的折扇轻抖开来,再与春香那柄活泼的小团扇相配,怎么“扇”不出满园春色、鸟语花香?  知己相遇恨
期刊
迪斯尼、维多利亚港、疯狂Shopping……提到香港,如果你脑海中仅仅冒出这些词汇,那你就真的out了。艺博会、拍卖会、展览……5月底,香港这个时尚之都、购物天堂俨然也成了艺术之都。原本就很活跃的香港艺术市场异常热闹,在古今艺术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东方艺术越来越受重视,也看到了东西方艺术正通过搭建的诸多展台进行交流……这个5月,不仅是香港的艺术月,也是世界的。  香港古玩展越来越国际  ◎文、图/
期刊
清末民初,随同整个社会的剧烈变革,原本遗世独立的画家们也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荡。一面是中国书画的每况愈下,一面是西洋美术的咄咄逼人,没有人能够躲进世外桃源,整个艺术界已然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先锋。  在如此情势下,『绘画社团』这样一种颇具『先进』意味的组织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画社中人,不仅仅为画而画,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具备那个时代最需要的一种精神:融合西画优势,振兴中国艺术,甚至,他们要在纷
期刊
如果把现代学校美术教育比作“西药”的话,那不妨将传统临摹美术教育比作“中药”。“西药”是运用现代手段提纯、合成的化学药物——用药少、见效快,深受普罗大众青睐,然而猛药伤身,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而“中药”诞生于我们祖先长期“神农尝百草”般的劳动实践——疗程虽久,却贵在安全有效,且毒副作用极小。在如今快节奏、高效率的都市生活中,“西药”以其便捷性成为了大众就医的首选,但在输液都有生命危险的心有余悸下,
期刊
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以文会友”的传统,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以寄托闲情逸致为目的,一起酌酒品茗、交流诗文、挥洒翰墨。东晋有王羲之等人于会稽山下“扬曲水之波,展修禊之礼”;北宋有王诜、苏轼等人的“西园雅集”;明代有董其昌等人的“画中九友”,清代有卢见曾等人的“虹桥修禊”等。文人的聚会结社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近代绘画社团正是在传统文人结社和书画雅集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
期刊
回暖、出乎意料、提振信心……2013年春拍已接近尾声,市场上演的回暖“戏码”令业内大为鼓舞。就在2013年春拍启动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揣着一颗怀疑和忐忑的心,很多人甚至预估,只要与去年相比不下滑太多,就是市场的胜利。然而,当拍场上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数据传来,人们才纷纷反应过来:原来市场并不冷。可以说,2013年春拍,艺术品市场正走在回暖的路上。  虽然夏季已至,但艺术品市场还完全没有歇夏的迹象。
期刊
“也许在情人节当天有太多的人许愿想要摘天上的星星,第二天这个梦想便‘成真’了,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是个噩梦。”一位在北京经营陨石生意的王先生这样说道。2月15日清晨,一颗陨石突降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这场“飞来的横祸”造成当地千余人受伤,数百处建筑及设备受损。正当科学家们对此次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时,陨石收藏似乎因祸得福,其市场价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飙升。而国内很多具有投资眼光的人也盘算起可否搭上
期刊
振兴  中国古今书画,擅绝艺林,久为东西人士所推服。自经兵燹,宋、元名迹,仅有存者;即胜国及本朝法书名画,亦毁失过半。海内收藏家珍秘过甚,后学者未易观摩;间有一二流传,勒索重价,辄为海外人所得。古法日湮,俗习竞效,书画一道,遂至每况愈下,良可慨也。上海为交通之地,文人学士,居处往来,以书画专长者颇众。四方求索,深苦烦劳,其有高自标置者,延访无从,遐音终闷,至为缺憾。本会所提倡研究,承接收发为宗旨,
期刊
清末之时,除去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天灾人祸也不断发生,1876年至1878年,北方九省遭遇二百年不遇的旱灾,这场灾难在历史上被称为“丁戊奇荒”,其后也是蝗灾、冰雹、时疫等各种灾难不断,于是民间自发形成了“民捐民办”,即自行组织活动募集经费,并跨地域直接向灾民发放救灾物资。而以“丁戊奇荒”为契机,清末的这种义赈行为在诞生后不久就迅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并且因晚清时期灾荒的频繁发生,其活动也持
期刊
西泠印社拍卖一向在书画方面别具擅场,每季拍卖都有难得一见的佳作推出,颇受藏家和市场认可。据悉,今春西泠拍卖将于7月12日至15日在杭州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举槌,书画部分阵容分外耀眼,尤其是三件出自陈继儒、任伯年和王石谷的佳构十分悦人眼目。  香中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的禊日,耄耋之年的董其昌应他的白首至交陈继儒之请,为陈氏所著《白石樵真稿》作序。在这篇序言中,董其昌将陈继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