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 艺术之都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迪斯尼、维多利亚港、疯狂Shopping……提到香港,如果你脑海中仅仅冒出这些词汇,那你就真的out了。艺博会、拍卖会、展览……5月底,香港这个时尚之都、购物天堂俨然也成了艺术之都。原本就很活跃的香港艺术市场异常热闹,在古今艺术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东方艺术越来越受重视,也看到了东西方艺术正通过搭建的诸多展台进行交流……这个5月,不仅是香港的艺术月,也是世界的。
  香港古玩展越来越国际
  ◎文、图/本刊记者 王雪冬
  5月27日,已经热闹了整整三天的香港国际古玩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落下了大幕,典雅的展位渐渐熄去灯光,精美的古玩纷纷收入宝匣,但无论在参展的古玩商还是那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依依不舍的情绪依然萦绕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难忘的是那些精中选精的古玩珍品、感怀的是火爆热烈的交流交易,一次高规格、高档次、国际化的古玩盛典,彰显出了当今收藏市场的活力。
  布展独具特色
  5月24日下午6点,香港会展中心5层的展览厅外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操着普通话、粤语、英语、法语、日语以及各地方言的议论声、交流声不绝于耳。在著名古董商翟健民简要的开幕致辞以及佳士得亚洲艺术部主席石俊生(Jonathan Stone)、苏富比中国艺术品主管仇国仕、著名收藏大家张宗宪、著名表演艺术家及收藏家王刚等重量级人物的共同见证下,2013香港国际古玩展开门迎客。
  入驻会展中心的香港国际古玩展今年是第二届,吸引了60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亚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古玩商前来,除了众多老面孔外,更有不少欧美参展商是首次加盟。据了解,相较于去年首届古玩展,此次摊位增加了三成。
  记者注意到,整个展厅布局简约、灯光典雅,各个展位也是布展考究、独具特色,陈列其间的古玩艺术品更显韵味十足。“今年的布展别具匠心,大家都在此下了不少功夫。”来自美国的刘先生已连续两年参加古玩展,他认为家家这么注重布展,旨在凸显古玩艺术品的品位和价值。“香港国际古玩展的国际化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据刘先生介绍,无论是美国纽约还是英国伦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等地举办的古董博览会,布展也成了各参展商的一道“杀手锏”,家家都力求出新,显然与内地某些古董博览会停留在“摆地摊”的状况截然不同。
  热门品种到场
  作为古玩艺术界的年度盛事,由著名古董商翟健民先生倡导的这一古玩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市场“流行色”的发布台。陶瓷、玉器、家具、佛像、金银器、钟表、丝织品及竹木牙角雕等,在向参观者诠释着古玩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参观者对市场现状及未来有所了解。
  记者看到,除了“清三代”瓷器、明清玉器、铜器、黄花梨家具、唐三彩等市场上的经典藏品外,近来一些热门收藏品种也纷纷到场。像沉香、各种材质的珠串、清代宫廷刀具、高古瓷器、日本铁壶等,都出现在不少参展商的摊位上。一位来自欧洲的参展商告诉记者,这些热门品种尽管是他们参展古玩艺术品中的“小点缀”,但看的人可不少,成交也不错。
  当然,经典藏品永远不缺观众。像香港永宝斋就是此次最受关注的展位之一,现身于此的中国顶级古玩艺术品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尤其是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粉彩婴戏图双龙耳大尊,高达73.6厘米,不仅器型端庄、绘工细腻,而且十分难得,堪称此次古玩展上最靓的明星。此外,清乾隆白玉雕梅花双连香插、乾隆珊瑚红云龙纹鸡钮盖高足杯、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罐等也都成了藏家最关注的展品。
  “David Baker & Chris Sheffield”同样是展会上最具人气的展位之一。每天一开展,这里总是人头攒动,询问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主人不时地为出售的古玩在打包,忙得不可开交。一位东北小伙连续两天都驻扎在这里,第一天购藏了一件铜炉,第二天一早带着朋友们再度光临,又是两件艺术品被其拿下,让主人——来自伦敦的古董商很是欣慰。
  行情依然火热
  记者发现,不少展位成交不错,尤其是一些偏中低档次、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古玩最有“卖相”。像小巧可人的白玉摆件、挂件,清代薄胎小瓷碗、绘制精细的鼻烟壶、置于掌中的银制品,包浆不错的竹笔筒、小铜炉……都成了炙手可热的艺术品。相比之下,不少“大物件”倒是表现平平,特别是身价不菲的古玩,在赢得众多参观者啧啧赞叹声的同时,却乏人为其倾囊而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经济不好对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尽管在弱化,但那些“高精尖”藏品的购买力还是不如前两年那么强。来自北京的王先生则道出,今年的古玩艺术品涨了不少,“大体涨了20%到30%,而不少行家却拿去年的市价来购藏今天展会上的藏品,怎能不影响成交?”据了解,近来古董商去拿货尤其是叫座的艺术品是越来越难,为了征集到一件好东西,成本往往会加大不少,“怎么办?显然要反映在古玩艺术品的身上。”一些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不过,不到四天的展会还是让不少行家里手收获颇多,特别是来自内地的一些藏家更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参展商们也露出了笑容,随着藏家队伍的日趋扩大、收藏理念的日趋成熟,文化价值、收藏价值颇高的古玩艺术品越来越有受众。“明年我们还会来参展!”几位欧洲古董商极为肯定地告诉记者。今年古玩展还未闭幕,不少人都对明年展会表现出浓厚兴趣,据说明年参展商数量有望再有所突破。
  这么多精美的铜器、瓷器,真是看也看不够啊。
  玲珑珍玩可是古玩展上最有“卖相”的宝贝。
  1.这件玉器真不错,可得好好看看。
  2.看好一件古玩还不忘多找几个人来参谋一下。
  3.人满为患,老板已经应接不暇了。
  4.买卖成交,包装也要精心。
  5.各类玉器小件琳琅满目。
  6.拥有275年历史的国际知名钟表品牌雅克德罗
  带来了经典名表。
  7.清乾隆粉彩婴戏图双龙耳大尊,这可是此次镇   展之宝啊。
  8.展品布置这般精心典雅,如同博物馆一般。
  9.国际古玩展上的高古瓷可是在内地不多见的。
  从 Art HK 到 Art Basel
  ◎文、图/本刊记者 王雪冬
  5月23日至26日,全球最富盛名的巴塞尔艺术展首次登陆香港,艺术强势来袭。从开幕到闭幕,这个由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变脸”的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用“爆棚”两字来形容并不为过。每天大门一开,天南海北的人就迅速涌入,偌大的展厅却有几分拥挤,即便晚上7点结束展览时,一层和三层的展厅仍是人头攒动。
  于2007年诞生的香港国际艺术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已跻身于世界著名艺术展会之列,去年又被全球最富盛名的巴塞尔艺术展主办机构收购。巴塞尔艺术展首次登陆香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是香港国际艺术展的一次华丽转身。“今年肯定是好于去年的。”特意从台湾来看艺术展的李小姐对此次展会给予了肯定。
  曾三度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展的内地画廊——北京公社的总监也对媒体说道:“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首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较此前的国际艺术展更是青出于蓝”。来自美国的策展人Richard则说,今年展会无论宽度、深度还是参观者的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展会的布局和设计让所有参展商融为一体。“我们获得强劲的销售成绩,显然这里是收藏西方艺术的市场”。
  据了解,此次展览阵容强大,共有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45家画廊参展,包括了白立方、高古轩、佩斯、大卫·茨维尔纳等世界知名画廊,展出了超过3000名来自亚洲和西方艺坛新星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大师的作品。4天的时间,国际知名画廊的掌门人、策展人、艺评人、艺术家、收藏家以及诸多艺术爱好者们不约而同出现在展会上,他们希望在香港能看到更多绚烂的艺术作品,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穿梭展场,各种各样当代艺术品都会抓住你的目光。大到数米高的装置艺术,小到托于掌心的玲珑制品,既可品味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赵无极、朱德群、常玉等大师的经典之作,也可感悟草间弥生、张晓刚、岳敏君等当红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油画、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不管何种艺术形态,不管口味轻重,都是文化、美学、观念、艺术的凝结与爆发。
  众所周知,巴塞尔艺术展是全球举足轻重的艺术博览会,被称为“国际艺术界的大会师”,主办方对参展画廊有严格的审查筛选标准,而展出的艺术品都堪称现当代作品中的重要之作,这也让该展会在全球诸多艺术展会中脱颖而出。此前,该展览只在瑞士巴塞尔和美国迈阿密海滩举办,此番登陆香港,也让巴塞尔展会的格局发生变化。据了解,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有超过50%的参展画廊来自亚洲和亚太地区,这样的比例设置是其他两地展会所没有的,由此也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探索亚洲现当代艺术难得的机会。
  此次参展的亚洲画廊包括香港的艺倡画廊、台湾的大未来林舍、日本的三潴画廊以及中国内地的长征空间、沪申画廊等,他们所带来的艺术作品都堪称亚洲现当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展览现场可以注意到,这些画廊中的很多艺术作品都已经打上售出的标签,足见市场的火热。一位来自比利时的收藏家向记者表示,此次来到香港,在这个平台上能看到这么多的亚洲画廊,深切感受到了香港市场的巨大竞争力,真是不虚此行。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legler认为,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落地生根的重要原因就是来自西方的画廊和收藏家被这里蓬勃发展的市场所吸引,这不仅是画廊和收藏家的盛会,不仅是亚洲艺术与西方艺术的一次对话,也是对亚洲艺术的一次梳理和探索。“巴塞尔香港首展也让亚洲艺术加速了国际化步伐”,很多业内人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1.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
  追随者蜂拥而至。
  2.夸张?奇幻?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处处有惊奇。
  3、4、5.不管何种艺术形式,不管口味轻重,都是文
  化、美学、观念、艺术的凝结与爆发。
  6.小朋友,怎么看得这样出神啊。
  7.每个展位的设计都别具一格,如同画廊中徜徉。
  8.哇!好精巧啊!
  9.它是怎么浮起来的,真神奇!
  巴塞尔艺术展首次登陆香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是香港国际艺术展的一次华丽转身。此次展览可谓阵容强大,共有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45家画廊参展。
  光看还不够,对作品品评一番才不虚此行。
  前卫艺术品最为吸睛。
  可爱的甲壳虫,你这是怎么了?
  苏富比展示水墨新世界
  中国当代水墨近来风头强劲,除了在内地拍场上表现不俗外,还吸引了苏富比、佳士得两大著名国际拍卖公司的关注。在今年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苏富比和佳士得相继推出了以中国当代水墨为主题的展售会。近期,香港苏富比又在其艺术空间推出了两场当代水墨艺术展。
  只展不售的“70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囊括了16位出生于1970年后的中国内地和香港艺术家作品,可谓香港首个同类型当代中国水墨收藏展,参展画家包括来自中国内地的郝量、彭薇、杨泳梁,以及来自香港的管伟邦、黄琮瑜及梁嘉贤等,为观者带来探索年轻艺术家作品的良机。
  同期举行的“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展售会)则呈献了20余件来自12位香港艺术家的画作、装置艺术及雕塑作品,包括徐世琪、李展辉、郭瑛及韦邦雨等,演绎香港艺术家对新水墨的思维,并透过水墨精神去回应现今世界急速的变化。
  中国当代水墨的强劲势头从纽约刮到了香港。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上演的两场当代水墨艺术展极好地诠释了当代水墨的新风貌。
  上图:郝量 《寻找李公麟(一)》 设色绢本 印花有机玻璃
  2009 年作 尺幅:120厘米x130厘米
  右图:管伟邦 《竹林》 2013年作 16联幅 设色画板
  尺幅:240厘米x184厘米
其他文献
8051万港元成交的《荷塘野趣》、7404万港元拍出的《凤箫图》、4803万港元易主的《峨眉华严顶》……这个春季,张大千堪称拍场最热的近现代书画大家,上拍的精品几乎件件热卖,“大千热”卷土重来,价格逐渐攀升,也成为今春中国书画市场回暖的重要指向标。  状元非他莫属  2308万港元的《蕃姬醉舞图》、2702.5万港元的《乙巳泼彩》——在今年4月的香江拍场,张大千先声夺人、两夺状元,分别是香港苏富比
期刊
竹雕笔筒是传统文房清玩器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竹雕笔筒差不多占据了全部竹雕艺术品类的三分之一。自从明代中晚期竹雕笔筒开始盛行,各种工艺技法便不断加诸其身,蔚为大观。简略来看,明清竹雕笔筒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意蕴最主要的无外乎两种,一种以“技”见长,雕工繁复,深雕细镂,精细玲珑,尽显刻竹人手上的功夫;另一种则是以“意”取胜,不施繁复雕工,浅刻即止,更注重彰显文人画的笔墨韵味。  雕镂与
期刊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炎炎夏日,闲暇之余,手持一柄折扇,开合把玩之间,自有儒雅风度。如在扇面上绘饰物象,对中国人来说就更有说不完的意味。  缘起  折扇起初是作为一种实用品。它的形状、尺寸、选材都是本着实用而考虑的。它简单轻便,开合自如,便于携带使用,轻轻摇动,微风拂面。  折扇据传是来自东邻,在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由日本传入中国。《宋史》记载这次
期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再过一年半,这幅场景就会出现在北京颐和园了,只是诗文要改成:“你坐在轻轨里看风景,看风景人在颐和园里看你”。  别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就现在,颐和园南墙外不远处,原本密布的雪松早已被连根拔起,在那里,将会竖起一个个钢筋泥墩,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将在此穿行。这个“暗中”进行的工程近期被颐和园周边的居民发现。而在此之前,这个消息从未见诸报端。当整个工程已然“暗战
期刊
2月21日,在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备受关注的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在各界人士的见证下宣告成立。与此同时,作为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活动,为期四天的“首届全国纸制收藏品交流交换活动”也拉开了大幕,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纸制品收藏爱好者、经营者不亦乐乎。  东西交流 南北互动  四天的时间里,报国寺收藏市场内始终都是彩旗招展、人头攒动,书刊报纸、资料文献、票证门券、标识火花、连环画、扑克牌……丰富多彩的纸制收藏
期刊
新中国第一枚『国印』,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这枚国印是如何诞生的?  镌铸国印花了多长时间?  谁承接的国印镌刻任务?  谁亲手执刀镌刻的国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被称为新中国第一枚国印。此印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年至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各种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权力时钤印公文的凭证信物,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长期以来,有关这枚国印的镌铸细则和印文的确定
期刊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由于材质的约束和纯实用的诉求,早期的扇子几乎都是素面,直到以丝织的薄素绢裱糊的纨扇出现,扇子的装饰性与文艺性才开始凸显开来。  纨扇即团扇,纨扇之名,源自其最早的丝织材质;团扇之名,则出于其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形似明月的形状。如果细分开来,团扇在形制上又可分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角形等多种样式。  素以绚兮 微风徐来  “团扇
期刊
最后,报告认为,展望2014年,国际经济总体趋稳,但内需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作为经济工作主要思路,提出要实施“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以稳促进,努力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此背景下,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预期仍将保持在7%以上的稳定增长水平。因此,作为宏观经济风向标的拍卖流通领域预计2014年也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相对趋缓。  其中
期刊
以弘一大师为主策划,由丰子恺先生作画、并与弘一大师等合作诗文及书写创作的《护生画集》六集,因其创作之漫长、内涵之丰富、经历之曲折、影响之深远,素在海内外艺学界享有盛誉。5月至7月,《护生画集》原作终于在浙江省博物馆展露真容。  《护生画集》融合“释、儒、道”三大思想作为其创作基础,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把人们日常熟知的牛、羊、猴、鸡、狗、猫、鸟、鹅、杨柳、花卉等动植物作为创作基本素材,将
期刊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翩翩素园,清风载扬”,不知从何开始,文人们爱上了这一把小扇,让它和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紧密联系起来。在墨汁浸染的笺纸上,由一把精美小扇铺展开去,绵延出文人贤士的一片风雅,也同样印染开美人佳丽的一片欢愁。  《牡丹亭》里,杜丽娘那把典雅的折扇轻抖开来,再与春香那柄活泼的小团扇相配,怎么“扇”不出满园春色、鸟语花香?  知己相遇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