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创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对如何创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通过教学实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
  新时代的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合作者。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新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良好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如何创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浅析如何创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堂好课,从创设情境开始,教师深研教材,把控知识点,有目的设置问题,注意问题不要太难,要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创设问题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简单问题中进入一节课的学习。好的情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平時多以新旧知识结合点,以及尽量贴近生活。例如:我在讲述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常引入生活实例,比如利润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表演。进而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而在讲述几何时,要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课件、视频、实物让学生观察。有效的创设情境,为一节课助力。
  二、展示目标,明晰知识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方向标,是一节课的“导航”。学生明晰了目标也就明晰了一节课应该掌握什么,哪些是重难点,应该掌握什么程度,同时教师也掌控一节课的方向。
  三、探究学习,自主互助
  探究学习,自主互助是一节课重点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本节课的关键。在平时教学中,我又细分以下环节。
  1、提出问题,自主解决
  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或看书自主完成,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完成问题,并及时反馈。
  2、生生合作,互助学习
  当问题相对复杂时,促使生生合作,自主探究,并结合已分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要控制课堂的走向和节奏,关注学生的发展,避免表面的热热闹闹,小组达成一致时,选取代表表达本组的观点。结合描述,进行总结,当遇到观点有偏颇时,要多多鼓励,给予中肯评价,不要打消学生的进取心,并采取组间合作,结合大家的力量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如果问题很困难,教师进行点拨。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及时把握节奏,充分的给予评价,发挥小组的凝聚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3、总结规律,归纳要点
  在合作互助学习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要点,学生经过上面的学习,针对问题的解决,总结解题方法,规律,归纳要点,采用学生归纳,生生补充,教师点拨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解题过程中,数学细节的变化,突出方法的探研过程,以及方式方法为后续学习助力。
  四、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随堂检测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也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过程。因此,采取练习为主,巩固新知,多以基础题型为主,但也要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让学生巩固新知的同时也能能力提升。我在教学中,常常将已分组为单位,采取竞赛比拼的方式。给出本节课配套问题,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解决,然后组组分享,看哪组掌握的更好给予奖励,整个过程中多以鼓励为主,多用评价语句,激发学生进取心。同时多关注学困生的解题情况,以便更好帮助其提高。
  五、质疑释疑,答疑解惑
  针对解题过程的中某个问题,可以是解法,知识点运用等问题,让学生或教师提出相应疑惑部分,或者是多种的解决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这项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回忆本节课都学习到了哪些内容,通过练习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学生总结归纳,当学生总结归纳不全时,让其他的学生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作业是巩固提升本节课知识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作业可以巩固新知,也可以拓宽知识面,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兼顾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因此,我在设置上由基础题,必答题,选做题构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益。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前预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前预习,让学生粗略的感受新课知识点,并粗浅的探研,找到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点,有效的课前预习,使得学生学习更加游刃有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多利用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是一味的鼓励,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充满自信心,更好的融入课堂,突出学生为主体地位。
  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深研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新型教学模式,发挥高效作用,提高学生成绩,打造优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亦呈现出根本性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是生机蓬勃,对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改革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符合国家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积极主动有效地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思政教育模式,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关键词:思政教育;小学;新媒体;探索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新媒体教学的科学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
期刊
摘 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如果同学们没有将微观与宏观紧密联系起来,就难以完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符号的抽象思维过程,这样就容易导致化学学习困难和死记硬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见宏思微,以微窥宏”的的宏微结合思维方式,能很好的促使学生具有综合分析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自然、社会、生
期刊
摘 要: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出发,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更好的去开展自主独立学习,作为教师就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探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策略。小学课堂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课程,怎样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质量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综合各个学校的特点,对目前的现象现状做一个分析,为了共同的良好课堂氛围献计献策。  关键词:数学教育;课堂效率;学科建设  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期刊
摘 要:初中生来到九年级就意味着即将接受中考的洗礼,中考作为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一直受到教师及学生的关注。语文作为一门主要学科,相关的复习课是教师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教材内容的繁杂,如果只是一味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复习,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点一定达不到教师的预期效果,为此,教师可以考虑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本文则是就九年级语文复习课翻转课堂构建为议题展开论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我们的小学生则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对于这样一门学科,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往往会让他们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恐惧感,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
期刊
摘 要: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的主观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极为关键。因此,为更好的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探讨自学能力培养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学能力;教学措施;教学问题  文学是作者与生活的交流,语文是学生与文学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针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需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学修养。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事业当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的关键,可以说,物理实验室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积极的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的关键方式。因此,本文便针对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合理的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来展开分析,并且试析几点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元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  引言:当前时期,为了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知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加强学科本身在学生体系中的融入性、渗透性,令学生养成独立的学科素养,是作为现阶段化学课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中化学有效性教育为出发点,对有效性论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课程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兴趣培养、活动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加强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有效性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  引言:  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有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中国古典作品,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伦理实践,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整个民族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因。本文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的策略,以期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言教学;汉学;渗透  引言: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文化中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深入人心,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学校接受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广泛实施的背景下,教育研究者们发现核心素养更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发展需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切实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落实在知识教学中,以此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发展语文素养。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语言结构与运用视角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旨在于通过提高教学实效性,发展学生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