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血压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特点以及防治效果,分析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苏州市城乡两个地方的常住居民35-74岁1617人为研究对象。结果:调查人群男:女为0.82:1,平均年龄50.72±10.43岁,吸烟率29.79%,饮酒率24.30 %;超重率26.41%,高腰围率36.30%,高BG 率11.44%,高TC 率12.86%,高TG率31.35%,高LDL率10.20%,低HDL率20.16%,高血压前期占28.20%(456人),高血压组39.15%(633人)。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的BMI分别为21.7 kg/m2、23.2 kg/m2、23.7 kg/m2,三组BMI总体间差异非常明显(P <0.001);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的腰围分别为74.6 cm、 80.0 cm 、80.8 cm,三组腰围总体间差异非常明显(P <0.001)。 结论:苏州市35-74岁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为39.12%,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28.20%,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与腰围、BMI显著相关。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0112-02
  1 对象和方法
  1.1 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 I III III级高血压的分级按 1999年WH0/ISH推荐的标准进行。肥胖的判断使用体质指数 (BMI),腹部脂肪累积界限用腰围(WC)进行判别,诊断标准参考我国关于超重肥胖的研究结果。
  1.2 抽样方法
  城区选沧浪区1个社区(居委会),农村选择常熟市4个社区 (自然行政村),研究对象为选择地区 35岁-74周岁人群1617人,其中男性729人,女性888人。
  1.3 质量控制
  包括调查员培训、调查过程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4 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直接询问法进行,对个体对象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教育、职业、高血压的现患状况及家族史、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等情况进行调查。
  1.5 体检
  血压测量采用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的诊所偶测血压方法,身高、体重、腰围按照国际统一方法进行测量。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不同率之间的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高血压的一般流行特征
  调查人群1617人中,男:女为0.82:1,平均年龄50.72±10.43岁,吸烟率29.79%,饮酒率24.30 %;超重率26.41%,高腰围率36.30%,高BG 率11.44%,高TC 率12.86%,高TG率31.35%,高LDL率10.20%,低HDL率20.16%。
  2.2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一般情况比较
  调查人群中血压正常组528人、高血压前期456人,高血压组63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2.65%、28.20%、39.15%。三组间男女性别比例、农村和城市比例总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三组年龄分别为50.4±10.2岁、49.5±10.3岁、52.0±10.5岁,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01),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组的患病率迅速上升,表明年龄是高血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三组间收缩压均值分别为108±8 mmHg、125±7 mmHg、138±24 mmHg,舒张压均值分别为70±6 mmHg 、80±6 mmHg 、83±12 mmHg,三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总体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01)。
  表1 血壓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一般情况比较
  *与血压正常组相比,P<0.05;#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P<0.05
  2.3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一般特征比较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的吸烟率分别为27.8%、31.4%、30.3%,饮酒率分别为21.6%、25.9%、25.4%,三组吸烟率、饮酒率总体间无明显差异(P =0.626,P =0.314);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心血管家族史率的分别为8.9%、10.1%、9.3%;高血压家族史分别为34.7%、25.3%、40.4%,三组心血管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率总体间无明显差异(P =0.935,P =0.698)。
  表2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一般特征比较
  2.4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危险因素均数的比较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的BMI分别为21.7 kg/m2、23.2 kg/m2、23.7 kg/m2,三组BMI总体间差异非常明显(P <0.001),高血压前期组BMI与血压正常组,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表明随着BMI值的上升,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迅速上升,BMI值的上升是导致血压上升的重要因素;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的腰围分别为74.6 cm、 80.0 cm 、80.8 cm,三组腰围总体间差异非常明显(P <0.001),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分别与血压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表明随着腰围增大也是导致血压上升的重要因素与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关系,腰围增大也是导致血压上升的重要因素。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空腹血糖分别为174.7 mg/dl 、173.0 mg/dl 、177.9 mg/dl ,三组空腹血糖总体间差异非常明显(P <0.001),高血压组与前两组空腹血糖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高血压与空腹血糖上升有关。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TC分别为174.7 mg/dl 、173.0 mg/dl 、177.9 mg/dl,高血压组与前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血压患病率随TC升高上升明显,提示TC升高与高血压有关。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甘油三酯(116.5 mg/dl、120.1 mg/dl、120.4 mg/dl)低密度脂蛋白(96.3 mg/dl 、96.3 mg/dl、99.2 mg/dl)有上升趋势,但三组总体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48.9 mg/dl、47.4 mg/dl、48.8 mg/dl)三组间变化趋势不明显。见表3   表3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危险因素比较
  (连续变量)
  注:各因素均为非正态分布,故用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表示
  *与血压正常组相比,P<0.05;#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P<0.05
  2.5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危险因素率的比较
  通过对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三组的体重指数超重率比较分析发现,三组超重率分别为15.2%、28.1%、34.6%,三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01),腰围的异常率为22.3%、41.4%、44.2%,三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01),提示超重和腰围异常是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三组的总胆固醇(12.1%、12.7%、13.6%)、甘油三酯(28.8%、31.8%、33.2%)、低密度脂蛋白(9.8%、12.7%、13.6%)的异常率有递增的趋势,但三组间均无有显著差异,表明血脂三项异常率随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危险因素如空腹血糖的异常率是高血压前期组最低(9.6%)、其他两组略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率是高血压前期组最高(21.9%),其他两组均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三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见表4
  表4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危险因素比较
  (分类变量)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有以下特点:
  3.1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变化明显上升,本研究发现高血压前期以及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增高均与年龄有显著关系,男性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趋势明显,而女性则随年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城乡间、男女性别间没有明显关系。据国内一项对老年人高血压的前瞻性研究显示[1],男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女性的2.2倍。因此,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要大于女性。本研究中发现,60-74岁年龄段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从35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不断上升,因此对城乡、对男女在35岁以后都要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加强对男性高血压的防治意识宣传,提高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危险。
  3.2 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血压有较明显的遗传性,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是高血压病人,那就成为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我国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发现有家族性高血压及明显的遗传倾向。但本次研究未发现明显相关,可能与本次研究病例数较少有关。有研究表明,短期吸烟可以引起血压暂时升高,但长期吸烟与高血压发生之间的联系还不清楚[2]。但多数研究认为,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3],但本次研究我市饮酒率24.30 %,未发现与饮酒有明显相关。血压与血糖关系。
  3.3 有研究指出,人群血压水平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体重指数[8],平均体重指数高的人群其平均血压水平也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苏州市人群中,高血压组的体重指数均值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表明超重或肥胖与苏州市人群高血压密切相关。腰围同体重指数一样,也是衡量一个人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将腰围过大称为向心性肥胖。本研究结果表明,腰围过大与苏州市人群高血压密切相关,这与本次对体重指数的分析结果一致。国内武阳丰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5],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预示指标。本研究还通过均数与异常率分析结果均显示,超重和腰围过大于高血压密切相关,与高血压前期也有显著关系。回归分析也发现高血压组年龄、高BMI、高WC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血压前期组,高WC有显著差异。表明腰围的变化对苏州市高血压前期进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3.4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与脂质代谢紊乱常合并存在,血压与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6],国内外均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人群的血脂水平特别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11]。本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人群中,高血压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血压正常组,但高血压组的甘油三酯有显著意义,提示苏州市人群高血压与总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本次调查可以看到,我市人群超重率26.41%,高腰围率36.30%,超重和肥胖、腰围超标是己经明确的影响血压水平的因素,我国报告的在医院和工厂职工超重志愿者中進行的以膳食干预方法减肥的预试验表明,超重者减重后血压下降明显[8]。同体重指数紧密相联系的是体力活动与膳食营养,两者不但影响体重指数,也是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龚兰生.硝苯Q治疗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前瞻性研究【Jl.中国医学科学 杂志,1991, 6 (3): 32.
  [2] Niskanen L, Laaksonen DE, Nyyssonen K, et al. Inflammation, ab- dominal obesity, and smoking as predictors of hypertension[J ) . Hy-pertension, 2004,44(6):859一865.
  [3] Wildman RP, Gu D, Muntner P,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hypertension subtypes in Chinese men[J ].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5, 23 (4):737一743.
  [4]Van den Elzen AP, Sierksma A, Oren A,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aortic stiffness in young men and women( J).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5,23(4):731一735.
  [5]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高血压患者超重与非超重与心血管病危险性的关系【Jl.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2.
  [6] Sesso, Howard D ScD, Boring,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lasma Lipid Lvevels and Hypertension in Women[ J ).Arch Intern Med, 2005,165:2420一2427.
  [7]Kayoko IR, Masaaki S, Ylsioy凡et al. Hyper apobetalipoproteinemia withcompositional abnormality of LDL and IDL, a Characteristic Lipoprotein Altera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l . AIH, 2000, 13(6):617一624.
  [8] Zhou BF,Wu YF,Yang J,et al.Overweight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s.lntem J Obesity,2000(4):112-114
其他文献
(一) 改革开放10来,我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发展变化面前,学校教育若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就不能与不断发展的环境相适应。改革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但是怎么改呢?
在约束组之阶m为任意的普遍情形下论证完整性的一个判据,并导出分析力学中等时变分算子δ_v、δ_p、δ_e彼此等价的一个充要定理,提出新算子δ_v-、δ_p-、δ_e-
尊敬的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秘书长许锦枫先生,陆长安先生,尊敬的印刷业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金秋时节,是勤劳人收获的季节;在这硕果累累的佳期,在重庆宏劲印务的大力支持
近期有印刷企业、协会、外贸公司人士来电询问,进口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器CTP和苯胺印刷机及印刷速度≥350米/分钟的凹版印刷机等14种印刷设备及零部件除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
目的:针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80例产妇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同。观察组给予
【摘 要】 目的:对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
随着我国证券经纪市场竞争的加剧,证券经纪人制度因巨大发展空间得到证券经纪市场青睐,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证券经纪人市场面临诸多法律风险,进而危及投资者利
青年人脑卒中是指18~45岁之间青年人发生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我国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欧美发达国家的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5-8%。青年脑卒中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10%左右。因此,如何选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社会负担,己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运用运动功能量表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择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变化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项别具风格的拳术。目前不但在民间,在高等院校以及中医药院校中,也定为体育课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各校教师在太极拳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