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从好的课堂导入开始。一直以来,研究者从导入的概念、作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本人讲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对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的问题导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课堂;问题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94-01
  优秀的语文教师特别注意课堂导语的设计,而在众多导语的话设计中,又多选择设计问题进行导入。问题导入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运用问题导入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导入也时常收不到预想的课堂效果。那么,高中语文课堂如何运用问题导入呢?本文针对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的一些问题,对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究。
  一、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的作用
  问题导入,当以问题为中心和落脚点,课堂以一个主要问题开始,最后问题得以在课堂中解决。相较于其他导入方法,问题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指明学习的思路和内容。
  (一)启发学生思维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课堂导入设计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一节课思路的开始。比如设计《沁园春长沙》一课的导语,可以以诗人的身份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导入,也通常用学生学过的《沁园春雪》复习导入,两种导入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接下来课堂内容要学生对比分析词中秋景的与众不同,学生在思维方面就缺少了一些准备,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很难得到充分的训练。如果在设计导入时,能有一个思维的引导,提出一个诗人们笔下秋天是否相同的问题,就会自然的与学生思维、课堂思路衔接。
  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思维过程,课堂学习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用问题导入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领起教学内容
  问题导入中的问题不是单独存在的,与课堂中的其他问题相互关联,构成一个课堂问题系统。所以,导入设计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接下来的课堂内容的,或者是接下来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整个课堂内容中起到领起作用。如设计《鸿门宴》,这是展开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争斗,整个课堂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那么在导语设计时设计一个“项羽为什么要打刘邦”的问题,就会和课堂的其他问题如“项羽会打刘邦吗?”,“项羽该不该打刘邦”,“项羽与刘邦谁胜谁负?”等问题构成问题系统,从而穿插起所有的教学内容。
  二、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存在的问题
  以问题导入课堂是教师普遍使用的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效果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能够利用导入提问,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与课堂内容有机融合最终取得满意的效果,有的教师在运用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却又难以找到原因。结合教育界的实践和经验,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运用时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问题设计脱离学生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而追求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所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导入定下教学方向。在设计问题时,如果角度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自然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展开教学;若相反以教师为中心,问题就难以发挥作用,当然问题导入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现行的教学中,其中脱离学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过难,学生望而却步;问题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动力;问题脱离学生生活,难以激发兴趣。
  (二)问题设计脱离教学
  导入是课堂的一个环节,不可脱离课堂单独存在。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师追求课堂问题的新颖、有趣,为引起学生兴趣而设计问题的现象,导入固然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追求有趣忽视与课堂内容的衔接就不足为训了。
  在教学中,同样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导入新课,效果却大相径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设计脱离教学。比如教学《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诗歌的代表,是现代离别诗的经典之作,课堂的重点是对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赏析,那么导入时设计有关徐志摩爱情故事的导语就不合适了。徐志摩的爱情经历自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带动课堂的氛围,但是这与诗歌描绘的剑桥画面、诗人的离别情都不相符,不能衔接,或者说对课堂主要内容的展开并没有起到基本的铺垫作用,没有为学生的学习做准备。这样的设计就不可避免走向失败。所以问题设计,虽然在导语部分,却不可不关注课堂整体,问题必须为课堂内容服务。
  三、高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入设计方法
  好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好的导入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导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问题设计要难度适宜和探讨价值,要切合教学内容。具体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设计问题难度适度
  导入是学生学习的开始,问题设计不能过难,过难的问题挫伤学生积极性,所以选择一些故事性、情感性比较强的问题导入,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尝试,那样才能激发学习动力,思维上避免问题的抽象性。比如设计《兰亭集序》,以对待人生的态度导入就显得抽象,以学生的经历此时谈这个问题并不会有预想的效果。那么问题是否可以设计的简单一些呢?简单的问题难以勾起人的求知欲,也是不可取的,设计问题要把握问题的难度适中,让学生有尝试的渴望,又最终有解决问题的收获,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标准是,问题要适合学生,所以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是设计问题的基础。
  (二)问题指向明确
  设计问题要明确。在导语之初需要一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问题不宜过多,多则指向不明,多则显烦乱。在设计主要问题是另外要注意的是,设计时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应与课堂目标结合,共同构成课堂教学。也就是说问题应该指向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知识学习的构建。在实际教学的操作中,经常出现问题导入与课堂内容脱离,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如设计《小狗包弟》,问题设计有关巴金做的一次错事,并就此问学生的想法,这样对文章主旨和感情的理解已成障碍。
  (三)多角度選择问题
  好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怎么样进行设计呢?一般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设计方法有这样的特点,如可以利用文本本身的冲突,通过发觉冲突,分析冲突,解决冲突激发学生兴趣,串起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陌生化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如在学习孔子、屈原、鲁迅等妇孺皆知的名人时,学生很容易因为熟悉而缺乏兴趣,其实学生的熟悉只留于表面皮毛,而对人物的作品风格,人的精神品质并没有深刻的理解,那么在设计时教师应该将这种熟悉陌生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古往今来,我们都知道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展开学习,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但是,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以英语学科为例,分析了我们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86-02  英语是一门语
【摘要】跨科室联合培养教师模式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我院通过跨科室联合培养骨科康复教师的项目实施,有效的解决了跨科室教学的难题,提高了教师康复治疗理疗和技术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联合培养;骨科康复教师  【基金项目】此研究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4G053。  【中圖分类号】R-4;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目的由于缺血坏死而导致心肌细胞的减少是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衰竭的一个共同特征。对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治疗主要集中于改善心肌的血供,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却不能使心肌细胞再
【摘要】学前儿童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需要借助符号系统作为工具。绘画和语言这两个符号系统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发展、互动互应的关系。想象力的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儿童绘画、语言能力的提高,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循环往复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绘画;语言表达;内在联系;启示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8
【摘要】队列是全世界所有现代军队都必备的项目之一,现代军队士兵都需要经过“新兵连”的训练,包括院校学员,这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所有的队列训练都是为了培养士兵对指挥体制的无条件服从,因此学员的队列意识必须只强不弱,在这样的预备性训练条件下,学员的出身、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都不重要了,这是最能体现集体主义和人人平等的环境。练兵先练心,讲团结讲平等,发挥学员的创造性。  【关键词】队列意识;纪律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提高教师待遇和教师队伍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对于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的关注却少之又少.整个教师群体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部分中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人员组成部分,是发展长白山区域及其它山区特色农业的基本支撑。  【关键词】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创新;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92-01  白山市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是白山市唯一所以培养农村实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发挥着的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91-01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提高教师
【摘要】机械能量守恒是物理学中一条重要的定律。本文以高中教材为例,结合文献阐述了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类的学习技巧,在技巧上着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研究,对此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对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有效,同时也可以为高中同学提供一些思路希望可以对物理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械能守恒;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都迅速的发展起来。随着我国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和教育部门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高中的物理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性思想、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等多种多样的作用。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对当今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细致的思索和更为深入的探讨,探寻物理在素质培养教学方面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