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常规生活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 “千般呵护,不如自护”,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是,更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常规生活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幼儿的常规生活呢?
  一、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纲要》指出:“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未完善,他们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为了避免让幼儿发生意外,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也就是说,幼儿的一日生活随时都在观察、都在学习。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
  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在传统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取限制幼儿的行动及活动范围的方法,禁止幼儿:“不许动,不安全”“离这远一点儿,太危险”。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就是对幼儿的事情包办代替,幼儿在过度的保护中失去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学习机会,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往往是毫无办法。因此,不如让幼儿主动的去发现、去学习。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给幼儿技能,更应该让幼儿学会方法。例如:结合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制定规则。有这样一个实例;在一次下楼梯时,由于幼儿的互相推挤,有一名幼儿摔倒了,教师趁机让幼儿讨论:“这样上下楼是不是很危险?”“在上下楼梯时,怎样才能不摔倒?”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制定了如下规则:“上、下楼时一个跟着一个走”, “慢慢地走,不推挤小朋友”, “不能跑,也不能跳”。还创编了一首安全儿歌:小朋友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你不推我不挤,高高兴兴走下(上)楼……在以后的活动里,教师还利用适当的机会引导、启发幼儿制定了室外游戏安全规则、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区域活动的安全规则等。这些规则是师幼共建的,幼儿对它认同,因此,在活动中都能够遵守。
  其次,创设安全的环境。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还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创设班级的安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例如:在班级室内外墙壁粘贴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标志,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标志的含义,并遵守。还请幼儿间相互监督,每周评选出班级的“小小安全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中,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另外,培养幼儿的安全能力,学习保护自己,还应明确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入园、离园时要和家长“大手牵小手”;在吃汤菜时,请幼儿先尝一尝,别烫着;吃饭时不说笑、不玩餐具,入厕看看地面是否有水等,让幼儿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学习保护自己。
  二、结合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教师结合主题,开展丰富多采的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在《火险逃生》的活动中,首先教师对幼儿讲解发生火灾后如何进行逃生,然后带领幼儿进行情景模仿。在活动中幼儿认真学习教师讲解的方法,并在教师的启发带领下,用小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有秩序的沿着安全出口逃离“火灾现场”。看到孩子们在成功逃离“火灾现场”后长长出了一口气的样子,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火灾一样。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致很浓,并在活动中掌握了火险逃生的正确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通过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例如:在情境游戏《迷路的小花猫》、《妈妈你在哪儿》等活动中,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特征。通过这些游戏,促使幼儿面临困难和危险时,学会镇定,不慌张,能够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可见,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同时请家长配合,与班级安全教育同步。例如:班级开通家园联系“法制安全专栏”,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法制安全教育的动态;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法制安全讲座,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法制安全常识,提高家长自身的法制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和防范方法,如: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自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请可靠的邻居帮忙或者打相关的安全电话等常识。幼儿园还要引领幼儿走进社会化的大环境,利用基地开展激发幼儿的法制道德的活动。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的同时,组建了班级家委会、家长志愿者队伍,利用基地园开展了以教研组、班级为单位的各项亲子活动。如我们利用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经过讨论,与家长一起精心准备了一份送给老人的礼物,家长们自带血压器、洗发膏、抹布等为老人服务,送去了关爱,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关心老人、关爱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
  家园法制安全教育同步,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的实质,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将法制教育渗透其中,增强幼儿自我保护地意识和能力,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个平安、健康、快乐地童年。
其他文献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我们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低效率课堂也会经常出现在我们教师面前。怎么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兴趣是激活教学的手段  兴趣是喜好的情绪。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喜好情绪。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和态度,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的探究新知,开阔视野,激励学生用心钻研、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功能,发挥审美教育功能,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塑造美丽人格,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丽人格;塑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
期刊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由于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思维方式不同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相关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
期刊
EEPO-有效教育课程改革已在铁山港区启动。201 3年5月8日至11日,在铁山港区南珠会堂由钦州学院梁庆院长为团长的团队进行EEPO基本功培训。我校组织二十多位老师参加培训,听取了梁庆院长的精彩讲座,专家示范,团队训练与互动交流。开展说课、上课、评课以及成果展示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备课方式进行了培训,使我们初步掌握了要素组合,经典性评价,5J基本要素,图文结构备课方式。还进行了多次别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活动。在聋校数学教学改革中,应以教师指导,聋生主体、自主的探究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激励聋生学习信心,从聋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数学能力;实际生活  朱慕菊司长说:“面对21世纪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探索、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学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及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兴趣情境。
期刊
[摘要]我的教育梦是给学生梦想的教育。给学生梦想的教育首先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其次是改变中国家庭教育误区。给学生梦想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心存师爱。  [关键词]梦想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国家庭教育误区 ;心存师爱  美国“亚洲大趋势研究所”所长冯久玲女士说:“给孩子饭吃,孩子能长大 ;给孩子梦想,孩子能伟大 !”最“先进”的教育,是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未来。最“成功”的教育,是让一个人,知道自己
期刊
[摘要]声乐对于人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儿童而言,学习声乐不但要用嗓还要用脑,不但要学习技术也要学习艺术,所以对儿童来说,想要让他们喜欢上声乐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对声乐的兴趣。因此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把握好儿童教学的特殊性,把引导孩子喜欢声乐,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设计好每一节课,合理的选用教材来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在此
期刊
[摘要]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文章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优化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借助语言故事和古诗的阅读对美术欣赏课进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构建开放性课堂,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审美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期刊
大语文就是整体性,小语文就是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林,不见森林”,所学知识,又哪会有科学的系统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的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而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