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执业资格制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面向执业资格制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进行研究。在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下,存在以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践环节等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并且提出解决以上关键问题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培养模式;执业资格;土地资源管理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规范化发展趋势,土地及其相关行业均已设置了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比如土地估价师、土地登记代理人、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等。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国际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反映在土地资源管理教育中的要求为: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按照执业规范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因此,必须认识到执业资格要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形成一种面向执业资格的专业建设思路,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与执业资格制度挂钩,以便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1、从我国开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以来,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没有摆脱教学与实习实践、学历与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相脱节的旧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模糊不清,难以与就业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相一致。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集文、理、工于一体的边缘交叉专业,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技术等知识都有,知识的广泛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我国目前高校的专业教育资源还是很有限的,在实际的操作中,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技术等每个方面都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就会的向“小而全”、“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模糊不清,难以与就业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相一致。
  1.2课程体系设置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强,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专业人才的动态要求相吻合。这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原因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转轨时期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难确定性;高等教育的功利性与课程研制成本高之间的矛盾;课程结构的失衡性与变革的艰巨性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不完善,尤其是课程体系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
  1.3实习实践环节与社会联系不紧密,难以满足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服务于社会的要求。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如不动产估价等,是为了适应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备相关技能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置,经历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逐渐走向成熟。但受从业资格和高校教育资源的限制,学生难以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致使有些高校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直接从事执业资格相关的工作,不被社会所接受。因此,有必要依据社会对土地估价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实习实践环节进行分析,改革实践教学。
  2、为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更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规范化趋势,更紧密联系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面向执业资格的培养模式研究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面向执业资格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2.1将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执业资格要求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实行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主要包括土地估价师、土地登记代理人、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等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动产估价理论方法与实务、经济、金融、会计等基本知识、土地利用、建筑及规划等知识。考试的内容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当前,将执业资格要求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可行的,将之作为相关执业资格的人才储备库是合适的。以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为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动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不动产估价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调查估计显示:就目前中国取得执业资格的不动产估价师总人数来看,社会总需求大于供给。而且由于机构精简和门槛变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人数会越来越少;而房地产估价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职能,只需要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就可以自主进入,因此进入该行业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不动产估价及其相关行业无疑将会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
  2.2结合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执业资格的考试科目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在总结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培养目标、专业要求、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本着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思想和面向执业资格的人才需求导向,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土地管理理论和土地管理实务与应用技术三大模块。模块的内涵和外延清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课程整体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首先必须确定专业主干课。根据专业特点、支撑专业的学科群及执业资格考试科目等指标来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土地是人类的第一资源,土地的经济问题贯穿土地管理的各个环节,而土地管理的各个环节必须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因此“土地经济学”和“土地资源管理概论”必须是主干课程。从土地管理部门的业务来看,土地利用规划是核心,土地的产权产籍管理是基础,而不动产估价则是土地经济理论的实务体现,是基础和核心工作都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和“不动产估价”三门课程必须是主干课程。同时,这些课程也是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围绕专业主干课程,确定学科基础课程、土地管理理论课程和土地管理技术课程系列,就变得相对容易一些,可以确定了经济类、数学类和计算机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体现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性全方位支撑。对本专业而言,理论性课程一定是经济、行政、法律、资源等方向的基本理论课程。土地资源管理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是有目共睹,土地资源管理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土地管理实务与应用技术模块中,应该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灵活合理的设置。第三步,在上述两大指标的引导下,根据知识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及其与主干课程的内在联系,确定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2]
  2.3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实习实践环节
  根据相关执业资格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一、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特色实验室,在学校院系实验中心组建了专业实验室,比如建立不动产估价模拟实验室,从而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巩固不动产估价理论知识,还可以熟悉不动产估价的操作规程,并且可以在模拟实验室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评估各种状况下的不动产价格。二、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活动最终还是要归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社会溶于一体的人才,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至少参加两处的实践教学或实际工作锻炼,从最底层、最基础工作做起,学习整个过程。通过参加具体项目和课题,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巩固,增长实务和应用应用技术的能力。三、实践教学教材大纲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大纲,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各类专业技术规范等其他参考资料等。虽然土地资源管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教材大纲体系,但是要及时与相关执业资格的专业协会沟通更新知识,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既掌握深厚专业理论,谙熟教学规律,又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还善于科学管理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别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使教师能做到一专多能,既具有教师资格又拥有估价师等相关的执业资格。要鼓励教师在职学习,使教师们通过高学历的继续教育提高学位层次以及通过考试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还要加强与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交流。有计划组织教师到相关高校、土地管理部门、相关单位等进行调研、座谈,或请有关专家学者到系里举办讲座。通过这些方式,使教师了解其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情况、生产单位的生产实际及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五、注重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结合,根据执业资格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将学生带到生产实践中去,是必须坚持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参加社会相关单位的实习项目,既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给实习提供了场所,学生更是在生产中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结束语
  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执业资格制度为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社会准入机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融入到这种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当中去。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存在以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践环节等方面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并且提出解决以上关键问题的改革方案,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其他专业提供参考和建议,以便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机制与社会高层次专业人才准入机制能够顺畅地接轨。
  
  参考文献:
  [1]卢新海,黄善林,冯广京等.不动产估价师培养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58-59。
  [2]周兴东,赵长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82-83。
  [3]刘建华,高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61-63
其他文献
摘要:地域经济是指某一地城内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类型,地域经济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考查,从其地域的历史、文化、环境及资源等要素,综合探讨经济发展问题。根据“山海相拥”的独特自然条件,我市把自己定位成生态旅游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中学生物学因渗透着环保教育,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育地域经济;旅游生态经济;生态价值观    何谓地域经济?顾名思义,地域经济是指某一
期刊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范畴。“八荣”对照“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仅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中国高等院校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认为综合性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高校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将大学办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教育机构。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新型综合性大学;研究    恢复高考制度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
期刊
摘要:街舞(Hip-Hop Dance)作为美国黑人嘻哈文化(Hip-Hop Culture)的组成部分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流行,近年来街舞运动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尤其受到青年大学生的喜爱。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街舞的特点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研究街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影响,认为街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塑造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营造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枝园体育文化气氛,促进学生身心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联合作战条件下,空军在面临巨大的物资消耗和复杂的后勤保障情况下,重点建设空中运输优势,提高陆、水综合运输能力,并且以地方运力动员为后盾,以多种手段综合并用的方法提高联合作战空军投送能力。  关键词:联合作战;空军;投送能力建设    未来联合作战,军队重武器和技术装备多,机械化程度高,作战行动受地形、道路限制大。空军后勤将面临巨大的物资消耗和复杂的后勤保障,能否对部队进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测评方法。要以应用为目标,以翻练为核心,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探索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高职院校迅猛发展。要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必须抓住教学改革这个“牛鼻子”,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
期刊
摘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师素质至关重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从科学设定目标、满足教师需求、优化成才环境、树立良好校风、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提高高校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调动;积极性;激励;提高素质;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是全社会
期刊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是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卓有成效,但是也存在教师诸如敬业意识淡薄、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师德教育、进行人本管理、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全面推进素
期刊
摘 要:为适应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新兴的物流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发展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要发挥高校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要的指导作用,要确保物流专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专业发展;物流专业;高等院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虽引入了“物流”概念,但在1993年之前,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包括了幼儿因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两者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家园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