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物流专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新兴的物流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发展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要发挥高校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要的指导作用,要确保物流专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专业发展;物流专业;高等院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虽引入了“物流”概念,但在1993年之前,我国还没有以“物流”命名的物流专业,只有一些按流通环节设置的传统专业,如仓储运输管理、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工程、石油储运、包装工程等,其中大部分是为交通运输行业设置的,且不仅数量少、知识结构也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1993年根据当年国家教委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将“仓储、运输管理”等专业改为“物流管理”专业,少数院校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1998年教育部大规模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按高等学校拓宽专业面的要求,将刚刚新设立5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取消。后来,鉴于国内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新世纪之初,物流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由北京物资学院于当年进行首次招生开始,本科物流专业教育迅速发展,到2007年,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家,另外,还有5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正式开设了物流专业。
  为适应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需要,2002年6月在南开大学召开了中国物流专业教学及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发起成立中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研究会,以研究物流学科专业的理论框架、教育体系及教学等问题,虽然这次会议没有形成指导性的意见,但促进了各高校对该专业建设发展的探索。2006年4月,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即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它的成立,对深化我国物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物流本科专业建设,提高物流类高等教育质量,发挥物流类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和指导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总的看,自2001年恢复设立物流专业以来,作为新兴的物流专业发展迅速,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扩大。目前从纵向看,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既有研究生层次,又有本科层次,还有专科和高职层次以及各种社会办的培训班;从横向看,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专业有物流工程,其他如电子商务、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也在培养物流方面的人才。但是,专业建设是一项重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物流作为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管理体系和专业评估等许多地方尚不完善,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注意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对接
  
  在我国,教育界把物流分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并认为1993年之前属于传统物流教育阶段,其后算是现代物流教育的开始。一般来说,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由于通讯及信息技术的落后,物流作业间信息难以共享和沟通,物流运作只有一系列独立的功能性作业,且主要应用于流通领域。后者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物流技术,把物流范围从流通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即供应、加工、组装、销售及逆向物流,实行一体化物流管理。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许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现代物流教育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需要从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对物流学科体系进行全面构建,以适应现代物流教育的需要。但是,任何一个社会或任何一种事物,不论它的现代水平如何,却都是从传统走来的,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互不相容的,而是处于交叉互动的共存状态。这对于学科专业来说亦是如此。所以,如何利用传统而不是否认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发生互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物流流程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传统发生变化和改造以适应现代的需要,就成为物流专业建设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在物流专业课程建设中,不能“喜新厌旧”忽视传统,应考虑增添一些传统物流发展的相关内容,使传统与现代交融也是必要的。
  
  其次,要引进国外物流专业建设经验并提高本土化水平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西方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许多著名大学都开设了与物流有关的专业或相关课程。像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迈阿密大学等50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或供应链管理专业,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多个层次,且三种学位(学士、硕士、博士)齐全。在欧洲,据2000年5月欧盟各国的物流专家们公布的调查结果,共有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另有33所大学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在亚洲,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也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发达国家在高等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方面的多年实践,可以说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我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物流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物流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应引进和借鉴国外物流专业教育的先进模式与成熟的教材,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加以改造、规范,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提高教材的本土化程度,以推动我国物流学科建设。
  
  再次,要稳定物流专业发展规模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高校专业的生命力在于相应行业的兴衰情况。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高校竞相开设的物流专业,使之被公认为一门新兴的热门专业。正是经济社会中物流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人才市场需求,以及考生对此专业的过度追逐的双重推动,促使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此类专业,造成同业竞争非常激烈,形成了被社会上某些人所比喻的教育领域里的“飞蝗现象”。一些院校为了抢抓发展机遇,在物流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社会调研和论证,致使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和雷同化,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上也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可以说,物流专业师资匮乏,高水平教材不足,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实践环节滞后,均已成为制约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严重的障碍。所以,科学制定物流专业发展规划,稳定招生规模,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形成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培育名优课程,凝练本专业的特色,完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把握中,寻求动态的最佳匹配和专业的持续竞争力,使专业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化的轨道,确保物流专业教育质量。
  
  第四,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由于物流专业是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专业理论学习必须与社会现实要求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这也已成为现代物流教育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物流专业教育应在强化物流理论学习增加知识的同时,鼓励开展以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学习、公益劳动、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课程的教材建设,保证专门的实践性环节或实验课程所需课时,做好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具体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实用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荣昌.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5.1。
  [2]丁俊发.中国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5。
  [3]吕向虹.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方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4]陈金山,梁军.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J].中国教学纵横,2004.3。
  [5]李欣.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对比与解决方案[J].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1。
其他文献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中西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应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发展原则等探讨,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期刊
摘要:职业中学由于生源条件的先天不足,招收的学生文化理论基础、行为习惯的养成参差不齐,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结构也呈现出多种类型。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将相同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差异性很大的学生势必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加之其他因素,职业中学就更需要寻求适当的对策,教育教学活动只有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促进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赏识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赏识教育要
期刊
摘要:地域经济是指某一地城内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类型,地域经济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考查,从其地域的历史、文化、环境及资源等要素,综合探讨经济发展问题。根据“山海相拥”的独特自然条件,我市把自己定位成生态旅游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中学生物学因渗透着环保教育,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育地域经济;旅游生态经济;生态价值观    何谓地域经济?顾名思义,地域经济是指某一
期刊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范畴。“八荣”对照“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仅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中国高等院校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认为综合性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高校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将大学办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教育机构。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新型综合性大学;研究    恢复高考制度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
期刊
摘要:街舞(Hip-Hop Dance)作为美国黑人嘻哈文化(Hip-Hop Culture)的组成部分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流行,近年来街舞运动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尤其受到青年大学生的喜爱。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街舞的特点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研究街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影响,认为街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塑造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营造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枝园体育文化气氛,促进学生身心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联合作战条件下,空军在面临巨大的物资消耗和复杂的后勤保障情况下,重点建设空中运输优势,提高陆、水综合运输能力,并且以地方运力动员为后盾,以多种手段综合并用的方法提高联合作战空军投送能力。  关键词:联合作战;空军;投送能力建设    未来联合作战,军队重武器和技术装备多,机械化程度高,作战行动受地形、道路限制大。空军后勤将面临巨大的物资消耗和复杂的后勤保障,能否对部队进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测评方法。要以应用为目标,以翻练为核心,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探索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高职院校迅猛发展。要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必须抓住教学改革这个“牛鼻子”,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
期刊
摘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师素质至关重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从科学设定目标、满足教师需求、优化成才环境、树立良好校风、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提高高校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调动;积极性;激励;提高素质;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是全社会
期刊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是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卓有成效,但是也存在教师诸如敬业意识淡薄、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师德教育、进行人本管理、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全面推进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