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在现代高中教育阶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及化学能力培养方面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化学来说,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做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应对高考学生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学习工作。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所要教给学生的远比这多,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每个高中化学老师的职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44-01
  前言
  就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而言,为能够更好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应当以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作为入手点,积极选择合理策略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可使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及素质得以有效提升,使高中化学教学及学生能力均能够得以更好发展。
  一、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素养,此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它们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所谓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接受高中化学教育,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包括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概念、原理、观念和方法等,是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思维素养、化学信息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将整节课安排得十分紧凑,注重讲解化学原理、化学公式以及化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质疑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按照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思路去思考问题,对教师产生依赖,怠于独立思考,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三、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生活中的素材可以成为导入新课、引发思维、激起共鸣、展开教学的亮点。情境素材可以来自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图片、影像资料、数据、魔术等。当知识被运用于现实情境时,有意义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例如,在介绍铁与水的反应时,利用以下情景引入:一家炼铁厂的熔铁炉底部出现裂缝,熔化的铁水从中涌出,当高温铁水流入炉旁的一条水沟时,轰的一声巨响,整个车间被掀掉了。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2.加强化学探究实验教学。
  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其实质为以实验探索及分析推理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探究属于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应当以化学实验探究为依据,在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化学教学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而言,大多数并非为获得新发现而进行设计,基本上都是对前人实验进行重复,通常情况下,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探究的完成都是以教师知道实验结果而学生不知道实验结果为基础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探究意识以及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各种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选择可行有效的探究主题,教师及学生共同对探究过程中进行规划以及实施,从而使学生探究意识能够得以形成,并且也能够对学生证据推理及模型认知进行培养,最终可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以形成。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思维严密性、敏捷性以及创造性與整体性进行培养,从而可使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得以形成。例如,在对“氯气的性质”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依据自身理解及相关实验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氯气性质的相关实验,由于该实验具有一定危险性,教师应注意对其进行严格指导,避免危害学生健康。通过自主探究,学生逐渐形成探究意识,具备一定探究能力,最终具备科学思维品质。
  3.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
  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中化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化学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拓展化学课堂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比如铝锅用久了变黑,是因为铝置换了水中铁盐产生了铁;烧水壶用久了会产生水垢,是因为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受热分解形成碳酸钙,附结在内壁上形成的;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实践活动,养成学生动手验证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
  四、结语
  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新课改标准下,对学科核心素养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当在深入了解化学学科核素养的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及方法对学生各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较好培养,从而使化学教学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与血管平滑肌的细胞相容性,为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种植在PLGA
随着新生儿急救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医疗护理已成为新生儿急救的重点,合理的营养对早产儿的成活以及预后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行早期微量肠道喂养是给胃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口述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人类学视角对广西壮族“打扁担”项目的变迁及传承保护进行研究。在分析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广西壮族“打扁
自1990年以来,我院对89例肝癌施行肝动脉结扎术加介入疗法,近期效果尚为满意,介绍如下.
设计了一种三级台面的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解决了器件边缘电场和暗电流较高的问题.采用Silvaco Atlas器件仿真软件分析了边缘间距、电荷层掺杂浓度及厚度、倍增层掺杂
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但仍有感染、骨髓炎、骨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尤其是不稳定骨折和胫骨中下1/3骨折处理较棘手.自1998年7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
新课标增加的内容是以人为本,就是说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培养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能够
案例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针对预防专业特点,合理编写案例,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及时引导教学方向,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总结了人体寄生虫学案例教学法在预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我们对产科潜在的医疗纠纷隐患认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对
家校合作是中职学校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合力育人的关键环节。了解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深藏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