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MW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装置对汞的协同脱除

来源 :热能动力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台配置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电袋复合除尘器(ESP+FF)和湿法烟气脱硫(WFGD)装置的350 MW超低排放燃煤电厂进行了满负荷下汞排放的现场测试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Ontario Hydro Method(OHM)标准方法分别对SCR、ESP+FF和WFGD的进出口烟气汞进行同时取样,研究了现有污染控制装置(APCD)对汞的协同脱除作用,系统地讨论了汞在这些污染物控制装置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各污染物控制装置的汞取样质量平衡率在85.4%~122.9% 之间;机组排放的汞主要分布在烟气中,其次在ESP+FF灰、WFGD石膏及废水和炉渣中;炉膛出口烟气中氧化汞(Hg2+)与单质汞(Hg0)之和占烟气总汞(HgT,HgT=Hg0+Hg2++Hgp)的89.8%;SCR有利于气态Hg0向气态Hg2+或气态颗粒汞(Hgp)的转化,转化效率为46.92%;ESP+FF对气态Hgp的脱除效率达99.95%,对HgT的脱除效率为43.7%;WFGD对气态Hg2+和气态Hg0脱除率分别为25%和-5.2%,表明部分Hg2+在WFGD中可能被还原成Hg0.SCR+(ESP+FF)+WFGD对烟气HgT的协同脱除率为60.13%;综合看,该机组在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SCR+(ESP+FF)+WFGD协同作用下具有联合脱汞能力,可以实现汞的超低排放;加强抑制WFGD中Hg2+的还原可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的协同脱汞效率.
其他文献
两同轴旋转圆柱间的流体流动是一种经典的流体动力学问题,称为“Taylor-Couette”流,即泰勒库特流。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易控,流动状态丰富并且流动系统封闭,是研究流体稳定性和揭示湍流流动现象的典型范例。本文以液压电机泵环形间隙内的流体运动为背景,针对小间隙(η≥0.97)内泰勒库特流的阻力矩、流体流态以及传热学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壳体结构,一种内表面光滑,一
学位
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简称MT)是一种以天然交变电磁场为场源,探测地下地电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探测深度大、不受高阻层屏蔽、对低阻层反映灵敏。在深部地质
目的探讨Beclin1和p62在结肠癌组织中和正常结肠黏膜的表达差异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2例结肠患者癌组织以及正常黏膜组织中Beclin1以及p62的阳性表达率进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以地质理论为先验,应用勘探获得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等综合信息开展的针对勘探目标的研究和预测工作。它着眼于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实际
NCD膜(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具备金刚石膜高硬度、低摩擦系数、高韧性等优越性能,将NCD膜用作Si3N4陶瓷表面的减摩耐磨涂层,可降低摩擦系数,增加Si3N4陶瓷表面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