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的情感满足是孩子未来走向独立的基础,建立信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因而父母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多花时间是不行的,还要讲究陪伴质量。本期,我们邀请儿童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少平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陪伴质量有高低
  姜海威(5岁女孩的爸爸):我工作比较忙,陪女儿玩耍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我知道,我不配做父亲,但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辞职回家坐吃山空吧?我听说,如果不能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就要想办法提高陪伴的质量。请问,陪伴孩子有质量高低之分吗?
  主持人:当然有!陪伴孩子的实质是陪伴孩子成长,高质量陪伴的实质是高度参与孩子的成长。
  林小艺(4岁男孩的妈妈):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全天候陪伴儿子。但是说起来挺让人伤心的,我儿子好像不喜欢我陪他,总是期盼着爸爸下班回家陪他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莫非是我陪伴孩子的质量不高?
  主持人:说说看,您是怎么陪伴孩子的?
  林小艺:还能怎么陪,就是守着他呗!他玩他的,我在一旁刷微博、追美剧,只要他不出危险,我是不会干预的。我听过家庭教育讲座,知道高质量陪伴就是不要过多干预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状态下轻松成长。难道我理解错了?
  主持人:先请蒋博士为我们澄清高质量陪伴的概念。
  蒋少平(儿童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质量陪伴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的一个育儿概念。她把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称为“工作”,认为高品质陪伴就是在孩子有陪伴需求的前提下,以引導孩子进入工作状态为导向的主动的、互动的、全身心投入的陪伴,或者全身心投入亲子游戏。
  主持人:请蒋博士为我们解释得通俗一些。
  蒋少平:高品质陪伴有以下四个要素:第一,孩子有陪伴需求。如果孩子在独立的工作状态中,没有陪伴的需求,那么父母的陪伴很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工作状态。第二,全身心投入。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仍能敏锐地感受到陪伴者的状态,所以陪伴孩子时,父母切忌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三,如果孩子要求陪伴,父母就要以主动态度与孩子互动,引导孩子进入独立工作状态。第四,如果陪伴方式是亲子游戏,父母必须全身心投入。
  姜海威:请问蒋博士,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父母如何做到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蒋少平:道理很简单,就是做到全情和共情。
  林小艺:什么是全情?
  蒋少平:您陪孩子时刷微博、追美剧,就是没有做到全情。您低头看手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儿子已经把积木搭得很高,正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的城堡?有没有注意到儿子完成最后一个拼图时,嘴角露出的满意笑容?有没有注意到儿子总是反复做一件事情?有没有注意到孩子掌握一项本领后看你的眼神?他正期待妈妈的赞许和鼓励……这些您可能都错过了,因为您开了小差,没有做到全情投入,于是也就无法与孩子情绪同步。说的简单一些,您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觉察不到孩子的内在成长,就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别以为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在和你游戏、共读的时候才值得全情投入,他的脾性、情绪、内心的变化都藏在这些看起来和您没什么关系的静默之中,而亲子教育,正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父母密切的关注和观察,即使孩子在独处,父母可以不去打扰,但别忘了去观察孩子,体察他点滴的成长。
  姜海威:那么,什么是共情?
  蒋少平:所谓共情,就是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理解孩子,体会孩子的感受,并对孩子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在陪伴孩子时,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全情,自然很难做到共情。比如,如果父母没有观察到孩子在玩的时候因受挫而生气,便不知道他为什么闹情绪;如果观察不到孩子因为完成了一件作品而期待你的鼓励,便不知道他为什么继而怅然若失。
  陪伴从游戏开始
  刘信元(3岁男孩的爸爸):请问蒋博士,高质量陪伴都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蒋少平:高质量陪伴,包括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比如与宝宝说话、逗宝宝笑、教宝宝唱歌、讲故事、外出散步、做家务、玩游戏等。要点是培养孩子的专注、自信等素质,并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需要的陪伴方式并不相同,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全神贯注、内心喜悦、充满乐趣是适用于所有年龄孩子的陪伴法则,而只有充分地了解孩子,才能用最适合的方式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郭采云(5岁女孩的妈妈):蒋博士能否以常见的陪伴方式为例子,给我们一些具体的指导?
  蒋少平:那我们就从亲子游戏开始吧。亲子游戏是高质量陪伴的最佳方式,它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孩子学习社会性互动,让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和互动模式来学习。父母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让孩子拥有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既要开放,又要保障安全,具有接纳性。其次,父母需要确定自己的角色,是与孩子合作的角色,还是引导的角色,或者是协同的角色,为孩子营造一种愉快的交流氛围。最后,让孩子在游戏中集中注意力是高质量陪伴中关键的一环,父母的状态可以是松弛又具有统领式的,3岁前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把握在5~30分钟即可。
  刘信元:亲子共读也是很好的陪伴方式吧?
  蒋少平:对。阅读是塑造孩子心灵最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论识字、积累知识,还是感知情感,都可以在阅读中得到充分满足。对孩子而言,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孩子对书本表现出强烈兴趣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孩子的请求,因为今天的怠慢,明天要花十倍的代价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习惯。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每天固定时间的亲子阅读时光。睡前静谧的15~30分钟是亲子共读的最佳时间段。
  郭采云:我女儿正在学钢琴,我能否以音乐为主题与她互动?
  蒋少平:当然可以!父母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还能促进孩子语言和肢体动作等能力的同步发展。互动方式很简单,在晚间临睡时,或早间起床后,播放一段古典音乐,比如圣桑的《天鹅》或《动物狂欢节》,与孩子一起聆听,然后请孩子根据他对音乐的感受,自发做出任意动作,或通过语言表述,讲讲他听到了什么。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带给孩子自我认同感和爱的敏感力了,所以,希望家长朋友们都不要放弃音乐互动这种陪伴孩子的方式。   提高质量的技巧
  井歆然(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是个黏人的小丫头,整天缠着我陪她玩游戏,还总是让我扮演马、猪、小矮人等下等角色,主角永远是她的。请问,我应该满足她的要求吗?
  蔣少平:陪孩子玩角色游戏时,父母要积极有为,不可消极敷衍。过家家、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对孩子来说,所有有情节扮演的活动都是游戏。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一个孩子,因为没有同伴,很多时候孩子就需要父母一起游戏,所以,陪孩子玩游戏是家长的责任。建议您放下家长的架子,重拾童心,与孩子打成一片,或许您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治愈童年心灵创伤,感知父母当年的不易,等等。放心,您全情投入游戏,孩子不会小看您,反而会更信任您、依赖您。至于角色分配,就让着孩子吧,毕竟您是成年人。
  何晨(3岁男孩的妈妈):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状态,我应该怎么做?积极参与会不会打扰孩子?
  蒋少平:当孩子处于工作状态时,父母要坚守无为。日常生活中,孩子绘画、做手工、独自阅读等都属于工作性活动,这类活动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能使孩子在工作中获得高峰体验,并由此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促进心智发展。当孩子已经入迷,父母要甘当观察者,克制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孩子的欲望,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沉浸在自己手头的工作中,也就是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比如,孩子沉浸在绘画中时,不要纠正他马应该有四条腿,也不要用喝水、吃水果等无关的事打断孩子的思绪。即使这时饭菜摆上桌了,也不妨等一等,等孩子的工作告一段落。
  陈柯(4岁男孩的爸爸):如果孩子向我请教问题,我是直接回答他还是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蒋少平: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要诚实而耐心。如果家长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可以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词语去回答。如果回答比较难,或一时拿不准,父母要坦然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书籍、网络查找答案。和孩子一起成长也是一件乐事。
  张北燕(5岁男孩的妈妈):如果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蒋少平:当孩子宣泄负面情绪时,父母要平静地感受和理解。平静地听,平静地看,平静地感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与孩子形成情感连结。孩子有负面情绪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只要理解并无条件爱他,负面情绪就不会滞留在孩子心里。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充当着孩子情绪的陪伴者,让他不管什么时候都相信我们会和他在一起,这一点非常重要。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著名演员王志飞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角色,生活中他在与儿子的相处中却走了一段弯路。  父子缺乏交流渐生隔膜  1994年春节刚过,29岁的王志飞迎来儿子王也的出生。王志飞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从小与父母的交流都比较艰难。结婚后,他一直盼着自己成为父亲的那一天,如今终于好梦成真了。  听老人说,出院的孩子要抱着往北走,走得越远孩子将来的运气越好。王志飞不迷信,但为了孩子的将来,他宁信其有。妻
大多数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方式,首选各类兴趣班,但是,现在市场上各种兴趣班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如何才能在其中选出适合自家孩子,同时又能尽量节省花销的兴趣班呢?如果孩子考级不成功,那报班的钱算不算浪费?如果孩子学才艺半途而废,家长要不要逼迫孩子坚持下去?带着这些困扰家长的问题,本刊组织力量展开专题采访。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给孩子报兴趣班,大多数家长表示支持。其中
许多家长因为孩子性格内向而忧心忡忡,千方百计地逼孩子开朗一些、大方一些。但是——  我儿子是个闷葫芦,将来肯定是个倒霉蛋儿  晋女士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区,经常晚饭后来敲我家的门,十分客气地问我有没有时间。她嘴角的笑是装出来的,眼里的焦虑才是真实的。她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妈妈,为儿子小范操碎了心。  这天,她忧心忡忡地问我:“我家小范是个闷葫芦,将来肯定是个倒霉蛋儿,就是最先被社会淘汰的那种人。哎呀,要是
“你闺女今天把我气死了!我朋友带孩子来咱家玩,她说人家儿子眼睛太大,跟脸不成比例。虽然她想小声跟我说,可人家还是听见了,搞得我好尴尬。”吃晚饭时我当着大女儿茗茗的面向老公诉苦。  茗茗当即争辩:“他眼睛就是太大了嘛,跟脸真的不协调。”  老公笑道:“你可以說他的眼睛跟马云的眼睛一样大,以后一定是商业巨子啊。”我被当场逗乐了,女儿却不屑道:“虚伪!”  吃罢晚饭看一档综艺节目,我发现茗茗不夸人也就算
主动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孩子入学后适应新环境的快慢,继而影响学习成绩,因而培养幼儿主动性对其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大意义。  对淘淘和小强这类不安分的孩子,老师们尽管疲于应对,但仍然默默地寄予厚望,因为他们身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未来学业生涯不可或缺的动力  每年小学新生入学,班主任总要私下讨论各班学生的情况,分辨哪些孩子是乖宝宝,哪些孩子是调皮鬼——  玲玲是个听话的女生,上学从来不迟到,上课从来不
2018年5月的一天,在武汉市江岸区的一个旱冰场里,身材苗条、面容白皙的漂亮女孩黄梦捷,旋风一样在场地中央盘旋起舞。她时而快速掠过,时而戛然停止,闪转腾挪的动作让人目不暇接,其高超的轮滑技术不时引起旁观者阵阵惊呼。  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中,母亲王小玉却十分平静。她认真观察着女儿的轮滑动作,不时地提醒她该注意什么。王小玉的心里很清楚,她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女儿生来与众不同,她只有付出比寻常母亲更多的
2017年10月16日,中国女排三朝元老徐云丽在北京给家乡的母亲打电话,祝妈妈生日快乐,并为自己因备战新赛事而不能回去陪她过生日而感到遗憾。2016年里约奥运会,徐云丽作为主力副攻,为中国女排夺金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浑身有30多处老伤,曾两次被医生断言运动生涯终结。农民妈妈早年为挣钱供徐云丽上体校和还债,曾远渡日本一家冷库打工7年,落下一身伤病。这位朴实的坚强妈妈,陪伴着“小高姐”与伤病抗争,一路艰
雾霾,尾气,燃烧,呼吸道,明确,那么,口罩,在所难免  不知道从哪天起,我和她疏远了。以前,我们可是 莫逆之交啊!我反省,感觉没有对不起她的地方,于是约她谈谈。她同意了,但表情充满敌意。原来,她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好,不配做我的朋友。我说:“成绩不影响友谊。你并非做错了什么,我们和好吧!我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后可以一起努力。”我们言归于好了。能重新贏得友谊,我很开心。  (指导老师:席振娟)  【编辑
问:前不久,我帮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种治疗肾病的药品广告,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说我涉嫌发布违法广告,要对我进行高额罚款。原来,所谓治疗肾病的药品,其实不属于药品,也没有疗效。请问,我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胡梦莲(河南洛阳)  律师意见:我国《广告法》第17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本刊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多半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多数家长认为,此类亲子冲突是孩子身心突变(叛逆)引起的,所以孩子要负主要责任,但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大呼冤枉,甚至反唇相讥,“世上本无事,都是家长没事找事”。为什么青春期孩子最难打交道?亲子冲突究竟由谁负责?如何对待代沟问题?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朝阳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代沟是谁挖的  朱毓新(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