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自然想法,引发内在需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一次连片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与各位同仁研究、交流。为了能够更好地凸显新课标理念,追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我经历着反复的思考与实践。现把先后两次不同的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起初】
  (1)情境引入
  最近,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规划改建,接下来,让我们做一名小小规划师,共同来解决规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出示例题: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8米。重新规划后,草坪的长增加了3米,这时草坪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引导探究
  师:题目中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题意比较复杂,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清楚地整理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生1:摘录条件。
  生2:画图。
  生3:列表整理。
  ……
  师:“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策略,今天咱们重点来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自主尝试画图
  (4)交流图画、完善画图
  (5)列式解決问题
  ……
  反思: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教师按照“创设情境→分析题意→引导探究→指明重点→交流画图→完善画图”的教学流程,处处指引,步步为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学生可能对‘画图’这一知识技能掌握的很好。但如果深入反思,就会发现:“教师直接指明重点——画图,学生对‘画图’的需求有多少?学习过后,学生是否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下,才需要进行画图?对画图策略的价值体会也不会深刻。”
  如果能够注重解题方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历自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优化策略、提炼策略的过程,也许学生就能够形成深刻的体验,思维得到提升?带着以上的思考,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教学尝试……
  【改善】
  (1)情境引入
  最近,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规划改建,接下来,让我们做一名小小规划师,共同来解决规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引导探究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尝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动手试试看。
  有的学生选择先画图、列表或摘录条件,然后再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基础好的学生直接列式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情况介入讨论或给予指导。
  (3)组织交流:注重把学生探究中的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结果进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和不同方法的科学性进行辨析。
  师:请直接列式计算的同学和先摘录条件再解决问题的同学上台说一说他的计算过程?每一步求什么?
  师追问:你们听懂了吗?
  大部分学生纷纷摇头表示没有理解。
  师:接着请先画图后计算的同学结合自己所画的图说一说求解计算的过程。
  师再问:这一回你们听懂了吗?
  生齐点头。
  师:这种画图的方法好不好?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生1:结合图形来介绍很清楚,看着图再听介绍容易听懂。
  生2:有图形很直观,容易明白。
  ……
  (4)交流画图、完善画图
  师:对于这位同学所画的图形,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引出“长度要符合比例”、“标明已知条件和问题”等问题。
  师相机演示画图过程。
  (5)学生尝试画图(之前选择画图的学生把图作进一步改善)
  (6)列式解决问题
  ……
  【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想什么永远都比教师讲什么重要。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不同的想法和需要,课堂只是为了儿童而存在。
  一、尊重儿童个体,关注儿童的想法和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迎合他们的想法,根据他们的需要,改变自己、调整教学,充分予以尊重和信任,给予他们思维的空间,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智。课堂的美,往往来自自由、民主、轻松、和谐、信任、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
  “什么都可代替,唯有思维不可代替”。在例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尝试解题,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感知策略。面对例题,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学生即使不预习,不画图,他凭想象也能直接做出来;能力一般的学生经过同伴的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他也能勉强做出来一点;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根本就无从下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不同想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画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从主观上接纳认同画图的策略。如果我在教学时有目的的、有方向性的直接引导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去试一试,然后再让学生体验画图策略的优越性的话,学生是否会想:是你让我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然后还要我说这种方法多么多么好,真是强人所难。
  二、经历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和科学的态度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而且过程体现得比较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让他们经历深刻的数学学习过程,就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思维线索和网络,才能拥有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和体验。改善后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按学生各自的想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时,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各种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交流,学生才能体会到“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以及“画图”策略的适用性,形成对“画图”策略的深刻体验。
  数学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立场,尊重儿童的想法和需要,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数学独具魅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增添活力,奠定基础。数学课堂应从“注重数学教学的长足发展”走向“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这是数学教育的诉求,也是广大教师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介绍和分析了使用XML相关技术建设网站的过程。  关键词 XML 客户端/服务器 数据交换方式  中图分類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6—0049—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CAI课件铺天盖地地进入数学课堂,它确实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但是,数学课堂在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时,在不少地方存在问题或者说走入了误区,有为用而用的;有走马观花,忽视数学本质的;有喧宾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对这些现象提出了质疑与反思。  CAI课件 质疑 观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
嘉宾:文霏万娴  主持:李贤平    首席嘉宾:扶 鹏(南昌向日葵心理咨询室辅导师)    艾佳:  我今年36岁。几年前,已有一家小公司的我和丈夫结婚。那时,我丈夫什么都没有。婚后我们一起打理公司,生意不错,公司在丈夫的手上更加红火。于是,我把公司交给他,自己另外开了一家小公司。可是,我总觉得丈夫在经营上不如自己,常常给他提出建议。  最近,我总觉得丈夫对我比较冷淡,为此我们常常争吵。我怀疑他和
从充分认识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到文本解读与教学单元整体的有机联系、找准文本解读的有效切入点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进行了探讨。  语文教师 文本解读 切入点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即是此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指出,同时又明确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提供方法论指导,“在教
我是一只青蛙,一只一直居住在井底的小青蛙。哈哈!你猜对了,我就是小学课本上的那只井底之蛙。我在井底自由自在地嬉戏,每天喜鹊阿姨都会来井底喝水,她会告诉我外面世界发生的新鲜事儿。慢慢地、慢慢地,我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冲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一天,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对喜鹊阿姨说:“喜鹊阿姨,外面的天空那么大,你能带我飞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天空吗?”“咳……咳!”喜鹊阿姨显然被我的要求吓了一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体育教学也因此备受关注。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魄,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里,小学生常常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的世界里,不愿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具体表现在小小的年纪就戴上眼镜,一到流感季节,就会频繁请假……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因材施
摘要:从多肯定,少指责,让学生尝到认同的温暖;多设计,少随意,让学生尝到收获的快乐;多交流,少缄默,让学生尝到分享的愉悦;多实践,少空谈,让学生尝到创作的幸福四个方面,探讨低中段学生习作愉悦感的调动。  关键词:习作 愉悦感 学生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听课,其间有一部分是习作指导课,看到孩子们迷惑的眼神,用无精打采的声调违心地回应着激情高昂的教师的声声询问“愿意吗?”“想写下来吗?”不觉心生一
在五年制高职学校中,学困生的比例相对于普通高校明显偏高,他们是高职学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为此,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试图通过寻找一种途径,来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本文从“一对一结对帮困”的背景、意义、策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一对一结对帮困”活动对“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以及“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职学困生一
通过对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厌学心理的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毕业班学生学习需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寻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彰显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数学学习需要厌学心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这一
近日,“泼花成画”在网上爆火。所谓泼花成画,便是找一片干净的背景,再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碗,将花或者花瓣均匀地铺在水面上,在泼出去的那一瞬间,用手机慢动作摄像记录下这美丽惊艳的一幕。其中拍法花样繁多,十分浪漫,令网友争先效仿。泼花版婚纱照,新奇又诗意  那天是李楠和赵强拍摄婚纱照的日子,摄影师拍照技术很好,但拍出的照片总是千篇一律,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中途休息时,李楠从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泼花成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