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文化建构的指导思想

来源 :理论与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文化发展史,每一次异质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都会引发国人对建构自身文化的指导思想的苦苦探寻。 “五四”前后涌现的、后来被称为现代新儒学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如梁漱溟、张君励、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他们面对中国传统理论和价值系统的崩溃,帝国主义文化的入侵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痛心疾首。他们力图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系统,主张在中西文化冲突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主导地位,弘扬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会通西学,融合中西,以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和马克思主义的冲击。现代新儒学在建构中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已由理论论证阶段转入实际操作阶段。值此之机,反思中外政治制度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当有所裨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接受程度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国家于2001年颁布了一系列无公害食品标准,
长居僻远的山区,偶听传闻有一个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意思似乎要在圆明园的荒园废址上重建一个规模比原园更宏观的新园。这令我感到巨大的震惊! 我马上联想起这样一桩事: 在贵州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命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新概括。 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
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策略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
进步的道德意识取代落后、腐朽的道德意识,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道德意识的进步、发
以泥鳅太湖群体为基础群体,采用混合选育方法进行了人工选育,对产生的混合选育F2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泥鳅混合选育F2代的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分别达到0.022g/d和0.03
您听说过“天气保险”吗?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13年8月6日,有媒体报道,法资保险公司将试水大连瓦房店海参养殖,以防范恶劣天气导致的损害风险。那么,这份即将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探索不同养殖模式不仅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且成为了养殖户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金坛市金城镇韦家村河蟹养殖户孙留生在两只蟹池中实行雌雄分养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