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找工作前必做的20件事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士顿环球报》近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现在要做的20件事》,内容如下。
  第一,走出图书馆。大学是四年人生经验,不是高学分。在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
  第二,在你的宿舍里开始做生意。雅虎、谷歌都会争先恐后地买你弄出来的网站。谷歌本身就可以归于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买卖。
  第三,不要债务缠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学和名牌但昂贵的私立大学之间,最好选择前者。从个人前途上看,无债一身轻比花钱买个名牌要有利得多。
  第四,积极参加校园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学会怎么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和与人沟通。这在美国文化中,是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生活只有校园而已。
  第五,不要读文科博士,除非你离了学术不能活。读博士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
  第六,别上法学院。律师总是代表别人去争利,压力奇大。自杀是律师中第一号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第七,参加体育运动。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美国人从事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是在培养竞争的才能和领袖素质。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优势非常突出。
  第八,别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前惠普女总裁曾说过:“千万别出卖你的灵魂!”
  第九,尝试一些你并不擅长的新事物。你对自己未必了解,这是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教诲。所以,请给自己一个机会。
  第十,以自己为中心来定义成功,别以外在的东西(比如金钱)来定义成功。
  第十一,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第十二,选修关于“幸福”的心理课程。在哈佛,这是最热门的课程之一。
  第十三,上表演课。整个美国社会就是个舞台。从教授、政治家、企业总裁,到律师、将军、记者,不会表演就很难出头。
  第十四,学会赞美别人。在生活中,既要当好演员,也要当好观众。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感觉和别人有距离,其实就是缺那么简单的几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第十五,使用职业咨询服务机构。美国大学一个重要部门就是求职咨询机构。请专业人员帮你分析自己的长短以及就业市场,帮助你准备面试,修改申请信。
  第十六,被拒后应该坦然面对。要自己定义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标定义自己。
  第十七,要傲视名校,别觉得上了哈佛有多么了不起。
  第十八,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生活不止是工作、学习,它还有很多很多。
  第十九,要靠打工读完大学,积累工作经验。这很重要,大部分中国学生做不到,甚至认为打工没有必要,其实打过工的人才会真正珍惜生活。
  第二十,把你的目标列成表,因为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成功。不要整天没事干老胡思乱想,只有真正的行动才能拯救你!
  其实,这20件事就是一张表。这些建议,凝聚着许多在哈佛等校长期执教的教授的经验。?筝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007年12月20日)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9年12月29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报告会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来贺信,教育部部长助理吴德刚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高等教育政策部主任、欧洲高等教育中心主任简·萨德拉克(J
据英国广播公司国际新闻网2012年9月19日报道,英国的高校开始加入美国免费在线大学课程项目“课程时代”(Coursera)平台。爱丁堡大学是第一所加入该课程项目的英国大学。伦敦大学国际项目也将在该平台上提供5门课程,其中包括心理学、法学和计算机编程。  伦敦大学国际项目负责人称,他希望一些在网上学习免费课程的学生可以有机会申请全日制学位课程。该大学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向外校学生提供课程,目前已
[摘 要] 19世纪,一场“科学与文化”之争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参加了这场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与马修·阿诺德。他们是怎样看待“科学与文化”的呢?他们争论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场争论的意义又何在呢?  [关键词] “科学与文化” 赫胥黎 马修·阿诺德    19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与文化”之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托马斯·亨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网站9月13日消息,为了给乌兹别克斯坦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塔什干办事处实施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全纳教育的项目。  在与因特尔公司的合作框架内,塔什干办事处向第100专门学校、第102专门学校有听力障碍或移动不便的孩子们以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地区的第12学校的学生提供50台电脑。这3所学校将会试点实施每个学生一台电脑的教育项目。  该项目的目
摘要: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衔接除了要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课程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整合性,更要注重学科认知方式、思维方法以及意义价值层面的融合和联结。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开展从知识掌握到观念形成、从方法培养到意义发现的深度融合教学,努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必修内容“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为例,重点阐释以科学素养培育为主线的衔接式教学实践。  关键词: 核心素养;
2007年,德国柏林州政府出台了科研大师计划(Masterplan“Wissen schafft”),拟在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向柏林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投入3亿欧元专项资金,倾力打造在德首屈一指、并在国际上领先的科研之都。  据调查,柏林是德国对精英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柏林现有3所综合性大学、1所艺术大学、7所应用技术大学、3所艺术学院和1所国际经济学院,在校大学生总数达14.2万人
近日有幸拜读了朱华山先生的大作《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以下简称《抉择》),颇有感悟。兹不揣浅陋,谈一点读后感,与作者达成文与思的唱和。   在世界各国之中,法国文化与中国最相契合,因此,教育文化制度对于两国而言最具借鉴意义。蔡元培先生当年的这一论断,敏锐地抓住了中法两国的共性。正因为此,《抉择》一书的作者充分利用先后两次亲赴法兰西对该国教育进行深入交流、访谈、考察的难得机遇,结合自己近
[摘 要] 分析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化特征及影响,有助于探讨大学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中生存与发展。哥伦比亚大学具有高瞻远瞩的国际化发展理念,并推出了一系列打造国际化校园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学校使命与发展规划、学生结构、国际学者结构、课程设置、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凭借留学生学费收入来增加财政收入,凭借国际教职员工卓越的成绩为学校提升了知名度,并将凭借其国际校友延续奇迹。  [关键词] 哥伦比
[摘 要] 文章从北京教育督导面临的新挑战出发,指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当前北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使命,对于改进和完善北京市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对北京教育督导部门持续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的探索做了历史回顾;重点结合教育发展和教育督导功能,对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学生质量标准和需要不
章兼中,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学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上海章兼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所所长。1958年起,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外语教研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学法研究所所长、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世界银行贷款师专教育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