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效果. 方法 选择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比较2组方法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一组为靶向治疗组(9例)采用大剂量甲氨喋呤(3 g/m2)联合利妥昔单抗(375 mg/m2)联合化疗,9例患者分别行2~6周期化疗;另一组(28例)为传统治疗组采用全脑放疗加大剂量甲氨喋呤(3g/m2)治疗2~6个周期,并对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进行随访. 结果 靶向治疗组治疗后5例得到完全缓解,2例得到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出现进展.传统治疗组12例出现完全缓解,11例出现部分缓解,4例病情稳定,2例出现病情进展.靶向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8个月,传统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个月. 结论 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可作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一种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患者女23岁.病人突然意识不清,伴尿失禁2h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遗传病史.查体:中度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4mm,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2mm,光反射存在,神经系检查: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巴彬斯征阳性,左侧肌力5级。
期刊
期刊
共6例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从37~64岁。6例病人中后交通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动脉瘤均呈囊性,瘤颈体比小于1/2。动脉瘤直径最大为1cm,最小为0.3cm。所有患者均以SAH为首发症状。在进行介入治疗时Hunt&Hess分级O~Ⅰ级。
期刊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大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M)急性期脑组织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亚低温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 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常温组和SAH亚低温组(每组各6只),后两组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SAH亚低温组在脑池注血后即刻给予亚低温干预(32.5~33.5℃).各组大鼠于SAH后2h处死取材,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
目的 探讨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21d龄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n=24)、模型组(n=24)和渥曼青霉素干预组(n=6),其中模型组腹腔注射戊四氮(PTZ)诱导建立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渥曼青霉素干预组于癫痫持续状
期刊
当今世界神经外科的水平在飞速发展,许多高新科技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核磁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手术显微镜、双极电凝、计算机辅助导航、伽玛刀、脑室内镜等。神经外科医生正在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人体的中枢——大脑内创造着一个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的特异性拮抗剂2-甲基-6-苯基乙炔嘧啶(MPEP)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影响间接探讨mGluR5对U251增殖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噻唑蓝(MTT)检测100 μmol/L MPEP、20μmol/LSP600125(JNK特异性拮抗剂)、400感染复数(MOI) Ad-△ 169(c-Jun负显
新鲜标本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工作中速度最快,操作最简便.经过多次实验和研究,对传统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染色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