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理综答题方略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高考理综同堂分卷考试,需要考生在考场上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顺序,审题准确,解答规范,遇到难题合理取舍并调整好心态,才能发挥最好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理综;答题策略;心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2.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94-01
  新课程高考理综采用分科分卷同堂考试,这既是考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比拼,又是考生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的较量。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对学科知识和能力都作了充分准备,但考场上的应试策略和心态往往可能成为考试成败的关键。下面根据自己多年对学生理综考试的指导,结合今年新课程高考的一些变化,谈谈考场上的应试策略和心态调整,以备同学们参考。
  1合理安排,分段控时,扬长避短
  1.1有效利用考前时间
  进考室后:不要去想今天题是难是易,更不要去想考试结果如何,否则容易造成过度紧张,这时应该进行学科思维的启动和预热,如回顾一些重要公式、定理、反应方程式,重要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想想理、化、生分别在哪些地方避免过失性丢分。拿到答题卡后:将姓名、考号准确填涂并贴好条形码。拿到试题卷后:快速(几秒钟)检查试卷有无破损和漏印后即开始做题,前面的题一般不需动笔就能完成,答案用指甲划印,开考后再用笔将答案勾出来。有的人认为拿到试卷后应将试题通览一遍,看看哪些简单,哪些熟悉,开考后先做简单和熟悉的,我认为不宜那样做,因为短时间你看不出题的难易,如发现似曾相识的题先做可能一时思维短路做不出来,会使自己出现慌乱。
  1.2 分科按习惯顺序答题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先做哪科,再做哪科,后做哪科,根据自己情况确定,最好平时训练时有一个较固定的习惯顺序。分科按题目顺序先做选择题,再做非选择题,一科做完再集中做第二科、第三科。
  1.3 涂卡及时、准确
  各科选择题做完后立即将答案涂到卡上,没把握的题也应凭第一感觉选涂一个答案,后面有时间做出有把握的答案后再改涂,以防最后时刻忘记涂答案或将答案涂错位。
  1.4 分段控时,扬长避短
  理化生同堂考试与分堂考试相比:短处在于差科或难度大的科目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或心态调整不好会影响其它科发挥,甚至造成溃败;长处在于强科或难度小的科目用不完的时间可机动到其它科目。因此,我们要尽量扬长避短,最好采用分科分时段答题,根据新高考题量和分值,建议物理不超过60分钟,化学不超过50分钟,生物不超过40分钟,无论某科多弱或多难,也不宜超过以上时间,除非其它科时间用不完,再机动到该科。
  2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减少失误
  2.1 仔细审题:(1)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较熟悉的试题应至少审两遍;对于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难度较大的题应审题三遍:第一遍粗读,大脑对题中所述内容有一个大致轮廓;第二步细读,弄清题目的已知、未知、设问等,在大脑中建立一幅较为清晰的题目情景;第三步重点读:排除干扰条件,挖掘隐含条件,理清主干脉络,构建解题思路。
  (2)审题时既要审题干,也要审选项及需要解答的问题,因为选项及问题中常常暗含一些信息或提示,把这些信息和提示抓出来有利于准确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
  (3)审题时要把关键词及答题要求用笔勾画出来,便于解题时不断回顾提醒自己,防止用漏用错信息,答非所问。
  2.2 规范答题
  (1)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框内,并且书写清晰工整,少涂改。
  (2)下笔写答案时再仔细看一下要求,不能答非所问。
  (3)计算结果准确,并注意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及是否要带单位。
  (4)推理严密,步骤完整,尽量使用学科语言,也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2.3 减少失误
  有的同学高考中失误丢分很多,而审题不仔细、要求不明确是丢分的主要原因,答题不准确、不规范也是造成丢分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减少过失性丢分,审准题是前提,答规范是关键。其中,有些失误是习惯性的多次出现,需要在复习中总结出来,训练中尽量避免,临考时不断提醒自己。
  3先易后难,合理取舍,力争高分
  3.1 先易后难,大胆弃难
  分科按题目顺序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去感觉题的难易,对于题读三遍,思考几分钟仍理不清思路,找不到方法,则属于难题或短时间你解不出来的题,则要果断放弃;对于算式列出来,计算量很大,去计算得不偿失的题也要大胆放弃。绝不要在难题、繁题上浪费时间。
  3.2 敢于舍弃而不轻易放弃
  无论第Ⅰ卷选择题还是第Ⅱ卷解答题都有难有易,第Ⅰ卷选择题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是理综考试成功的基础,要高度重视。第Ⅱ卷解答题难点较多,但相对分散,每个大题有若干个小题,而各层次的大学都通过这套题来选拔,因而每个题都相应有你的得分点,绝不要轻易放弃一道大题,但也不要幻想每个大题你都能完全解答,因而合理取舍主要体现在各大题中一些难点问题的取舍。
  3.3 关键步骤及时检查
  理综考试时间紧,一般不会做完后再有时间全面检查,但也绝不能不检查,而是对关键步骤要及时检查,以防一步错,步步错,既得不到分又浪费时间。要做到基础题题不丢分,中档题少丢分,难题多得分,力争最高分。
  4充满信心,平和心态,沉着冷静
  4.1 充满信心,合理定位:
  考前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但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不要有一夜暴富的心态,有的同学平时理综较差,考前要求自己过高,想超水平发挥,结果在考试过程中感觉题难,做得不顺手时,反而会使自己乱了阵脚,发挥失常。
  4.2消除考前过度紧张
  考前一点不紧张是不可能的,而且适度紧张有利于考试的发挥,但过度紧张则会抑制思维,严重影响考试,提前进入学科氛围,进行学科思维的启动和预热以及发卷后即进入解题状态,都是消除过度紧张心理的有效途径。
  4.3 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
  自己感觉容易完成的题,可能其他考生也感觉容易完成,此时一定要小心和细心,绝不能大意失分。
  4.4 我难人更难,我不畏难
  自己感觉难的科目,可能其他考生会感觉更难。有可能连续几道题做得都不顺手或都不能完整解答,你就想:今年理综题太难了,我做不起的部分就是出给考北大、清华考生做的,考北大、清华的考生就想:考北大、清华也不需要满分,省状元也有做不起的题。即使自己的强科考差了,你就想:别人会更差。要不断鼓励自己,使自己 始终充满信心并保持愉悦的心情,高昂的斗志,才能继续做好其余两科。如果一科差了,不调整好心态就会影响其他两科,造成全盘皆输。
  总之,理综考试既要考生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更要考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把控全局的能力,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加上信心和细心,就一定能正常发挥,夺得高分。
其他文献
摘要: 动态几何问题在函数中的应用成为学生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中考热点。此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采取"化动为静""以静治动"的思路,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 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动态几何; 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1-01  动态几何问题通常以几何图形(或抛物线)为载体,融入运动变化的观点,是一类综合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这不仅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可以让学生感知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生产生活的联系。笔者认为开发和运用低成本物理实验是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
期刊
摘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理念;其次是要发挥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要强化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第四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性;第五要改进实验,拓展创新;第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7-02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期刊
摘要:在现实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背”的越俎代庖式的教学,已经使很多学生提不起数学学习的兴趣,造成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枯燥无味的灌输。学困生则会更厌学,甚至数学学困生人数有逐渐增多的危险。所以如何让数学学困生爱学、会学,就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要: 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认真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一物理学习。  关键词:兴趣;衔接;能力;知识;适应;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5-01  初中学生进入高一后,普遍觉得高一物理难学。从以往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来看,各项标有明显的下降,部分女生表现更为
期刊
摘要: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矫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重新审视数学学习过程,我们认为,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我试图对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具体方式进行探讨,力求提出一些可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2-02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1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97-01  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是接受式的教育,学生依赖教师,服从于教师,习惯死记硬背和做大量的习题,导致教育缺失人性化和科学化,不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内容",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90-01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学校不断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广大中学相继配备微机室,多媒体室等,也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各方方面条件制约,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笔者根据自己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一点思考和想法,供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可以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提问题时要注意提问语言的艺术性,提问应目的明确,提问时问题的选择要适度、适时、适量,有节奏的推进,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关联性、梯度性,尽量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学知识点。  关键词:提问技巧;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95-01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循序诱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