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认真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一物理学习。
  关键词:兴趣;衔接;能力;知识;适应;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5-01
  初中学生进入高一后,普遍觉得高一物理难学。从以往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来看,各项标有明显的下降,部分女生表现更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知识跨度大,导致初、高中物理过渡上出现了"台阶",让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普遍不能立即适应。如何消除台阶,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这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是学生愿意学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与学习的好坏是紧密相关的。初中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是比较高的,据调查喜欢学物理的学生约占九成,而进入高中仅一学期以后,喜欢上物理课的人下降到五成左右,学习兴趣的下降造成恶性循环使困难更大。高一是中学物理教学最困难、最关键的时期,这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就特别重要了。因此高一物理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其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可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恰当的新课引入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提高课堂有效性。引入新课应简洁明快,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实验法、悬念法、生活问题探讨法等。如高一第一节的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可用故事激疑法来引入,让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就此带领学生走进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愉快地开始高中的物理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切物理理论都来源于物理实验,实验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我在上"力的合成"这节课时,在物理实验室里让学生自己通过做实验,总结出两个力的合成规律,即找出分力与合力的关系。这样学生可通过实验在观察中学、在做中学,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总结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课件或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特别是在讲授物理新课时。问题一经提出,就会在许多学生的脑海中引起思考──为何平时那么熟悉的现象我就没想到呢?是何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可让学生在脑海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2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教学中只有降低初中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才能让学生顺利跨越,帮助学生尽快地高一物理学习,教师就要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现行教材知识的编排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上升的。高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许多物理概念大多是不严密,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概念,搞清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避免上课时照本宣科或讲解不当。还有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的原因,会让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许多误区。如:很多学生都认为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时,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讲清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并不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例如:传输带将货物由低处传到高处,就是依靠货物和传输带间的静摩擦力,货物才能上行,这时静摩擦力方向和货物的运动方向相同,这静摩擦力是货物上行的动力。
  教学中要还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物理的教学应以初中所学知识为教学的基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要适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高一物理中"受力分析"是的一个教学难点。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为让学生易于接受,初中物理教材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并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而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高一先讲常见的三种力,再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来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学习完牛顿第二定律后,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再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来分析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在讲到连接体问题时,再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三次的重复、逐步提高,让学生很容易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进入高一开始,就要在阅读课文、观察实验、作业练习等活动中诱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上"牛顿第三定律"时,学生大多会感觉内容简单,没有不懂的问题,此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找疑点、提问题,最后一起归纳出五个问题:(1)、手拉弹簧时,哪个是施力体?哪个是受力体是?(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互相抵消吗?(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有何不同?(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力的种类上有什么关系?(5)、"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这结论是否正确?通过对这五个问题的思索和讨论,学生对这一节主要内容,就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老师讲时只需画龙点睛即可。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物理中的概念、定律、公式比较多,应用公式要解决的习题很多。为此,在教学中就着重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两个环节,一是引入规律时,重视学生们的"探究过程"而不是"得出结论";二是结论一经得出后便着重于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节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加速度、力、质量在三者的关系,这个过程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当得到F=ma的公式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公式的物理意义,使学生明确:等式左端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它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等式的右端代表研究对象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有了加速度。公式则代表了原因和效果的统一,具有量值相等,方向相同,单位一致的关系,明确这些基本点后,对公式的理解就更深刻,使用时就会得心应手。虽然,高一物理知识较难,而且规律性强,结构严密,但只要找到规律,也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近年来,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比较顺利地适应了高一物理的学习。事实说明,只要我们重视高一物理的知识特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就能使大部分学生尽快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丽.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 《湖南中学物理》,2009(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开始实施,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从近年的教学实践看,我感到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尚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英语教学存在废时较多,收效甚微,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的情况,学英语一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深刻的矛盾。能不能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选择较合适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坚实的基础知识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特点,对于教师正确实施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高扬人文旗帜,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76-01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对于化学来说,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具有特殊目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的师生之间的动态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在一起有计划地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学科广泛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增加阅读量。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多媒体;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带来强大关注的今天,各科改革后的教学效率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语文课改后的教学效率也成为了被讨论的焦点。素质教育在被提出多年以后,如今作为新课改后的重点,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素质教育的提出既给我们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带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了新的方向和动力。迎着新课改的带来的新气象,初中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教育改革。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新课改; 教
期刊
摘要:先阐明什么是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再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批判性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 批判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6-01  正文: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反映在通常所说的思维的品质上,它是数学思维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期刊
摘要: 动态几何问题在函数中的应用成为学生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中考热点。此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采取"化动为静""以静治动"的思路,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 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动态几何; 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1-01  动态几何问题通常以几何图形(或抛物线)为载体,融入运动变化的观点,是一类综合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这不仅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可以让学生感知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生产生活的联系。笔者认为开发和运用低成本物理实验是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
期刊
摘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理念;其次是要发挥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要强化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第四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性;第五要改进实验,拓展创新;第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87-02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期刊
摘要:在现实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背”的越俎代庖式的教学,已经使很多学生提不起数学学习的兴趣,造成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枯燥无味的灌输。学困生则会更厌学,甚至数学学困生人数有逐渐增多的危险。所以如何让数学学困生爱学、会学,就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