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都消夏大同”r——山西艺术家大同采风创作活动

来源 :新美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号召,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文旅融合的步伐,由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旅局、大同市文联主办的“清凉古都 消夏大同”——山西艺术家大同采风创作活动在大同市区及周边县区举行.我省33位画家和32位摄影家参加了活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进入艺术领域.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艺考报名人数高达117万,同比增长16.53%,其中美术类专业报名人数更是占据了艺考总人数的半壁江山.但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结果——部分毕业生面临求业无门或被迫转业的窘境.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作为高等教育人才输送主力军的中等美术类学校,同样急需改革.本研究以国内外典型中等教育课程做为理论依据,分析目前中等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评价标准的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
山西元明时期有大量寺观壁画遗存,其内容除了有表达宗教思想和民俗风情的图像,其中古代兵器的图像较多.本文采用了查阅历史文献、田野考察、图像对比等研究方法,综合探析壁画中兵器的特色,对于研究古代兵器史、兵器发展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黄宾虹是一代山水画大家,其志虽然在大自然的千岩万壑间,但也钟情于花鸟,他的山水和花鸟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体悟,通过笔墨表现了其人格的境界,作为山水画家,黄宾虹将传统笔墨推到了极致,而其笔墨之精深,又造就他花鸟画之面貌丰富,而完全另辟了一个世界.他的花鸟画在用色上突破前人,“渍色”法的运用,令水色、墨色以及色彩对比而又融合,因此黄宾虹的花鸟画具有鲜明而又独特的用色风格.笔者选择黄宾虹花鸟画的用色特点作为本文选题,通过他各个时期花鸟画代表作品,采用图示例举和其他画家作品相比较的方式,深入解析,从布局、笔法、用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一个地区开发经济效益、提升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广模式,浅谈我国目前的文创产业发展情况与探索方向.
如何在高校课堂中体现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核心,将潮州彩绘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教学课程体系,可以拓展学生文化多样性视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增进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这是对专业特色培育及课程体系改革作出的尝试性探索,是现代高校教学的一种新思路,是培养高校人才、开展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是掌握在工匠们手中的,他们利用有限的工具,世代流传的经验,及各自对器物的理解来制造交通工具;在制造过程中他们是怎样处理“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制造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设计观念,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探究.
倪云林山水画面貌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在社会负担与压迫下,倪云林选择与山林为伴,通过寄情山水来舒畅身心.在倪云林诸多山水画作品中存在两类不同的风格.其一是倪云林山水画的常态,即纯用水墨的方式表达胸中逸气,这种方法,是倪云林最为典型的山水画表达方式,也是倪云林成就最高的笔墨语言.其二是倪云林的设色山水画作品,传世仅存的《水竹居图》便是这一路风格的代表之作,研究倪云林山水画作品的常格与变格,便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元代山水画以及中国历朝历代山水画的发展及变革.
该文希望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探讨、聚焦至中国近20年发展的商业综合体与当代艺术相注激发的现象,类比欧美、亚洲等各国的“艺术介入商业综合体”的现象及案例,从地域、社会结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该现象的生成与发展进行浅析,并试图从中找到源头和答案.
[摘 要]福建省是我国海洋渔业大省,海水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海洋捕捞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海洋渔业为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促进渔业产业兴旺和渔民生活富裕等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在实现碳中和/减排二氧化碳、净化水质/缓解水域富营养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广泛调研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省海水养殖、伏季休渔、限额捕捞、
近年来,文化融合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在这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交融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以一种相互融合,既保持本土文化特征,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的状态存在着.事实上从十多个世纪以前文化融合就已经开始,融合是一个普遍而永无止境的过程.文化融合是来自不同文化的元素的混合,但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混合,文化融合在这个混合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原有文化的特征,更是创造出了带有新的烙印的创新文化形式,而这些文化形式至今还在着影响我们.在本文中我将通过过去的敦煌壁画,近代的贝律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