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难以进入乡村学校

来源 :现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是改善乡村学校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进入乡村学校面临着双重困境。从优秀毕业生自身来看,受城乡择业时趋利性的选择、缺乏乡村任教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乡村即落后”的标签化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不愿去乡村学校;从外部支持看,一些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想去乡村学校任教,但是受乡村学校编制紧张、地方社会对优秀师范高校毕业生的排斥、乡村学校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又难以进入乡村。需要在综合考察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政策支持、课程体系构建、社会舆论导向和教学环境营造等
其他文献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对英语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通过阐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意义,并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旨在探
图案在服装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审美作用,更有一定的功能作用。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装饰是最主要的作用。现阶段来说,服装图案的美包含了自然、艺术、社会三个层面。无论何种图案,
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仍面临治理制度不足、治理主体权力失
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明社会充分体现自由、平等、互助理念的输出平台之一。我国重视融合教育发展,从顶层设计、政策法规、高校学术支持等方面加
农村教育发展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质量决定农村教育发展质量。通过乡村教师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发现,政策制定主体呈现"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其他部委"两大核心网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