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会场馆设计中教育理念的应用与分析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世界博览会作为人类推动生态文明的国际性思想驿站。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中国上海)、“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2012年韩国丽水),到“滋养地球,生命之源”(2015年意大利米兰),其聚焦的主题从自然环境走向人造环境,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同时,世界博览会作为全球瞩目的重大媒介事件,受众群体覆盖了各年龄段,是一个有效传播国家形象的契机。因此如何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利用合理的设计形式达到展览主旨输出的教育目的,成为世界博览会场馆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 世界博览会 展示设计 教育理念
  1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教育功能
   展览以科学为功能基础,以艺术为表现形式,旨在营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展示环境。这样的环境承载着教育的功能,传播信息、启迪创造、陶冶性情,向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普及新文化、新观念和新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满足人们对互动的需求和交流的渴望,并对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以观看感知的方式实现教育功能
   观看感知是比较传统的手段,通过带有一定宣传目的的场景烘托,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用心去感知展项,愉悦地接收信息,进而理解展览主题,领悟展示设计的意境及内蕴,使得展项、空间、观众三者在情感和理性上达到共鸣。
  1.2 以游戏娱乐的方式实现教育功能
   当代展示设计注重对形式的探索,将展览的主要内容融入游戏娱乐之中,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影像等高新技术,打造富有冲击力的效果。这使得空间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增加了可看性和吸引力,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
  1.3 以互动参与的方式实现教育功能
   互动参与改变了信息的单向传递,利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为观众提供双向沟通的多感官学习。以创意触动观众的心灵,以新奇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展示空间实现意识形态的输出,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 教育理念在世界博览会场馆设计中的应用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不少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正是借助这一平台呈现在公众面前。因此,世界博览会与工业革命、汽车革命、信息通讯革命以及环保革命息息相关,记录了每一个历史进步,谱写了辉煌的人类文明。
   当然,除了展品与展示方式、新媒介技术、审美观念三大因素之外,教育理念也对世界博览会的场馆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就以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2012年韩国丽水世界博览会、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为例,展开具体分析。
  2.1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设五大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其中,点意空间承接了非洲联合展馆、安哥拉馆、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阿根廷馆、阿塞拜疆馆、保加利亚馆、中国馆、河北馆、新疆馆的策划设计工作。
   与以往所接触的商业项目相比,世界博览会的场馆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一最高水准的展会给企业带来了思维模式上的重大转变。可以说,在整个参与过程中我们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理念上。为了打破传统的设计思路,我们从顶层构想出发进行根本性变革,重新梳理“目标”“手段”“难点”“程序”“技术配套”“动线布局”“时长分配”“体验与活动”等关键词,意识到教育理念与展示设计在传播学层面有着诸多天生的互通性。我们围绕主题思考问题,将教育设计引入过程控制,将微观设计引入展陈规划,顺利完成了这一国家重点任务。
   美好的城市社区生活是天、地、人的和谐共融与浑然一体。如图1所示,喀麦隆馆位于非洲联合展馆内,以大树为核心元素,凸显了“城市社区的重塑”的展示主题。这个敞开式空间由绿、黄、蓝三色组成,想透露出自然、乐观、动感的民族风情。展区模拟了高原、海滩、雨林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并展示了城市民居的建筑新貌,當然也少不了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整个展馆没有豪华高耸的设施,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充盈其中的是平实而又温馨,使观众身临其境地周游喀麦隆,领略当地优美的环境、惬意的生活、运动的激情。
  2.2 2012年韩国丽水世界博览会
   2012年5月12日—8月12日,世界博览会在韩国丽水举办,主题为“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下设三大副主题:“海岸开发与保护”“新资源技术”“创意海洋活动”。其中,点意空间承接了中国馆的策划设计工作。
   如图2所示,中国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海洋和海岸开发与保护、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三个角度,诠释了“人海相依”的展示主题。建筑外观的灵感源自渔民画,并在表现手法上吸取了青花瓷的色彩韵味。主要包括“海之波”“海之源”“海之恋”三大展区,并辅以序厅、等候区、海洋文化走廊、观众留影区和售卖区等。作为园区中面积最大的外国展馆之一,中国馆自开幕以来一直深受各界欢迎。最终,其以新颖的设计、精彩的展示、丰富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首次荣膺最高奖项——创意展示类金奖,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正是凭借卓越的施工经验、国际化的视野格局,点意空间才能从众多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通过全方位的调研考察,我们提出了恰当的内容框架。首先,确定了展示目标:(1)抓住特色,形成亮点。通过展览发出中国的声音,但要避免官气过重,不搞大而全。(2)满足观众的期待。呼吁普通民众的参与,拉近观众与展览之间的距离。其次,制定出展示策略:(1)着眼于海洋和海岸的重要性,传达人类希望与地球、生命、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愿望;(2)倡导与可持续理念相关的海洋文化,鼓励知识的传递、经验的交流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对话;(3)促进人们对海洋资源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认识;(4)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范例和重大创新。此外,为了串联相关内容,我们还特别引入了线索角色“人与海之间的纽带——中华白海豚”,使得信息的传达更加顺畅。   2.3 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界博览会
   2015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致力于为全人类寻求有品质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保障的可能性。其中,点意空间承接了KIP馆、土库曼斯坦馆、中国企业联合馆的策划设计工作。
   为延续世博效应,在国际展览局的热情鼓励下,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企业首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在海外集体亮相,堪称“百年世博梦,民族品牌魂”。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中国品牌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100年后,中国企业联合馆以“百年世博、千年传承、万众瞩目”的自我定位及“民族品牌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演绎了“中国种子——种子的梦想,汇聚的力量”的展示主题。
   如图3所示,自展馆门前的坡道进入,沿着中央椭圆形的楼梯盘旋而上,将观众带至各层展区。我们参照教育理念,进行展陈方案设计,从纵深维度展开“萌芽、成长、果实、滋养、重生、升华”的过程。同时,借鉴“五感体验”理论,围绕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调动观众的眼、耳、鼻、舌、身,创设沉浸式体验。用“种子”寓意“企业”,立足种子和田野、地球之间的关系,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哲学,彰显中国企业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的智慧和责任担当。
  3 回顾与展望
   点意空间始终秉承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初衷,依托多年精湛的运营管理经验,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各项执行规定,以专业的精英团队、优秀的工作机制保障展馆的规划、搭建和协调。对于教育理念在世界博览会场馆设计中的应用,我们经历了从方法探索到为我所用的心路历程。正因为在信息传播上的互通性,教育理念对展示设计具备了先天的指导意义。以主题为引导,通过无认知障碍的展览,可带动每个人自主思考,真正实现全球化的自由与平等。
   回首百年沧桑历程,世界博览会已由最初的科技成果的展示舞台,扩大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平台,再发展到注入“国家形象”的元素。而作为国家形象的集成,国家馆既是向世界展示本国形象的窗口,也是教育国人产生民族认同的机会。因此,在追求自身利益与话语权的同时,国家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公共外交的层面上,突破创意,引领未来,共同助力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百年点意牵手世纪盛典——访北京点意空间总经理吕玉贵[J].中国会展,2008(13):64.
  [2]张晔.写意展馆点亮世博——访“点意空间”世博专案组项目执行刘林经理[J].上海安全生产,2010(5):29-30.
  [3]世博会开辟新材料与新技术大舞台[J].中外会展,2012(7):64-65.
  [4]设计没有国界[J].中外会展,2012(8):64-65.
  [5]张孟琼.点缀机遇——专访点意空间国际展览集团总裁吕玉贵[J].中国会展,2012(19):52-53.
  [6]邓熙.种子的梦想——直击点意空间如何结缘米兰世博会中企馆[J].中国会展,2014(9):80-81.
  [7]邓熙.中国企业联合馆怎么建成的?——专访点意空间国际展览集团总裁吕玉贵[J].中国会展,2015(9):46-48.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education concepts in 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LV Yugui
  Author’s Address Space Ide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Group, E-mail: bj-dykj@spaceidea.net
  Abstract The World Exposition serves as a global ideological post for people to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retrospect of the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sition, "the Living Ocean and Coast" 2012 Yeosu World Exposition, and "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 2015 Milan World Exposition, themes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have changed from natural environment to man-made environment, and drawn the issues closer to daily life. Besides, the World Exposition is a global major media event with the audiences varied in age groups, so it is a very effective opportunity to disseminate the national image. Showing the national image to the world, achieving the educational aims of conveying exhibitio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with reasonable design forms, have become the key point in the 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World Exposition.
  Keywords Exposition, exhibition design, education concepts
其他文献
介绍了减水剂的定义、分类及其对新拌混凝土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理。阐述了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对于普通减水剂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最后指出了减水剂
自1977年以來,国际博物协会于每年的5月18日庆祝国际博物馆日,其中2019年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聚焦博物馆在社区中作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变化,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今天的我们开始关注观众的需求,变得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因此,博物馆是知识与创造力相结合的场所,也是与公众分享、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
探讨了史密森尼学会过去三年一直在研究的观众行为。本研究样本由390位观众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追踪研究的子样本(n=102),由此得出观众偏好五因素模型——观
2019年8月11-15日,第二届中国科普研学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本次论坛围绕“科普研学发展的融合与创新”的主题,旨在开发和整合科普研学资源,搭建科普研学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是西藏自治区首家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其包括自然馆、科技馆、展览馆、纪念馆四个部分,采取“四馆合一”的方式,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力求建成具有区域特
1引言随着人们对矿渣微粉的性能、质量意识、经济价值的逐渐认识,粒化高炉矿渣高活性微粉已成为制备高强、高性能及耐蚀混凝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分材料。同时生产水泥需要大
摘 要 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大会上作了《我们的科学史写作为什么不成功》的发言,他认为当前国内科学史的书写混杂了许多科普的成分,文学味道较强。其实不少科学史著作本就是科普作品,而科普作品也允许作者再创造。未来国内科学史的书写应进一步鼓励科学家参与,以期打造出更多学术型的科学史精品。  关键词 科学家传记 科学史 科普 科学家参与  0 引言  值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之际,科学史界的翘楚新
摘 要 追溯晚清民初中国早期博物馆的诞生、发展,上海与南通同样赫然醒目、彪炳史册,其关联构成了一部独特的“双城记”。从地缘(交通)、人缘(交往)入手,对震旦博物院、上海博物院(即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博物院)和南通博物苑展开分析,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博物馆实体在中国的出现、博物学在早期博物馆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张謇为重点考察有识之士对博物馆的呼唤和倡议、早期博物馆的发展取向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
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于1992年推出了“地图的力量”展览。以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中“地图的力量”展览的观众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美国国立肖像美术馆的观众作为对
水泥行业虽有诸多环保节能的措施,但在迈向“绿色水泥”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关需要突破。未来,“绿色水泥”不仅要停留在某项技术层次上,更要在利用水泥加工生产的每个环节上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