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不那么热情的店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节日,小区门口面包店的音乐声就会提高几个分贝,我会绕道而行。不光嫌太吵,还因为店员们过分热情令人不适:进门会被店员挡住前路,端着盘子请你品尝现烤的蛋黄酥。谢绝了她的盛情,目标明确地走到面包柜前,戴扩音器的服务员的尖锐声音就在耳边炸开:“新出的盆栽蛋糕买一送一;黑森林蛋糕要不要品尝;看看这边的蝴蝶酥、肉松卷、菠萝包……”
  直到离开,还有一连串鞭炮样的声音追上来。遇到这种形影不离追着你的店家,我真心想跟店员说:“我不过就买个甜点,又不是挑钻石,可不可以放开我,让我安静地挑选?”
  身为消费者很难不挑剔商家提供的服务,近之不逊远之则怨。《追忆似水流年》里提到一位过于冷淡的餐厅经理,普鲁斯特挖苦道:“是一个人忘不了自己的身份而表现出的矜持,抑或是对一个无足轻重的顾客的蔑视。” 够刻薄了吧?还没完,不撂狠话的普鲁斯特不算补刀王:“对一些重要的客人,他鞠躬时亦会同样冷淡,但是腰会弯得深一些,毕恭毕敬,垂下眼皮,好像在葬礼上站在死者父亲面前或圣体面前一样。”
  也许,我想多了。消费者面对的不过是一台服务机器,冷淡或热情不过是服务的一项指标,均可调试、修改、升降。小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里布拉格郊区的宁静旅馆,就揭开了服务业背后的商业运作套路:一到晚上,整个旅馆便像上了弦的弓一样蓄势待发:负责服务的侍者们,既不能坐,也不能靠着站,只能反复整理东西,或轻轻地挨着茶几站着。当远处响起汽车行驶的声音,音乐响起,餐厅侍者立即将餐巾搭在袖子上,挺直腰板……



  小说《便利店人间》里的店员惠子,就是便利店这台服务性大机器上一枚标准化的零件。她很满意自己的零件功能:客人来结账,她会看着客人的眼睛微笑并行礼,把热冷物品分开装,拿素食类商品会用酒精消毒双手……对完全不理解人间规则的惠子来讲,秩序井然的便利店反而是一種治愈,她没有情绪和欲望,不理解人们为何热衷建立亲密关系,同事们为啥要聊八卦,闺蜜们为啥要一起喝下午茶。试图逃离人情世故的牢笼,惠子在常人眼中是个异类,只有顾客把她当作普通店员,保持着礼貌和陌生。
  礼貌和陌生,我喜欢。就像我喜欢去的连锁咖啡店,服务一直“不怎么热情”。顾客的杯子被自己碰洒了,大呼小叫:“服务员!快拿抹布过来!”柜台没人理他,他对着最近的工作人员大喊:“服务员,我叫你呢,你装没听见吗?”距离最近的一位说“我们这儿没有服务员,只有咖啡师”。这家店不因对方是顾客而讨好,也不歧视流浪汉,每个进来的人在他们眼里都是人,他们自己也是。
其他文献
【摘要】歌剧是综合性艺术,中国原创歌剧的创作在综合性特点方面发掘不够。本文以原创歌剧《红河谷》对题材选取与创作、音乐、导演、演员等方面的创作为例,说明综合性特点的挖掘和歌剧各部门综合协作在打造原创歌剧的重要性。    【关键词】 歌剧;综合性;中国原创歌剧;创作    歌剧之所以被称为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舞台艺术最高水平象征的艺术形式,就在于它有其他舞台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综合
期刊
【摘要】功能和形式一直是产品设计永远的话题,两者究竟哪一居于主要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景之下都有所不同,这与消费者的心态、偏好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特定时期,人们摒弃华而不实追求功能至上,过一段时间人们又对有着优美外观的设计万分追捧。经典的设计作品都在功能与形式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既能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又能在形式上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北欧的设计风格,在近现代被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广泛认可,
期刊
【摘要】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本文从古法、笔情、刀趣、新意四个方面着手,对篆刻创作之道进行阐述。  【关键词】 古法;笔情;刀趣;新意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有着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
期刊
【摘要】首届中国歌剧节在福州的成功举办,既展示了我国歌剧创作的繁荣景象,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笔者在观摩了歌剧节的所有剧目后,从歌剧音乐创作的角度对中国歌剧的创作进行了一些反思。    【关键词】 歌剧节;反思;中国歌剧;西方歌剧    一  在福建举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获得圆满成功,歌剧展开了笑颜,作曲家们乐开了怀,这是个收获的时节!  西方歌剧经历了18世纪、19世纪两百多年的辉煌后,在2
期刊
【摘要】喜剧电影《人在囧途》通过呈现困境中身份地位迥然各异的两个人的磨合,试图达到对社会上弥漫的贫富之间矛盾的和解:这一意图隐含在回家/返乡这一有关“家”的隐喻当中,因而使得电影别具温情;但问题是这一和解并非真的和解,而只是中产阶级一厢情愿式的想象,其以底层迈向中产阶级的方式表现出对两个阶(级)层间矛盾的遮蔽:底层作为底层的结构性存在一仍其旧,改变的只是底层中往上升的个体性存在。从这个角度看,影片
期刊
编者按: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是赵薇从演员到導演一次华丽转身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海峡两岸当红影星赵又廷、杨子姗、韩庚、江疏影等领衔主演。该片于2013年4月开始在全国公映,最终创下7亿多的票房佳绩,使赵薇成功跻身内地导演“亿元俱乐部”。《致青春》表现出了强大的票房能力,其浓浓的怀旧气息掀起一股全民缅怀青春的热潮。但作为赵薇的处女作,影片似
期刊
【摘要】福建著名戏曲剧作家郑怀兴先生的《青蛙记》,几经修编后改为歌仔戏剧本,由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演出,前后以实验剧《荷塘梦》与镜框式舞台《荷塘蛙声》两种方式表演,历经不同导演的编排手法与诠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出样貌。同时在本剧的编排演出过程中,亦引发歌仔戏音乐创作上的许多改革之处:其一是音乐设计的巧思,近年来作曲家试图在不同剧目中,为营造角色情绪与渲染气氛的音乐安排上,有意突显“剧种性特色”乐器的
期刊
【摘要】就台湾本土电影而言,《艋胛》的意义并不是破票房纪录,而是为台湾电影产业提供了一个小成本商业电影的良好范例。从电影本文的角度分析,《艋胛》的成功是有意无意地遵循了台湾电影产业发展的文化脉络,与台湾本土思想、青春电影类型的繁荣等不无关系。  【关键词】 台湾电影;《艋胛》;本土怀旧;残酷青春;暴力美学《艋舺》在台湾本土票房近2.6亿元,超过好莱坞3D大片《阿凡达》。对台湾电影产业与电影人来说,
期刊
【摘要】 不同文化土壤上的艺术作品,总有着属于这一文化脉络中的特殊表达方式。中国绘画中的空间意识即表现出和西方科学透视原理支持下的空间表达迥然不同的样貌。“以大观小”、“移步换景”、“俯仰自得”,这些属中国特有的空间意识不单只是形式上的展示,更是中国文化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  【关键词】 中国绘画;空间意识;美学关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
期刊
隋建国 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1984年畢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