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综合测评方法的思考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9-0032-02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几所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比和评价,探讨了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对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综合测评
  Integrated methods of assess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oughts
  Xu Yan
  【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socie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social, and employing units to reposition the standard of talen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several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brie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drawbacks and problems, and has proposed his own views.
  【Key words】univers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综合测评是指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平时考核积累,每学年评定一次,是大学生奖学金、三好生评比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依据和参照,是一项与每一个大学生都密切相关的工作。大学生综合测评是素质开发与提高的起步,又是其素质开发的方向,它具有明确的教育导向和积极的教育约束作用,能把教育中教和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力地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管理开发的有效手段。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综合素质测评的推行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它引导大学生从各方面综合提升自己,克制了部分较差学生懒、散、玩,放任自流,“混”到毕业的错误倾向,增强了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为大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1 部分高校综合测评对比分析
  
  作为一名在校本科生,在经历几次综合测评之后,尤其在担任班级干部时,更直接地参与到了测评工作中,深感该项工作的复杂、繁琐,对综合测评有一定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多数高校的综合测评办法在指标体系上都把德育、智育、体育作为三个基本指标,并对应成相应的分数。综合测评成绩=德育分+智育分+体育分+附加分(奖惩分),不同的是各高校对于不同指标规定了不同的比例。
  华北电力大学:智育指标60%,德育指标30%,体育指标10%;
  中国农业大学:智育指标70%,德育指标20%,体育指标10%;
  北京科技大学:只考核智育指标,根据学习成绩评定一、二、三、四等奖学金,再取符合要求的学生申请参加答辩,评定特、一、二等奖学金,对于附加分的规定,设立特殊奖学金,奖励那些在社团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
  北京林业大学:智育指标70%,德育指标20%,体育指标10%;
  北京农学院: 学习成绩平均分在75分以上再按照德育、体育依次向下排序,对于附加分的规定,参加社团工作的只有正副部长才有加分;
  北京联合大学:只考核智育指标,按照学习成绩加权平均排序,平均分在75分以上的评为三等奖学金,80分以上为二等奖学金,90分以上为一等奖学金;
  在实际调查中,各高校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同权重的设置,并在各院系中按照院系的发展愿景进行适当的修改,但是很多学生对学校的综合测评体系都不是很清楚,学校每年都有一个网络系统为学生统一进行核算。即使部分学校中学生了解如何测算,反映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涉及到了各个层次方面。
  
  2 综合测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各高校的综合测评大致是类似的,一般就是从品德、学业、体育、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打分,再综合最后成绩来确定奖学金的归属,这其中涉及到的每一个评定项目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由于存在人为的完全量化等方面的缺陷,现行的各高校综合测评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
  2.1 测评体系指标设定不合理
  (1)智育标准:目前北京市许多高校实施的综合测评,测评重点还是局限在“智”的方面,智育指标作为测评比例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很多高校都是以学期成绩作为智育评价标准,这会倾向于注重测评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注重测评看得见的智力因素,忽视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这个指标本来就容易引导学生过于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现实中不少学生为取得各门功课的高分忽视了全面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偏差,这是对全面发展的误解。这种评价尽管肯定了学生知识积累上的差异,但智育指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在调查的几个学校中,都是将学习成绩直接作为智育指标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是不全面的,是倾斜性的,甚至于有些学校直接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的唯一指标,使学生们缺乏了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是不可取的。
  (2)德育标准:高校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我认为各高校在制订学生道德教育的标准概念宽泛,具体标准模糊,因而造成了在这一项的评分上人人都得满分的结果,否定了个性差异,使得这一标准毫无意义,形同虚设。而且德育考核中如政治上进心、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观因素比较重,没有科学可行的方法进行衡量。在调查中的学校中,很多学生都不清楚这一指标是如何打分的,对这项指标的意见也是最大的。
  (3) 体育标准:目前北京高校采取体能测试作为大学生综合测评的体育得分,但无法体现一个大学生身心发展是否健康。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有极高的要求,而仅仅以体能测试成绩作为体育得分是不全面的。
  2.2 测评体系操作有漏洞:
  在大部分高校,综合测评成绩=德育分+智育分+体育分+奖惩分。各高校综合测评中智育主要看成绩和学术成果,课外活动一般会根据担任的不同社会职务和参与活动情况规定不同项目的分值,而品德则主要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评议出来的,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有目的的与他人搞好关系,动机不纯,且由于品德和文体附加分项目的不定性,使得一部分学生由于功利性,过分追求加分,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且德育都是根据感觉打出来的,平时表现又缺少诚信的记载,这容易使学生在勾心斗角的功利追求中迷失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此外,由于部分学校公选课也含在综合测评范围内,所以导致学生们只注重选修课数量,不重质量,一味地追求学分的积累,这就与综合测评的本意背道而驰了。一般附加分在德智体的综合成绩上直接加分,因此在综合测评成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为了这些加分,可能会积极地去争取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从而耽误学习,不分主次;甚至为了加分,有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勉强自己去做,如身体不好,但因无偿献血的加分比较高,就“积极”参加献血。
  
  3 对综合测评的思考
  
  3.1 思想品德指标(20%):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操行测评成绩和班主任给予的考评成绩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占到10分,占到各理论课程的平均分成绩的一定比例。操行测评成绩可以包括学习态度,集体观念等,由学生评分,占到5分。班主任或辅导员给予的考评成绩可以占到5分,为了实现考评的公平性,可以隔一段时间考核一次,根据实际表现计分。
  3.2 学科综合素质指标(70%):
  我认为,学习始终是学生的天职,只有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我们才能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崭露头角。基础的学科学习成绩还应占大部分比例,有良好扎实的基础才能以后步履轻松。测评体系中还应充分体现学生包括英语、计算机、科技创新、学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有获奖者应该予以加分激励,使同学们不要仅埋头于书本中,还要引导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勇于思考,勇于实践。
  3.3 身心健康指标(10%):
  我觉得不能单纯的只考虑身体素质,应该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0分,其中身体素质成绩为5分,心理素质成绩为5分。身体素质成绩由体育课成绩、体能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三部分,心理素质内容可以根据各高校或具体到各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由本班学生匿名或辅导员共同打分取平均值。
  3.4 附加分(奖惩分):
  附加分的加减可以乘以一定的比例,以至于不会出现分数过高的现象,差距过大,或是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那些社会工作优秀的学生干部。此外,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那些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如艺术、体育特长生,他们也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努力着,可以适当的加以照顾。专项奖学金可以使学生个性优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挖掘学生在各个层面的素质发展和个性“闪光点”。
  学生是综合测评评价的对象,综合测评体系的优劣,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不应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逐步完善测评体系,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振全,陈霞.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综合测评评估机制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许二平,姬旺华.对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的调查分析[J],2005年1月
  [3] 郝咏梅,李纯成.浅论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J],2007年12月
其他文献
水利经济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建设水利风景区, 大力发展水利旅游是水利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工作尤为重要。但从目前江苏省的情况看, 此项工作还是个薄弱环节, 务必予以重视和加强。  1 江苏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现状  (1) 江苏水利风景资源概况  江苏是我国水利大省, 水系发达, 河湖纵横, 长期以来,江苏水利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环境建设等多重任务。经过长期建设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特征和协同创新的优越性,甄选了长株潭城市群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探索了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策略,并实证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功典例。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协同创新 长株潭城市群 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号】:A  Abstract: By analysed
期刊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 to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Secretary of county Party committe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thod and content of our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
期刊
【摘 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随着高校改革向纵深发展,高校内部管理理念、教育模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特点与主要内容、二级学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档案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对策,提升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档案 创新管理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和社会改革
期刊
【摘 要】:人文素质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积累过程,提高政工干部的人文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在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上下功夫。  【关键词】:人文素质 政工干部 内在动力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通过长期的环境熏陶、教育引导、实践锻炼等方式,将人类文明长期积累的人文知识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可见,人文素质的养成需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9-0012-01  【摘要】为了防止危机时期我国外贸加速萎缩和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我国政府连续七次大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税率,出口退税调整被用来作为稳定外贸出口的主要财税刺激手段,当前我国出口退税调整政策特征及其困境值得大家关注。  【关键词】经济危机;出口退税;困境    国际需求急剧萎缩对我国外贸的冲击日
期刊
【摘 要】:“失独者”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进入中国社会公众的视野。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是构建整个幸福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要素。国家对这一群体的扶助政策、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及这一群体自身的生存状况是认识失独现象,解困失独群体,解决失独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分别从资料查阅、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扶助政策不到位、
期刊
【摘 要】:乡约制度产生在中国历史的传统中,它的最初出现充分表现了绅权的强大。这种制度的名目在传统地方权力结构里还可以找到它的地位,可是它却已经失去了在历史上的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环境污染、土地纠纷、村落凋敝、民风丧失等。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尊重传统、开拓创新,是我们解决当今农村问题的前提。新儒学思想的逐渐兴起,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思
期刊
【摘 要】:浙江出版社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之江新语》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时候,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内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新颖通畅。认真学习后,结合到工作实际,觉得很有现实意义。值得大家阅读和讨论。  【关键词】:之江新语 五种崇高情感 世界眼光 战略思维  最近,全国总工会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9-0015-01  【摘要】风险创业投资企业宜采用有限合伙制形态来构建并优化自己的治理结构与制度布局。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不断引发社会主体的投资冲动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市场竞争是无情的,大量的创业投资企业从一开始就必须从企业治理的高度来考量自身的行为。治理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与经营绩效,本文分析风险创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