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稿过程中甄别学术不端的问题研究

来源 :科技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不端阻碍学术进步,败坏学术风气,对科学研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以某学报编辑部2006—2018年发现的24篇疑似学术不端文章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问题稿件具有4类特征:投稿月份集中,作者年龄偏小,与学位论文重复问题严重,多以倒装语句、变换词汇为手段逃避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通过语言习惯和修稿过程甄别学术不端问题,应从论文的投稿时间和作者年龄方面区别审查论文,并挖掘检测数据、加强与作者的交流进而防范刊文风险,净化学术环境。
其他文献
遵循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篮球技战术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文献资料、实验观察、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每人触球制”比赛法在篮球教学应用中的时代价值,并提出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查办了数起出版业的职务犯罪案件.并在工作中积累了侦破此类案件的丰富经验。在几起出版业案件中,发生在原子能出版社的贪污窝案较具代表性。
[案情]在一起共同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田某被多人围殴身中7刀以上。因流血过多致失血性休克而构成重伤,但侦查(包括法医鉴定)都未能确定其中哪一刀或哪几刀是导致失血过多的主要伤。在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一名只有15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何某,他在砍被害人田某右手腕一刀后即停止了侵害,而其他6名犯罪嫌疑人则继续围攻田某致其身中数刀倒地不能动弹才停止攻击。并且。何某是受其他人纠集而参与作案,属于从犯。  本案
自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以来,虽然理论界对该程序褒贬不一,但在实务界却得到广泛运用,面对法院的简易程序审判活动,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进行监督本是应有之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几乎毫无作为。在理论界希冀立法机关对简易程序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言论甚嚣尘上时,笔者却以为,相较于检察机关对自诉案件简易程序话语权的天然缺失,对公诉案件简易程序的法律监督缺位则是检察机关主动放弃的结果,有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