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的跟踪研究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ou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量化和质化方法,在历时两年的大学基础阶段,对北京五所高校约1300名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强度变化的跟踪调查,并考察了专业类型对动机及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驱动力是长远的工具型需要。两年中,在指向目的语文化的"内在兴趣"动机增强的同时,指向母语文化的"社会责任"动机出现下降。以成绩为核心的短期"工具型动机"和"出国动机"有所增强,"情境型动机"稳定增长。专业对动机类型差异均有显著影响,成绩动机的差异表现突出。
其他文献
林语堂是一位语言学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对于民俗学,尤其福建闽南的民俗研究,更具有开创性的地位。透过他的关系,把当时对民俗学有深入研究的北大学者聘请南下。带动起整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模型选择是设计支持向量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用于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核函
语篇分析可分为非批评性和批评性两大类 ,后者在批评前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出语篇分析的新视角。N .Fairclough主张从语言中体现的权力和意识形态、语篇 (包括新闻语篇 )与社会
文章简单介绍了BP神经网络及其工作原理。对BP神经网络在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上的应用做了概述。
传统的工厂规划都是在二维图纸中进行的,这种规划过于抽象,难以生动的描述三维场景,从而容易引起设计的偏差。虚拟工厂规划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开发的。本文将简单的
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就像营养钵对钵中小苗的关系,也像摇篮对摇篮中婴儿的关系。这个命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论证:从语言哲学到语言学的发展轨道,某些新的语言学发现,尤其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国有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不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作为现代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家Vermeer提出翻译中的目的论。目的论通过引入跨文化交际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打破了以往翻译研究从源语言到目的语言的狭窄视域。本文尝试从语言
诗人歌德作为自然研究家,进行植物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艺术,是为了寻求自然的"本质形式"。其植物学成果——"叶子"作为植物本源,本身是科学与诗的结合,这体现了歌德自然观的整体性。
田黄价值高而鉴定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宝石学特征;通过对数个田黄样的宝石学特征观测分析,总结出田黄呈不规则形的次棱角状,田黄裂中的填充物多呈断续状红棕色,田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