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定情信物在文本中的作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语文中,注重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小学语文文学欣赏展开了相应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欣赏;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1  一直以来,小学
本文重点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工程项目Partnering管理模式下的激励原则、激励机制设计以及激励机制有效性证明,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主要对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
摘 要:小说通过画家“我”在寻找同届同学邢志平的死因的过程中,所描绘出我们“那一代”人,在生活中的种种际遇。以及在精神和理想上的种种落差。  关键词:理想主义;追寻;隐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1  《所有路的尽头》是弋舟2014年发表于《十月》第二期的小说,小说通过画家“我”在寻找同届同学邢志平死亡原因的过程中
摘 要: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作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家乡的风俗习惯以表达自身独特的情感,从而加强作品的感染力,一般将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民间风俗习惯统称为民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将民俗文化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以及社会生活民俗。本文从建筑民俗、节日民俗以及服饰民俗着手,研究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乡土情怀  作者简介:王合军(1
摘 要:虚实结合是许多艺术门类中都采用的技巧,中国古典诗歌中亦常用运用。在唐诗中,虚实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虚景”和“实景”、第二是“虚境”和“实境”。第一个方面针对的是直观具体的景物,第二个方面针对的是人物与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立体、延续性效果。  关键词:唐诗;虚景;实景;虚境;实境  作者简介:焦健(1980-),男,漢族,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
摘 要:20世纪初,西方世界为反思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带来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等问题,欧文·白璧德与好友穆爾发起了一场追溯古典的新人文主义运动,一时在东西方产生广泛的影响。经过近百年波折的发展,白璧德的学说在美国又一次形成研究热潮,这体现出白璧德人文主义的思想在当下社会仍有重大意义。回溯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两个历史阶段的影响,可以洞见这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在中美两国被不同程度地接受、吸收,昭
摘 要:《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内容广泛,特别是有许多篇目表现的忧伤主题,给后世的文学作品中的忧伤情怀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诗经》中表达忧伤情感的诗篇,本文主要从爱情、婚姻中的忧伤情怀、政治、生活困境下的忧伤两方面,发现《诗经》中忧伤情怀。  关键词:诗经;忧伤;男女情感;政治生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