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杂志最新推荐的七个长寿良方

来源 :茶·健康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美国《about》杂志的长寿专栏载文推荐了几剂新的长寿良方:如果你总是不经意吃多,不妨试试“放筷法”;防止交通意外,黄昏出行最要当心;泡温泉不只是享受,也是长寿法宝……从今天开始,试着逐一实践这份长寿清单,也许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喝“粗”点的茶
  “粗茶”指的是较粗老的茶叶,价格昂贵的新茶反而不如价格相对便宜的“粗茶”。
  “粗茶”尽管又苦又涩,但其中的茶多酚、丹宁含量丰富,既有抗衰老作用,还能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维护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
  补充阅读:
  男性适合喝绿茶、三年以上的生普洱、乌龙茶,特别是武夷岩茶。被称为“男人喝的茶”;
  女性可以适当喝些好绿茶,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在经期、孕期要控制饮茶量,更年期则可以多喝花茶和单从。
  避开交通“魔鬼时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25秒就有1人死于车祸;而在中国,平均每天近300人葬身车下。
  国内知名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驾驶行为研究专家范立表示,新手事故率并不高,真正的“马路杀手”是驾龄1-2年的人,此时最易松懈。
  穿凉拖或高跟鞋开车、边开车边接电话、开车吸烟都是车祸发生的高危因素。11:00—13:00、17:00—21:00是“魔鬼时间”,此时开车要格外警觉。
  行人过马路时,要学会首先左看观察车辆,然后右看,最后再左看,确认安全后,才可直线过马路。黄昏时更要注意,因为这是驾驶员最不容易发现你的危险时段。
  适当吃糖果
  一份对哈佛大学毕业的7841位男生的调查表明,食用巧克力及糖果的人,无论他们爱吃的程度如何,都比不食用者的寿命长一年。
  黑巧克力(包含超过70%的可可)是一种复合食物,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剂,能有益心脏、平稳血糖、缓解压力,每天食用量控制在10~20克效果最佳。
  调查还显示,那些“适量”吃糖果的人,也就是1个月吃1~3块条形糖,效果最好,死亡危险率比不吃糖的人低36%。
  日本著名长寿县、红糖产地冲绳县的老人,就有每天喝一杯红糖水的习惯。所以,老人在吃糖时,不妨适量选择红糖。但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中年后,增鱼减肉
  日本长寿专家高居百合子教授指出,人到中年后摄入鱼的量应为肉的2倍,即假如摄入肉量为30—50克的话,鱼肉量应为60~100克,这可是长寿的重要法宝。
  鱼类是动物肉类中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一种。例如牛肉在胃中5个小时才能被消化,鱼肉则仅需2~3个小时。
  海鱼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能预防中风及心肌梗死,DHA则可以防止大脑老化。
  泡个温泉
  研究表明,过去20年间,长寿之国冰岛居民的心脏病发病率降低了50%,这与他们热衷露天温泉有关。
  常泡温泉,可以治愈关节炎、哮喘等慢性病。对各类皮肤病也有显著疗效,还能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
  注意事项:
  泡温泉要从水温较温和的池水开始浸泡,每次在烫身的池水中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及时让身体露出水面或离水歇息;
  睡眠不足或是很疲乏时不要泡,如果突然浸入温度很高的温泉,可能会发生晕厥;
  泡温泉时,应该尽量合上双眼,以冥想的心情,缓缓地深呼吸数次,才能真正释放身心压力。
  “懒”人有懒福
  虽说努力上进是社会的主旋律,但早在20世纪初,德国生理学家马克思·卢讷就已指出,过快的生活节奏、剧烈的运动、过度紧张焦虑都会消耗我们的“生命能量”。
  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也遵循着同样的法则——
  蜂王稳居蜂窝,懒惰至极,可活到5年或更长;
  工蜂终日劳碌,飞奔不停,但3~6个月即亡;
  乌龟生性迟滞、雷打难动,但寿命高达150年。
  不妨偶尔懒一懒,推掉无聊的饭局,不想干的家务留到明天,会节省我们的能量,才能活得更久。
  戒掉一个坏习惯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习惯就是习惯,任何人都不能把它扔出窗外,但可以一次一个台阶地把它骗下楼梯。”
  从今天开始,不管是吸烟、不锻炼,或者吃太多零食,一次只戒掉一个坏习惯,并注意以下几点:起步要小。
  如果想要养成早起的习惯,那就试着每天早起10分钟,而不是1小时。
  为你的坏习惯寻找“替代习惯”。
  当你压力很大时,除了抽烟还能做什么?可以选择运动、冥想、深呼吸、整理房间等。
  让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来帮助你,或者为自己找个“一帮一”小组也是很好的办法。
其他文献
生活偶尔会遇上迷雾    人生是一趟漫长的旅途,难免会有起有跌。免不了会遇上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灾难、逆境、失败是否给你的心灵留下了印记,制造了伤口?如果这些压力、挫折、担心、无望、无奈种种情绪无法得到及时排解,就会郁结于心,久而久之,积郁成疾。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在现代医学里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或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组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具体表现有以
期刊
楔子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完全有必要回顾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绝对不能忘却日本法西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绝对不能忘记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殊死较量中,为了救亡图存勇于献身的中华儿女。在那场腥风血雨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作为抗战初期华北第二大战役的“娘子关保卫战”,中国军队视死如归顽强抗敌的英雄史诗,以其波澜壮阔的画卷,永远载入了中华
期刊
茶与咖啡真的可助“性”吗  问:我白天工作压力很大,晚上不易入睡,想跟爱人亲热一下,又觉得提不起“性致”,听说咖啡有助性的功效,但我又怕热气,那么喝茶是不是也可以呢?喝茶有提神的作用,是不是也能刺激神经,对做“那些事”有帮助呢?  答:茶是古今中外最广泛饮用的饮料。茶叶中含有许多生物碱,如咖啡碱、茶碱等物质,人体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机体对性刺激的感受能力
期刊
云南拍戏结茶缘    2003年间,张国立在云南昆明拍摄电视剧《挣脱》,在戏里扮演一名大毒枭,拍戏间隙,从事茶艺推广多年的台商黄传芳先生向酷爱茶饮的张国立推介了普洱茶,这位“康熙爷”喝罢“龙心大悦”。酷爱喝茶的张国立接触到普洱茶后,立即成为发烧友。张国立感叹:“全中国。云南是我最爱的地方,云南有看不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喝不完的好茶。”  当得知思茅地区宽宏村发现千年古茶树群,因为资金原因缺乏保
期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在农业生产阶段,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生活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变化调整,人们的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现代人抓紧时间工作,抓紧时间娱乐,不愿浪费一分一秒,许多人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虽说是越夜越美丽,亦要知道黑夜多陷阱,健康危害尤其不可大意。    他们天亮道晚安    人们聚焦那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失眠族的同时, “夜不思睡”的熬夜族也
期刊
翻看杂物,发现家中茶叶:普洱、铁观音、龙井、大红袍、大吉岭、立顿、静岗绿茶,加上自己调配的,应该这一生一世,饮不完吧。  茶的乐趣,自小养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煮水沏茶的回忆犹在心上。  来到香港,才试到广东人最爱喝的普洱茶,又进入另一层次。初喝普洱,其淡如水。因为它是完全发酵的茶,入口有一阵霉味。普洱茶越泡越浓,但
期刊
谢天赐的名字,近年来在中国画界越来越令人瞩目,其独特的画风更是成为收藏家追逐的热点。究其原因,就是他那用笔强悍、淋漓泼辣、豪迈放达、郁勃纵横的大气派、大手笔。在中国画荷花这个被诸多前辈名家所曾画过的传统题材,谢天赐创造性的发挥,可谓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自1999年“天赐荷花”在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中国画坛引起了轰动。中国顶尖级的画家和评论家们,纷纷对“天赐荷花”发出了由
期刊
茶自古是和佛联系在一起的,大诗人苏东坡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说的就是茶中有禅,禅茶一味。禅机需要用心去“悟”,而茶味,则要靠“品”而得。“品”虽然离不开“口”,但关键之处,还得和悟禅一样,要有一片洁净的心灵。  一盏清茶,一颗净心,哪怕身处闹市,心中也自有一片太平。所以茶可清心,可以消解心头的积郁。刘琨《与兄子兖州刺史演书》曰:“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心中即便有烦恼万千,只一
期刊
最近,陶艺界消息灵通的收藏家们得到一个消息, “艺海耕耘30年——庞文忠大师陶艺展”于2009年1月7日在香港举行。当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秦始皇》和《成吉思汗》这两件登峰造极之作。收藏家们正在悄悄地猜测其拍卖的高价和极具收藏价值背后长远的升值空间。  被称为“帝像王”的庞文忠大师近10年来正处于创作成熟的鼎盛期。他的精品大作可谓精彩纷呈。他于2002年为广东番禺宝墨园创作的大型人物瓦脊《群仙会》,
期刊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周福生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刘凤斌教授  因精神紧张、饥饱失常,教师、记者是胃病重灾区  现象一:教师、记者、司机、自由职业者等人群出现胃部不适的比例接近100%,成为名副其实的胃病“重灾区”。  解析:多吃淮山薏米可健脾养胃。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解释道,中医理论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