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6、17世纪的英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手工业、工矿业和金融等行业,商人还积极投身商业事业和海外冒险,英国商人的积极活动为英国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英国;商人;商业资本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02-1.5
一、商业资本投向
随着欧洲中世纪经济发展,商人阶层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的一个中坚力量,商业阶层手中的商业资本更是英国经济发展的血液。“资本”于12至13世纪出现,有“资金”、“存货”、“款项”等含义。商业资金的人格代表是商人,商业资金的积累表现为商人财富的增加。”资本可以是土地、桥梁、道路、机器等固定资本,也可以是利润、原料和工资等流动资本。
16、17世纪英国商人将商业资本投放到手工业、工矿业、和保税信贷等多种用途上。商人先提供给个体手工业者原材料,个体手工者制作成品后再给包买商,包买商包买包卖,将商人称为雇主,这种现象在乡村中比较普遍。在城里,有些商人投资手工业方面并亲自组织生产,以“厂外工业制”的方式进行经营,实行小手工作坊制,他们用商业资本购买生产工具、添置厂房,将雇工大规模集中管理和进行更为细致的劳动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商人们很乐于进行工矿业的资本投资。斯皮尔曼经营木材业、采矿业的同时还经营开采铁矿和锡矿。诺丁汉郡商人威洛比不仅投资煤矿的开采还经营铁矿和玻璃业。16世纪中叶以后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商人发现商机将资金投入制糖、制明矾、煮盐、制皂、制玻璃等大金属行业中。托马斯·米德尔顿于1592年开办制糖厂,一年获利润约300镑。商业资金还有一部分投向包税和借贷。“包税人”是指拥有向某些人纳税的权利,但是他同时需要向中央缴纳固定的资金。1620-1640年间,商人们组成大大小小的包税“辛迪加”,其数量达到28人之多,他们还将资本投向银行业,这使公共金融更加专业化,这些商业资本奠定了金融业的发展基础。
商人们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与争夺殖民地,创建商业垄断贸易公司。16世纪中叶,英国对外贸易公司快速增多,伦敦商人有实力组成较大的贸易公司、冒险商人公司,股份公司则是由众多商人集资,出资人成为股东。他们还会获得政府颁布的特许状,这样使得他们保持与外国贸易的垄断地位。和非洲进行交易时,英国商人向非洲输送呢绒、珍珠、珊瑚、铁器和刀剑等,而进口糖、香料、黄金、象牙等。1555年玛丽女王授权商人特权批准建立俄罗斯公司,以1587年为例,公司派出10条船,仅牛脂、鲸鱼油、缆索、亚麻价值达到2、3232万磅。东印度公司最初称为“在东印度群岛的伦敦商人的总裁和公司”,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公司15年贸易专利权。1603年一只船装载仅胡椒一项,共获得103万磅,运到欧洲后售得利润惊人。英国商人通过奴隶贸易也大发横财,1680-1783年大约200万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利用奴隶种植甘蔗、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然后再将商品运回国内,再经过加工运到非洲,从“三角贸易”中大获高额利润。
二、商人个人作用
商人与商人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任何的商业网都能将一定数量的经营者联系在一起。在商业领域中处处看到征服、控制、渗透,大商人数量虽少,往往能够控制远程或国内市场。有能力的商人发挥其聪明才智,追求利润的同时追求其个人价值的实现。
16-17世纪的伦敦有12个重要的商人同业公会,他们为渔业、金饰、毛皮、丝绸、杂货、服饰、盐铁、布匹、酒和呢绒。这些商人精明能干,能够组织大规模的冒险公司,并对公司进行大规模的管理。有些公司人数多达3000-4000人,而权力往往掌握在50人手中,这部分人是商业工会重要人物。像托马斯·格勒善当时被人们称为“商人之王”,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大商人通常经营多种商业,艾尔沃斯开办金属器具厂、盐场还从事矿业和农牧经营。约瑟夫·赫尼他开办了铜矿公司、爱尔兰皇家渔业公司、玻璃制造公司、西北美洲贸易公司。有“商人之王”称呼的托马斯·格勒善,开办矿业、在地方建立制铁、造纸、榨油以及谷物加工厂。保尔·芒图说:“为伯明翰的工业威望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就是索霍的马修·博尔顿,其成功完全归于他的商人才干,同时也归因于他的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正是以大胆而机巧、熟悉市场情况他才敢于负担瓦特发明费用以使发明成为实用的东西。”商人们还积极热心公益事业,贷款给贫困学徒让他们开办作坊,投资兴建中小学校、慈善教堂,拨钱给孤寡老人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商人与商人间会形成某种程度的阶级团结,上升到大规模便成为城市和城市或国家与国家间的对抗。英国对维持海外商业贸易的商人大力支持即颁布《航海条例》,随后发生三次英荷大战,都以英国胜利结束,这些战争其实质都是商业战争,三次战争最终使得荷兰将海上贸易控制权让给了英国,英国地位大大上升。
17世纪60年代到17世纪末,除毛呢之外的其他工业品出口输往欧洲的增长18%,输往殖民地的增长了200%,有人估计海上贸易每年给英国带来200万英镑的财富,其中75%从美洲或印度来,有人称17世纪出现的是“商业革命”。有人估计1688年-1701年,国民财富增加20%。1679-1704年平均进口总额达850万英镑。这些国民财富的增加为英国注入大量财富,加快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的产生,有力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从本文我们了解到在英国发展壮大过程中,商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他们的商业资本在各行业起作用,还是发挥他们个人能力穿梭于世界各地贸易中,都是促进英国市场经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陈曦文,王乃耀.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珊珊(1988):女,黑龙江双鸭山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世界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国经济。
【关键词】英国;商人;商业资本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02-1.5
一、商业资本投向
随着欧洲中世纪经济发展,商人阶层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的一个中坚力量,商业阶层手中的商业资本更是英国经济发展的血液。“资本”于12至13世纪出现,有“资金”、“存货”、“款项”等含义。商业资金的人格代表是商人,商业资金的积累表现为商人财富的增加。”资本可以是土地、桥梁、道路、机器等固定资本,也可以是利润、原料和工资等流动资本。
16、17世纪英国商人将商业资本投放到手工业、工矿业、和保税信贷等多种用途上。商人先提供给个体手工业者原材料,个体手工者制作成品后再给包买商,包买商包买包卖,将商人称为雇主,这种现象在乡村中比较普遍。在城里,有些商人投资手工业方面并亲自组织生产,以“厂外工业制”的方式进行经营,实行小手工作坊制,他们用商业资本购买生产工具、添置厂房,将雇工大规模集中管理和进行更为细致的劳动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商人们很乐于进行工矿业的资本投资。斯皮尔曼经营木材业、采矿业的同时还经营开采铁矿和锡矿。诺丁汉郡商人威洛比不仅投资煤矿的开采还经营铁矿和玻璃业。16世纪中叶以后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商人发现商机将资金投入制糖、制明矾、煮盐、制皂、制玻璃等大金属行业中。托马斯·米德尔顿于1592年开办制糖厂,一年获利润约300镑。商业资金还有一部分投向包税和借贷。“包税人”是指拥有向某些人纳税的权利,但是他同时需要向中央缴纳固定的资金。1620-1640年间,商人们组成大大小小的包税“辛迪加”,其数量达到28人之多,他们还将资本投向银行业,这使公共金融更加专业化,这些商业资本奠定了金融业的发展基础。
商人们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与争夺殖民地,创建商业垄断贸易公司。16世纪中叶,英国对外贸易公司快速增多,伦敦商人有实力组成较大的贸易公司、冒险商人公司,股份公司则是由众多商人集资,出资人成为股东。他们还会获得政府颁布的特许状,这样使得他们保持与外国贸易的垄断地位。和非洲进行交易时,英国商人向非洲输送呢绒、珍珠、珊瑚、铁器和刀剑等,而进口糖、香料、黄金、象牙等。1555年玛丽女王授权商人特权批准建立俄罗斯公司,以1587年为例,公司派出10条船,仅牛脂、鲸鱼油、缆索、亚麻价值达到2、3232万磅。东印度公司最初称为“在东印度群岛的伦敦商人的总裁和公司”,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公司15年贸易专利权。1603年一只船装载仅胡椒一项,共获得103万磅,运到欧洲后售得利润惊人。英国商人通过奴隶贸易也大发横财,1680-1783年大约200万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利用奴隶种植甘蔗、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然后再将商品运回国内,再经过加工运到非洲,从“三角贸易”中大获高额利润。
二、商人个人作用
商人与商人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任何的商业网都能将一定数量的经营者联系在一起。在商业领域中处处看到征服、控制、渗透,大商人数量虽少,往往能够控制远程或国内市场。有能力的商人发挥其聪明才智,追求利润的同时追求其个人价值的实现。
16-17世纪的伦敦有12个重要的商人同业公会,他们为渔业、金饰、毛皮、丝绸、杂货、服饰、盐铁、布匹、酒和呢绒。这些商人精明能干,能够组织大规模的冒险公司,并对公司进行大规模的管理。有些公司人数多达3000-4000人,而权力往往掌握在50人手中,这部分人是商业工会重要人物。像托马斯·格勒善当时被人们称为“商人之王”,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大商人通常经营多种商业,艾尔沃斯开办金属器具厂、盐场还从事矿业和农牧经营。约瑟夫·赫尼他开办了铜矿公司、爱尔兰皇家渔业公司、玻璃制造公司、西北美洲贸易公司。有“商人之王”称呼的托马斯·格勒善,开办矿业、在地方建立制铁、造纸、榨油以及谷物加工厂。保尔·芒图说:“为伯明翰的工业威望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就是索霍的马修·博尔顿,其成功完全归于他的商人才干,同时也归因于他的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正是以大胆而机巧、熟悉市场情况他才敢于负担瓦特发明费用以使发明成为实用的东西。”商人们还积极热心公益事业,贷款给贫困学徒让他们开办作坊,投资兴建中小学校、慈善教堂,拨钱给孤寡老人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商人与商人间会形成某种程度的阶级团结,上升到大规模便成为城市和城市或国家与国家间的对抗。英国对维持海外商业贸易的商人大力支持即颁布《航海条例》,随后发生三次英荷大战,都以英国胜利结束,这些战争其实质都是商业战争,三次战争最终使得荷兰将海上贸易控制权让给了英国,英国地位大大上升。
17世纪60年代到17世纪末,除毛呢之外的其他工业品出口输往欧洲的增长18%,输往殖民地的增长了200%,有人估计海上贸易每年给英国带来200万英镑的财富,其中75%从美洲或印度来,有人称17世纪出现的是“商业革命”。有人估计1688年-1701年,国民财富增加20%。1679-1704年平均进口总额达850万英镑。这些国民财富的增加为英国注入大量财富,加快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的产生,有力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从本文我们了解到在英国发展壮大过程中,商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他们的商业资本在各行业起作用,还是发挥他们个人能力穿梭于世界各地贸易中,都是促进英国市场经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陈曦文,王乃耀.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珊珊(1988):女,黑龙江双鸭山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世界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