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后遗症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各年龄段均易感。康复的COVID-19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持续的急性COVID-19症状,或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的新症状,这些在COVID-19康复后持续存在的症状被称为"长期COVID"或"COVID后综合征"。COVID-19后遗症可累及多个系统,相关研究、报道繁多,但缺乏梳理,现将国内外COVID-19后遗症及其可能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治疗前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原发灶与转移灶代谢参数对接受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18F-FDGPET/CT检查的106例接受放化疗的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8例、女性8例,年龄(63.9±8.8)岁。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灶位置、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治疗方式。以4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作为阈值,勾画治疗前食管癌原发病灶及转移灶的感兴趣区(ROI),获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表达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为NSCLC的免疫治疗提供PET/CT代谢层面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青岛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青岛市市立医院)行18F-FDGPET/CT检查并被组织病理学检查(穿刺活体检查或手术)结果证实的5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66.5±9.3)岁。18F-FDGPET/CT检查于治疗前进行,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辐射暴露对快速上浮脱险致大鼠减压病急性肺损伤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53只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0只)、单纯减压组(10只)、4Gy照射 减压组(11只)、6Gy照射 减压组(11只)以及8Gy照射 减压组(11只)。照射组大鼠先进行4、6、8Gy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空白对照组及单纯减压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不进行照射;照射结束后1h各减压组再进行减压处理实验(57m停留45min后,37s快速减压至大气压),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
基于纳米医学策略改善放射性核素递送效率、提高获取病灶信息的灵敏度和肿瘤治疗疗效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虽然不同类型的纳米载体已被用作放射性示踪剂,但放射性标记仍然是一个关键步骤。为确保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标记率和稳定性,根据纳米载体类型、放射性核素和反应条件选取最合适的放射性标记策略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主要综述了目前有螯合剂和无螯合剂两大类放射性核素的标记策略及其优缺点,以期为放射性核素标记不同纳米载体进行核素诊疗提供帮助。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症状始于轻微的记忆困难,逐渐演变为认知功能障碍、复杂的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等。目前A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在AD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就AD诊断相关的正电子显像剂进行综述,以期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了解新的核医学显像技术,从而对AD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延缓病情的恶化。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当DTC发生复发和转移时,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因此,对DTC患者复发和转移的诊断、评估以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PET/CT在肿瘤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开展,其在DTC复发和转移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为其精准诊疗提供重要信息。笔者就PET/CT在DTC复发和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肿瘤免疫治疗中重要的免疫检查点,PD-L1主要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髓样细胞中表达。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PD-L1分子探针可被PET/CT检测,使PD-L1表达在分子层面可视化,是指导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靶向PD-L1的PET探针有抗体、多肽、小分子及其他类,目前部分探针应用于临床。笔者对靶向PD-L1的分子探针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谷氨酰胺是血浆中浓度最高的氨基酸,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依赖于谷氨酰胺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如谷氨酸、乳酸、脯氨酸、氨等),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细胞内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密切相关,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在肿瘤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摄取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类似物PET显像剂的机制主要涉及氨基酸转运与蛋白质合成。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类似物PET显像剂在肝细胞癌、脑肿瘤、胶质瘤以及其他多种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优势,可以弥补18F-氟脱氧葡萄糖PET显像的一些不足。笔者主要对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类似物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笔者报道了1例经125I粒子植入局部治疗的晚期MCC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的18F-FDGPET/CT显像评估其疗效,分别从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治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MCC的特点,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MCC的认识并为125I粒子植入局部治疗晚期MCC患者提供依据。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已在全球持续流行3年余,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经济的发展,至今特效治疗药物的种类及数目仍然有限。众所周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或异常的自我活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已开发出许多以EGFR为靶点的抑制剂并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然而,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EGFR在COVID-19等病毒性疾病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或可用于抗病毒治疗。本文将重点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机制和疗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