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的文言教学前奏工作浅探

来源 :名校·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刚升入高中,所学文言文与初中相比,发生很多变化,篇幅加长,难度也随之加深,因此,在高一新生学习文言课文之前,文言教学应该还有些前奏工作,下面就此谈谈。
  【关键词】高一新生 文言教学 前奏工作
  首先,教师要激发培养高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交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一,关于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读”,针对学生喜欢读小说的心理,教师可以做出规定,让学生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其中几回,讲讲里面的故事,记记书里出现的文言字词意思;或“看”,播放诸如重庆卫视《品读》和国学讲座视频中有关的片段,利用多媒体来增加视觉冲击力,让学生爱上文言;或“做”,将河北省邢台市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仿古自编的故事《乌有先生历险记》这篇囊括了高中很多文言知识的文章提前读一读,做一做。
  第二,给方法,以理论指导实践。俗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预习要让学生读起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字音要读正确,这是诵读的起码要求。诵读也要遵循一定的要领,如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通过反复诵读来深化对文意的理解。传统的诵读方法经过检验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让学生读起来。
  预习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是动手抄。俗语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第二,动手查。要求学生对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查阅相关工具书,记录在册;对相关的文化常识,文言常识等,查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第三,动手译。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提倡学生课前直译,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课时便可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要求进行积累。每人都准备一个笔记本, 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将每课词语整理到笔记本上识记。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积累还包括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讲授必修四人物传记单元时会涉及到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转、徙、左迁。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课后要扩大阅读面。课后做配套的、一定量的练习来进行复习;也可以做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延伸训练,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如教《论语》,可观看电影《孔子》,并推荐《史记·孔子世家》这篇供学生课外阅读;如讲《鸿门宴》,老师可将电影《鸿门宴》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将《项羽之死》与其做比较阅读。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文言文高考必考,且分值不少。学好文言文,会为自己在考试中赢得关键的分值,为自己迈向理想的大学铺平道路。
  第二,学习文言能更好地知古利今,提升自身素养。汉代王充认为“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文言文是研究历史的切实保证。利用文言文的工具研究历史,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进我们各项事业发展。再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典籍,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文言文,即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的载体,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意义。诸如孟子的舍生取义,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矢志不渝的高尚气节。这些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正是通过文言文载体代代相传,至今仍在升腾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人。身为华夏儿女,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去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因此,不管是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导引,还是陶冶自身情操这一内在,文言文的学习很必要,也很重要。
  然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忆初中,涉语法。根据目前的文言教学实况,初中学习淡化语法,而高中文言学习则是与语法息息相关,再加上教学进度的限制,很多老师就直接进入对高一新生来讲比较难的课本文言教学阶段,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对词性,对句子成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根本听不懂教师所谓的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从而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厌恶文言文。鉴于此种实际,学校语文教研组着实应该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衔接初高中文言教学的相关举措。比如,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课时进行最基础的语法课教学,为学生学习高中文言文奠定良好基础。
  语法得讲解,但要拿捏有度。有的学校学生基础好,那么这一环节就可适度放快些,点到为止;如果学生基础较差,那就要多点时间较为细致讲解。可以搜集多方材料,采用多种途径进行。例如鼓励学生将初中课本中关于语法的资料整理出来,自行阅读,温故初步感知;或特意找语法书进一步理解。学生如此,教师也要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利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尽量以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展示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兴趣。例如在讲介词时,就可让学生背诵一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便于理解记忆通常所用的介词及其用法。语法讲解和初中学的文言课文进行联系,在诵读中理解语法,方能真正达到忆初中,涉语法的目的。
  高一新生入学,教师应该激发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的重大作用与意义,做一些初高中的有效衔接工作,涉猎语法,温故知新。完成了这些必要的前奏工作,师生就可胸有成竹,展开文言文的高效学习了。
其他文献
关键词:《最慢是活着》 私人叙述 女性身份认同 祖母形象 典型  第一次见到乔叶,是在M 君组织的关于《认罪书》的小型研讨会上。那时M 君还是我的同事,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年轻学者,也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实干家,在他的主持下,我们专业的同仁和省内作家有过几次密切的交往。为了参加这次研讨会,我不仅读了《认罪书》,而且读了乔叶此前的部分作品,其中就包括《最慢的是活着》。这篇小说让我突然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以
期刊
关键词:乔叶 伦理 自由 女性 内省  优秀的作家如同一片广袤的森林,幽深繁盛,神秘莫测,总是召唤着读者访幽探胜的审美想象与阅读激情。阅读作品就是读者进入森林的尝试,但林中路总是崎岖不平且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歧途,一不小心,读者就可能迷失于这片文学之林。阅读乔叶小说,我也仿佛面对一片蓬蓬勃勃的原始森林,随着自己的阅读感受,用自己的脚步穿行在这片密林,去领悟文本的魅力,哪怕只是走出了一条歪歪斜斜的林中小
期刊
关键词:人物 观念 艺术审美  周文王与商纣王  《封神演义》的人物,基本上是“类型化”的写法,属于古典的审美意识。这与华夏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封神演义》的人物形象体系,可以归纳为两朝三教,仙凡混一。两朝是商与周,三教是阐、截、释(小说中称西方教,即释教前身)。  商朝写一王,是纣王;周朝写两王,是文王和武王。纣王是无道昏君的代表,周文王和周武王是有道明君的化身。他们分别是恶
期刊
关键词:谢道韫 王凝之 《登山》 诗歌 晋书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疑乃生于公元349 年,卒于409 年a,是名门望族的才女。其父乃安西将军谢奕(309—358),叔父是太傅(宰相)谢安(320—385)。《晋书》卷九十六云:“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b 谢道韫嫁王羲之次子王凝之(344?—399)为妻。据说谢氏原有《谢道韫集》二卷,今已失传。(
期刊
记得不止一次,我在课上告诉学生,人类的情感其实无比丰富和细腻,而语言对此常常无能为力,根本无法给予确切描述或表达,这才会有“妙处难与君说”的感叹,或者如白居易那样,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取巧写法来取代对动听乐声的描述,当然白居易那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已经达到诗人的极限。因此也只有那些伟大的文学大师才能借助他们的天才,以其生花之妙笔,差强人意地描述出那些最微妙又最美丽的情感,例如“人面不知何处
期刊
关键词:《遇见你,陪伴你》 动物 爱  前些天,看到由磨铁出版的孙俪新书《遇见你,陪伴你》,写她与动物难舍难分的情感。  在许多观众眼里,孙俪是偶像,从《玉观音》《甄嬛传》《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再到2018 年张艺谋拍摄的电影《影》。  我们去影院观看《影》,邓超、孙俪夫妇同时出现银幕之上。邓超饰演作为替身的都督,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最终的决战,以水墨一般的效果达到高潮。  孙俪在大都市
期刊
【摘 要】体育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体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另外,体育学科本身的教学性质决定了其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更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试分析一下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融合 策略  学校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顾名思义,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训练为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音、语法以及写作成为教学重点。而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均提高了英语教学意义学习的要求,基于此,目标教学法的推行极为必要。传统英语教学所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很难学以致用,多为“哑巴英语”,在英语实践过程中无法运用口语作清晰表达,难以跟随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属于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而新课程标
期刊
叶廷芳,学者,作家,翻译家。1936 年生于浙江衢州。1961 年毕业于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留任助教后于1964 年进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至今。历任该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系研究员、博导。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等著述十余部,《卡夫卡全集等》等编著五十余部以及《迪伦马特戏剧选》等译著数部。社会兼职有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剧
期刊
曾经在大连教师网上读到张士国老师写的从课堂教学的现象透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中提到三种情况:一是从教学情境的设计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从课堂教学的生成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从随堂的教学测评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个人认为还应再加一点就是从合作学习的现象透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所接受。这主要是“小组
期刊